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因(caffeine)与氨茶碱(amino-phylline)同为黄嘌呤的衍化物,其药理作用相似,仅在作用强度上有所差异。咖啡因中毒多由于误服或治疗用量过大引起,少数因摄入含大量咖啡因的饮料所致。氨茶碱的有效治疗量与中毒量相差不大,其中毒可由内服、直肠用药肌注等药量过大、用药间隔时间过短、静脉注射较大剂量或速度过快等引起,少数由对本药的敏感性过高所致。
本类药物主要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利尿及对胃肠道刺激作用;中毒后发生恶心,呕吐,腹痛,直至出现呕血,便血;同时有头痛,头昏,耳鸣,烦躁,谵妄,肌肉震颤,惊厥,昏迷,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心动过速及其他心律失常;可见血压降低,尿多,尿意窘迫,或有血尿,严重病例可因肺水肿,肺栓塞,脑水肿,呼吸麻痹,心力衰竭等导致不良后果;氨茶碱中毒偶可并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对本类药物过敏病儿可在注射后发生过敏性休克,静注氨茶碱过速或浓度过高可致心脏骤停。
咖啡因中毒多由于误服或治疗用量过大引起,少数因摄入含大量咖啡因的饮料所致;偶有婴幼儿对咖啡因敏感性高,可因进入微量而发生急性中毒症状,氨茶碱的有效治疗量与中毒量相差不大,其中毒可由于内服,直肠用药,肌注等药量过大,用药间隔时间过短,静脉注射较大剂量或速度过快等引起,少数由于对本药的敏感性过高所致。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诊断主要与其他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利尿及对胃肠道刺激作用的药物中毒相鉴别。严重病例可因肺水肿,肺栓塞,脑水肿,呼吸麻痹,心力衰竭等导致不良后果。
咖啡因与氨茶碱中毒西医治疗
如为内服中毒,若未发生呕吐,则立即催吐;并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微温水洗胃,盐类泻剂导泻。如为用氨茶碱坐药过量,则应立即洗肠。口服或从胃管内注入适量活性炭,可以降低氨茶碱的浓度。静脉输液促进毒物排泄,维持体液平衡,尿多时适当加钾。如有烦躁或惊厥症状,可用安定、水合氯醛或短效的巴比妥类药物等。近有报道应用苯巴比妥钠治疗氨茶碱中毒导致的惊厥效果较好,剂量为3~5mg/kg,肌注。
若惊厥由于氨茶碱所致脑血管痉挛的脑缺氧引起者,经眼底镜检查证实,可选用阿托品或654-2。如因脑水肿而发生持续性惊厥、顽固呕吐及呼吸衰竭,则应给予脱水剂,如20%甘露醇每次1~2g/kg,50%尿素每次0.5~1g/kg等。出现中枢神经抑制时,可用山梗菜碱、尼可刹米等。
近有应用潘生丁静脉缓注或静滴治疗氨茶碱中毒者,对控制心律紊乱、预防和治疗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起到明显效果。其他如吸氧、强心、退热、预防感染等均极重要。
咖啡因与氨茶碱中毒中医治疗
暂无相关疗法。
咖啡因与氨茶碱中毒食疗保健
饮食清淡富有营养,注意膳食平衡。忌辛辣刺激食物。
咖啡因与氨茶碱中毒日常预防
家长给孩子用药时必须按医生的医嘱或规定的剂量服用,一般口服或静脉注射的剂量为每次每公斤体重3-5mg,口服每日三次,静脉注射每日1-2次,到医院就诊时应明确告诉大夫孩子近期氨茶碱用药的情况,以免重复过量使用,注意持续应用氨茶碱的时间不可过长,病情稳定后,要及时减量停药;静脉注射时要缓慢,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若有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应当立即停止注射,家长们还应知道,麻黄碱,肾上腺素,咖啡因及吗啡,杜冷丁等可以增加氨茶碱的毒性,在孩子应用氨茶碱治疗期间应避免同时使用这些药物,患有失眠,站立时头晕等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儿童,对氨茶碱比较敏感,用时须加倍注意,病人有恶心,呕吐及低血压者亦须小心使用本药。
一次过量中毒作个肝功肾功的检查就行了;中毒时间较长的患者,应定期检查心电图。
心电图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查之一,应用广泛。应用范围包括:
记录人体正常心脏的电活动。
帮助诊断心律失常。
帮助诊断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判断心肌梗死的部位。
诊断心脏扩大、肥厚。
判断药物或电解质情况对心脏的影响。
判断人工心脏起搏状况。
严重病例可因肺水肿,肺栓塞,脑水肿,呼吸麻痹,心力衰竭等导致不良后果;氨茶碱中毒偶可并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对本类药物过敏病儿可在注射后发生过敏性休克,静注氨茶碱过速或浓度过高可致心脏骤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