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异常的疾病。其特点是铜沉积在肝、脑,肾、角膜等组织,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近年来,对本病的遗传特点、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基因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很大进展。现已证明,本病是完全可以治疗的。本病在我国各地均有报道,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DNA分析等方面都做了很有成果的工作。
(一)神经精神症状: 1.震颤早期常限于上肢,渐延及全身。多表现为快速、节律性,粗大似扑翼样的姿位性震颤,可并有运动时加重的意向性震颤。 2.发音障碍与吞咽困难多见于儿童期发病的HLD说话缓慢似吟诗,或音调平坦似念经,或言语断辍似呐吃;也可含糊不清、暴发性或震颤性语言吞咽困难多发生于晚期患者。 3.肌张力改变大多数患者肌张力呈齿轮样、铅管样增高,往往引致动作迟缓、面部表情减少、写字困难、步行障碍等。少数舞蹈型患者伴肌张力减退。 4.癫痫发作较少见。总结418例HLD中,11例 (2.6%)于 病程中出现不同类型癫痫发作,其中10例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或部分性运动发作,仅1例为失神发作。
(二)肝脏症状以肝脏症状为首发症状有:
1.通常约5~10岁发病。由于肝脏内铜离子沉积达超饱和,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即腹型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表现为,全身倦怠、嗜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部膨胀及高度黄疸,病情迅速恶化,多于一周至一月左右死亡,往往在其同胞被确诊为HLD后,回顾 病史时方考虑本病可能。 2.约半数患者在5~10岁内,出现一过性黄疸、短期谷丙转氨酶增高或/及轻度腹水,不久迅速恢复。数年后当神经症状出现时,肝脏可轻度肿大或不能扪及,肝功能轻度损害或正常范围,但B超检查已有不同程度损害。 3.少儿期缓慢进行食欲不振、轻度黄疸、肝脏肿大和腹水,酷似肝硬化的表现.经数月至数年,消化道症状迁延不愈或日益加重,而渐渐出现震颤、肌僵直等神经症状神经症状一旦出现,肝症状迅速恶化,多于几周至2~3月内陷入肝昏迷.因此对原因不明的肝硬化少儿患者。
(一)发病原因
肝豆状核变性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异常病,致病基因定位于第13号染色体长臂远端。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缺陷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3q14.3,基因产物为P型铜转运ATP酶,基本的生化病变是铜排泄障碍,引起铜在体内各种组织中沉积,正常人自膳食中摄入的铜每天约为1~5mg,其中约40%由肠道吸收而进入血浆,很快即运送至肝脏,在肝内合成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再进入血液循环,正常时血浆铜约95%是以铜蓝蛋白的形式存在的,另有少量的铜与白蛋白呈疏松结合,铜蓝蛋白是一种α-球蛋白,是肝脏铜转运的主要载体,是合成各种含铜酶的供铜者,细胞色素C氧化酶,过氧化物歧化酶,多巴胺β羟化酶等都含有铜,正常小儿血浆中铜蓝蛋白的含量为200~400mg/L(20~40mg/dl),2个月以下婴儿略低,体内的铜主要是经胆汁由大便排出,尿的排铜甚微,肝豆状核变性时,铜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
①胆汁排铜明显减少,间接法测算患者经胆汁排铜量仅为常人的20%~40%;
②铜与铜蓝蛋白的结合率下降,由于血中铜蓝蛋白减低是本病的主要表现之一,既往曾认为肝脏合成铜蓝蛋白障碍是其基本生化缺陷,进一步研究证明,HLD病人血清中铜蓝蛋白前体-脱辅基铜蓝蛋白(未结合铜)不低,减少的只是与铜元素结合的全铜蓝蛋白,因而,铜与铜蓝蛋白的结合力下降,而不是肝脏合成铜蓝蛋白能力下降,可能是本病的基本缺陷之一,由于胆汁排铜的障碍,体内铜代谢呈正平衡,肝铜增加,铜逐渐蓄积于肝内,铜由血循环再转移到体内各种组织中,逐渐沉积在脑,肾,角膜,也可能沉积在血细胞,骨关节等组织中,过量的铜对组织有毒性作用,破坏细胞的线粒体,过氧化物小体,溶酶体等结构,造成细胞损伤,此外,本病时铜代谢异常也可能影响铁代谢,血浆中铁结合球蛋白减少。
本病的发病及病程经过与铜在体内的蓄积过程有关,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无症状期,自生后开始铜在肝脏蓄积直至达到中毒的水平,此期铜主要分布于肝细胞内,与金属硫蛋白(metal thionein,MT)等蛋白质结合,第二阶段为肝损害期,铜在肝脏蓄积超过中毒水平,一部分铜释放入血循环并在肝外组织器官沉积,肝脏出现细胞变性,坏死,纤维化直至肝硬化,类似于慢性肝炎的过程;少数病人进展较快,可出现类似急性甚至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理改变,并可伴有急性血管内溶血,第三阶段为肝外症状期,铜在肝外组织器官的蓄积达到或超过中毒水平,出现相应症候。
2.病理改变
(1)肝脏:肝硬化,亚急性黄色肝萎缩,电镜下可见肝细胞内线粒体异常。
(2)脑:病变主要在基底节,壳核尤甚,大脑皮质,丘脑,红核,黑质,脑桥均可受累。
诊断
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如有阳性家族史则诊断更易确立,儿童或青少年出现以下症状时应想到本病的可能:
1.原因不明的锥体外系或其他神经症状或原因不明的精神,行为异常。
2.原因不明的肝病。
3.原因不明的急性溶血危象。
4.原因不明的肾小管功能不全或骨骼改变。
怀疑本病时应首先检查角膜K-F环及上述实验室检查,多数能够确诊,仍不能确诊者必要时可行放射性铜测定及肝活检测肝组织铜含量,如为阳性则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血铜蓝蛋白减低也可见于肾病综合征,蛋白缺乏性营养不良,吸收不良综合征,慢性肝炎等;尿铜增加除见于本病外,还见于胆道梗阻和肾病综合征,应注意鉴别,如果不能确诊,可考虑做肝穿刺测定肝铜定量,或做核素检查,以明确鉴别诊断。
小儿肝豆状核变性西医治疗
原则是促进铜的排泄及减少铜的吸收。建立铜代谢的负平衡。
1、驱铜治疗:主要使用螯合剂。
(1)青霉胺:为含巯基的氨基酸,是一种强效的金属络合剂,可螯合铜自尿排出。剂量每天为20~30mg/kg。症状明显改善后可逐渐减量并定期监测肝功能、血铜、尿铜,症状复发者应恢复原量。一般需终身服药。副作用有:
①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②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痛。
③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淋巴瘤等。
④维生素B6缺乏。大约10%患者不能耐受该药。
(2)二巯丙醇:青霉胺不能耐受者可以选用。每天2、5~5mg/kg,分1~2次肌注。每1~2周为一疗程,停药1~2周可重复治疗。疗效较差。
(3)二巯丁二酸(dimercaptosuccinicacid,DMSA)和二巯丁二酸钠(sodiumdimercaptosuccinate,Na-DMS)Na-DMS静注后,血浓度迅速达高峰,4小时排泄80%,无蓄积作用。优点为:①Na-DMS排铜量较高,不仅尿排铜量较疗前平均增高7.7±1.4μmol/24h且胆汁排铜平均增加1.5倍;②DMSA除轻度胃肠反应及出血倾向外,副反应较少,可作为长期维持用药。缺点为:Na-DMS出血倾向较重,易引致严重鼻衄及皮肤紫癜。
(4)二巯丙磺酸钠(Sodiumdimercaptosulphonate,DMPS)DMPS对重金属解毒作用与BAL相似,但毒性较BAL低约20倍,排铜效果远强于BAL。优点为:在各种排铜药物中,尿排铜量最高,副反应少。缺点为:偶见粒细胞缺乏症。
(5)D-青霉胺(penicillamine,PCA)PCA化学名为β,β-二甲半胱氨酸(β,β-dimethylcysteine),它是青霉素的水解产物,临床主要应用右旋青霉胺(D-penicillamine)和正-乙酰消旋青霉胺(N-acetyl-DL-penicillamine)。优点为:尿排铜增加达24、4μmol/24h,仅次于DMPS,而强于BAL、Na-DMS、DMSA及锌制剂等。缺点为:(1)副反应多,早期易发生过敏反应和白细胞减少,长期服药可发生SLE、MG、穿通性匐行弹性组织变性、粒细胞缺乏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副反应;(2)长期服用,排铜作用逐渐衰减。因此,尽管中国外仍将PCA作为HLD的首选和常规治疗,但由于多种副反应,使需要终身服用排铜的HLD,往往被迫停药。因此,倡导多种排铜药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为佳。
(6)依地酸二钠钙(calciumdisodiumedtate,CaNa2EDTA)口服吸收差,临床常采用肌内或静脉注射,于注射后1小时左右均匀地分布全身细胞外液,但不能进入红细胞内,药物属水溶性,故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脑内浓度极低。优点为:价格低廉,副反应小,尿排铜高于BAL。缺点为:(1)因与锌、铁络合远高于铜;(2)连续使用,尿排铜作用渐减弱;(3)长期大剂量应用,可引起肾脏损害;(4)排锌、铁远高于排铜。
(7)三乙烯羟化四甲胺(triethylenetetraminedihydrochloride,trientine,TETA)TETA是一种多胺类金属络合剂,1982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指定为对不能耐受PCA的HLD患者的治疗药物。本品极易吸收,迄今尚无有关TETA在体内代谢的研究报道。有人TETA在体内可能通过与球蛋白竞争和铜络合,使尿排铜增加。优点为:TETA排铜效果较高。缺点为:价格昂贵,可能致肾脏损害、EPS等严重副反应。
(8)锌制剂多数学者证明,食物中的锌抑制铜的吸收,血液中铜和锌的含量呈负相关,血浆锌浓度增高,铜含量相应减少。对49例HLD口服硫酸锌治疗,36例于治疗3周后尿铜明显增高;1989年观察20例HLD口服葡萄糖酸锌,均于4周内尿排铜显著增高。表明锌制剂对体内贮积的铜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2、锌剂阻止铜在肠道的吸收并促进铜的排泄。常用硫酸锌或醋酸锌口服。疗效肯定,副作用轻微。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硫酸锌剂量一般为135~600mg/d。分3次服。醋酸锌每次量为25mg元素锌,4次/d。
3、对症治疗:根据神经精神方面的不同症状可选用苯海索(安坦)、左旋多巴、安定类或抗精神病药物等。
预后
取决于诊断及治疗是否及时,早期诊断,及时而正确的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早期治疗尤其在症状前即开始治疗,则绝大多数预后良好,否则预后不良。
小儿肝豆状核变性中医治疗
在30多年的研究期间,肝豆汤(片)共治疗HLD患者近3000例,观察表明其对为临床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表明 该方具有显著的尿及胆汁排铜作用;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步发现HLD患者除多数存在热象以外,尚有其它中医证型。为此,拟订了肝豆汤(片)II号,临床获得良疗效,为HLD提供了一种有效、低毒、费用低廉的治疗方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日常保健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各种新鲜蔬菜、瓜果富含维生素,营养价值高
是否为缺陷基因携带者可检出本症杂合子,以便做遗传咨询;本病产前诊断已有可能,必要时可终止妊娠。
1.血清铜蓝蛋白和铜氧化酶活性测定
血清铜蓝蛋白降低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但铜蓝蛋白降低还可见于肾病综合征,某些吸收不良综合征,失蛋白性肠病,Menkes病等,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如同时合并严重的肝功能衰竭,其血清铜蓝蛋白值可正常,遇此情况应综合分析其他指标。
血清铜氧化酶活性的强弱与血清铜蓝蛋白含量的多少成正比,故其活性测定可间接反映血清铜蓝蛋白含量。
2.体内铜含量测定
(1)血清铜,常低于正常,正常人血清铜14.13~20.41(µmol·L)90~130(µg·dl),本症患者多在4.71~14.13µmol/L(30~90µg/dl),有些病人由于血浆铜蓝蛋白不太低或正常,而直接反应铜(与白蛋白结合铜)增加而致血清铜正常或升高。
(2)尿铜,高尿铜是本症的显著生化异常之一,正常人尿铜在50µg/d以下,本症患者治疗前尿铜多在100µg/d以上。
3.肾功能检查
尿氨基酸排出增多,蛋白尿或一过性糖尿。
脑CT及MRI检查:CT扫描对本症诊断有很大价值,一半以上的无症状患者或肝型患者显示有脑室扩大,皮质或脑干萎缩,基底节低密度区等异常,MRI能敏感地反映本症基底节典型部位的病变,临床好转和暂时恶化可伴有异常信号强度的相应改变。
脾大,肝硬化,锥体束征,癫痫发作,肥胖,高血压,肾性糖尿,氨基酸尿,蛋白尿,血尿,可出现Fanconi综合征,发生急性溶血,出血,骨质疏松,骨(软骨)变性,关节畸形,可致严重肝功能衰竭,在数周内死亡,可并发溶血性贫血和失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性贫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