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大肠湿热

大肠湿热证多因为过食辛辣刺激肥厚油腻食物,或外感邪热或肺移热于大肠,出现肛门灼热,便下脓血,或大便粘滞不爽等。常见痢疾,腹痛。肠痈,阑尾炎等。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症状解析

临床表现:腹痛,肛门灼热,泄泻,便下脓血,小便黄赤。伴有腹痛,口臭,恶心等。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多因过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或外感引起移热于大肠。六腑不通,如宿食,积滞,湿热等停留肠道。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鉴别诊断 

腹泻,一般实证归大肠,虚证归咎于脾。

虚证

五更泻 常见早晨泄泻,便清稀如水,伴有怕冷,腹痛隐隐。为脾肾阳虚型。

为慢性腹泻,进食冷食或受凉即泻,大便为不消化物。

实证

1、大肠之症,腹痛、腹泻;

2、实证,病程较短,身体不亏;

3、湿热证,苔黄腻,泻下较臭,或脓血、或如水注等等。

该病即为实证。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大肠湿热西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大肠湿热中医治疗

治疗法则: 清热,利湿,解毒,调气,行血。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

(1)芍药汤加味:芍药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生大黄6克、银花15克、槟榔l0克、当归10克、甘草6克、木香6克,土茯苓12克。本方适用于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证的痢疾。

(2)葛根芩连汤加味:葛根15生克、黄芩l0克、黄连6克、甘草6克、银花15克、茯苓15克、木通6克、车前子10克、车前子15克。本方适用于腹痛,泻下急迫为主证的泄泻患者。以上方药,水煎,取汁300毫升,分2~3次服用,每日一剂。

(3)方子还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柴胡汤,白头翁汤,大黄牡丹汤等口服加外敷。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食疗方

1 薏苡仁粥。

2 银花莲子粥。

3 百合银耳粥。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注意饮食清淡,荤素搭配,适量进食维生素,蔬菜粗粮等。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进一步确诊需依赖实验室检查。查呕吐物及大便培养,即可确诊。寄生虫性肠炎可直接镜检。真菌性肠炎可从大便中直接涂片,在显微镜下检查真菌或作大便真菌培养。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常并发痢疾、泄泻、腹痛、痔疮,肠痈等疾病。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