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泻又名鸡鸣泄、肾泄,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中老年人。五更泻是由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阴寒内盛所致,该病多发于有夏天转入深秋季节,成为慢性病。患者除注重腹部保暖、忌食生冷食物外,也要适当食疗。
病人腹泄具有明确的时间性,在凌晨五点到七点的时候。肠鸣脐痛,泄后痛减,大便稀薄,混杂不消食物,形寒肢冷,疲乏无力,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舌淡,舌体胖、有齿印,脉沉细。
肾虚(45%)
由于肾阳气不足,因此有泻下清水,完谷不化,腹部发凉,腰膝时冷,面色晦暗,舌质淡,苔白,脉沉细等症状。这时适宜用补益肾元的方法来治疗,可用温补脾肾,涩肠止泻的四神丸(由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生姜、红枣组成)。然而,在用温补药物之前,一定要详细诊察病人情况,否则不仅收不到治疗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肝火(15%)
肝火引起的五更泄,则表现为黎明前左下腹部疼痛欲泻,痛连小腹,并伴有失眠心烦等症状,脉象弦数。治疗时可用清肝火的左金丸(由黄连、吴茱萸组成,两者比例为 6:1),龙胆泻肝丸等。
食积(10%)
食积造成的五更泄,表现为黎明前腹中疼痛,泻下之后腹痛减轻,脉象沉滑。治疗可用消食和胃的保和丸(由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组成)。
嗜酒过度(10%)
嗜酒过度引起的五更泄,表现为黎明前腹痛欲泻,但以泄下黄沫为主。同时有小便短赤,或浑浊状如米泔,脉象洪数或弦数等湿热内盛的症状。治疗可用清湿热理气的黄连、枳壳、葛根等药物。
鉴别诊断
1、急性泄泻
发病势急,病程短,大便次数显著增多,小便减少肛门灼热,腹痛,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为感受湿热之邪;腹痛肠鸣,为饮食停滞。大便时间不规律。
2、慢性泄泻
发病势缓,病程较长,多由急性泄泻演变而来,便泻次数较少。兼见大便溏薄,腹胀肠鸣,面色萎黄。有脾虚、肾虚引起的泄泻不同。
五更泄西医治疗
五更泻是中医的一种说法。西医认为,五更泻只是老年慢性腹泻的一种症状,其本身并不是病因,可以由其他多种病因引起,如慢性结肠炎、肠结核、过敏性肠炎、肠功能紊乱等。因此,患了五更泻,首先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五更泄中医治疗
首选药物四神丸加减,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干姜、五味子、生姜、大枣,仙茅、仙灵脾,补骨脂。善补命门之火,、温肾暖脾、固肠止涩。
也可外用暖脐贴,或丁桂儿脐贴,贴于肚脐。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平时多吃胡桃仁,山药,茯苓,薏米等。
日常预防
饮食节制,少吃寒凉,不易消化食品,注意保暖,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注意饮食卫生。
1、粪便检查:出血、脓细胞、原虫、虫卵、脂肪滴等。
2、小肠吸收功能测定:显示肠道吸收不良。
3、X线及内窥镜检出病变位置、运动功能状态、胆石等。
4、超声明确肠道内是否有其他占位性的疾病刺激肠道粘膜所致。
5、小肠黏膜活组织检查。
腰膝酸软,夜尿频繁,四肢凉,乏力,头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