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包涵囊肿生长部位多见于大阴唇及会阴部,发生于外阴皮肤或黏膜表皮下深部组织内。囊肿为单发性,也可以是多发性。但常被误诊为皮脂腺囊肿,实际上外阴的皮脂腺囊肿很少见,而多数是表皮囊肿,其内容为角质蛋白。
生长缓慢,一般无特殊症状。在会阴部皮内或皮下有直径约1cm的圆形肿块单发或多发,质地坚硬,微隆起于皮肤表面,但皮肤表面无孔,可随皮肤移动。
病因:
外阴包涵囊肿的发生有以下几种可能:
1.来自向表皮分化的外胚叶残留组织。
2.毛囊皮脂腺导管的阻塞。
3.手术外伤引起,致小片表皮种植到真皮组织内,这种情况多见于曾有手术之处,如会阴切开缝合处,会阴修补处。
发病机制
外阴包涵囊肿是由表皮组成其囊壁包括表皮的棘细胞层、粒细胞层及角质细胞囊壁的外层也可见到上皮钉脚。囊内常见浅表层角化细胞聚集,切开囊壁,呈灰白色豆渣样物其中充满角质蛋白,排列成层如果为时较久,囊内压力较大则鳞形上皮被压为极薄一层扁平上皮。有时在囊壁临近组织中见到有异物巨细胞反应,是由于角化破出所引起。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检查可以做出诊断,脱落的角化物是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
1.外阴大阴唇疝:本病与腹股沟环相连,为可复性肿块腹压增大时肿块可出现,经挤压肿块可消失为本病特点。
2.外阴中肾管囊肿:该囊肿多位于处女膜前庭的侧前部位处一般较小,很少发生感染,多无症状。病理检查可以确诊。
3.外阴皮脂腺囊肿:易发生于大阴唇由于皮脂腺管阻塞引起。囊肿与表皮粘连,质硬无明显囊性感可挤出皮脂。
4.外阴皮样囊肿:位于会阴部位的表皮内或皮下,质地较软囊内含有皮脂或毛发、软骨、支气管组织等。
5.外阴汗腺管囊肿:由于表皮毛囊角质栓塞而阻塞大汗腺管孔引起潴留囊肿。一般无症状生长缓慢,无需处理。
6.外阴黏液囊肿:位于阴道前庭部或小阴唇内侧,由于阴道前庭小黏液腺导管阻塞引起囊内壁为高柱状或立方形腺上皮细胞。
7.尿道旁腺囊肿:多位于阴道前庭部尿道口周围,体积小。镜下见囊肿壁覆盖上皮常为移形上皮,壁内可见残余尿道旁腺腺体
8.外阴圆韧带腹膜鞘状突囊肿:位于外阴前侧、大阴唇内面。囊肿来源于腹膜,囊内含清晰腹膜液体。
外阴包涵囊肿西医治疗
一般在炎症感染后可有急性发作,可使用抗生素,或者引流治疗。但是这种方法进行治疗,很容易复发,所以一定要找到正确的治疗方法进行彻底的治疗,如手术局部切除。
治疗过程中和治疗过后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忌乱用、滥用药物,忌抓搔及局部摩擦。
2、忌酒及辛辣食物,不吃海鲜等极易引起过敏的药物。
3、不穿紧身兜裆裤,内裤更须宽松、透气,并以棉制品为宜。
外阴包涵囊肿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1、选用富含植物纤维的食物,如粗粮、蔬菜、水果、豆类等。
2、食用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如粗粮、豆类、瘦肉、动物内脏、新鲜蔬菜等。
3、多食果汁、新鲜水果、果酱、蜂蜜等刺激肠蠕动。
4、多喝水、饮料,以免大便干燥。
5、必要时少食多餐,以利消化吸收。
该病主要由于细菌感染,致使炎症组织坏死、溶解形成脓腔。本病关键:一是预防,二是早发现、早诊断,及时处理,这样往往可以避免病情恶化。
血常规继血培养:白血球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尤以细菌性肝脓肿明显可达20-30X109/L,阿米巴肝脓肿粪中偶可找到阿米巴包囊或滋养体,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测定血中抗阿米巴抗体,可帮助确定脓肿的性质,阳性率为85-95%。肝穿刺阿米巴肝脓肿可抽出巧克力色脓液,细菌性可抽出黄绿色或黄白色脓液,培养可获得致病菌。
可能导致脓毒血症、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如高热和长期发热,可影响机体的代谢过程,引起各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和功能紊乱,给机体带来危害。 细菌可以从脓肿部位扩散,感染周围组织引起蜂窝织炎,细菌亦可感染邻近的淋巴结和引流它们的淋巴管导致淋巴结肿大,患者可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