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藤缠是一种发生于下肢的红斑结节性、皮肤血管炎性。因数枚结节,犹如藤系瓜果绕腿胫生而得名。《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此证生于腿胫,流行不定,或发一二处,疮顶形似牛眼,根脚漫肿,……若绕胫而发即名瓜藤缠,结核数枚,日久肿痛。”本病以散在性皮下结节.鲜红至紫红色,大小不等,疼痛或压痛,好发于小腿伸侧为临床特征。多见于青年女性,以春秋季发病者为多。相当于西医的结节性红斑。
发病前常有低热、倦怠、咽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皮损好发于两小腿伸侧,为鲜红色疼痛性结节,略高出皮面,蚕豆至杏核大或桃核大,对称性分布,若数个结节融合在一起,则大如鸡蛋,皮损周围水肿,但境界清楚,皮肤紧张,自觉疼痛,压之更甚,颜色由鲜红渐变为暗红。约经几天或数周,颜色及结节逐渐消退,不留痕迹,不化脓,亦不溃破。在缓解期,常残存数个小结节,新的结节可再次出现。皮损发生部位除小腿外,少数病人可发于上肢及面颈部。
素体血分有热,外感湿邪,湿与热结,或脾虚失运,水湿内生,湿郁化热,湿热下注,气滞血瘀,瘀阻经络而发;或体虚之人,气血不足,卫外不固,中医五绝网整理寒湿之邪乘虚外袭,客于肌肤腠理,流于经络,气血瘀滞而发。
【鉴别诊断】
1.硬结性红斑秋冬季节发病;好发于小腿屈侧;结节较大而深在,疼痛轻微,易溃破而发生溃疡,愈合后留有疤痕;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常有结核病史。
2.皮肤变应性血管炎皮损为多形性,可有红斑、丘疹、斑丘疹、瘀斑、结节、溃疡、瘢痕等,疼痛较轻;反复发作,病程较长。
瓜藤缠西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瓜藤缠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内治法
(一)湿热瘀阻发病急骤,皮下结节,略高出皮面,灼热红肿;伴头痛,咽痛,关节痛,发热,口渴,大便于,小便黄;舌微红,苔白或腻,脉滑微数。
辨证分析:湿热瘀阻经络,局部气血凝结,故发病急骤,皮下结节,略高出皮面,灼热红肿;湿阻清阳,热扰清窍则头痛;湿热内蕴,故发热,口渴,大便干,小便黄;湿热上壅则咽痛;舌微红、苔白或腻、脉滑微数为湿热瘀阻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药:萆藓渗湿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二)寒湿人络皮损暗红,反复缠绵不愈;伴有关节痛,遇寒加重,肢冷,口不渴,大便不干;舌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迟。
辨证分析:寒性凝滞,湿性粘滞,寒湿人络,气血凝滞,凝结于皮下,故皮损暗红,反复缠绵不愈;寒凝肢节,阻遇阳气,故肢冷,关节痛,遇寒加重;寒湿为阴邪,阴津不伤,故口不渴,大便不干;舌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迟为寒湿人络之象。
治法:温阳健脾,通络理湿。
方药:当归四逆汤合三妙丸加减。
外治法
以消炎、散结、止痛为原则。
(一)皮下结节较大,红肿疼痛者·,外敷金黄膏、四黄膏或玉露膏。
(二)皮下结节色暗红,红肿不明显者,外敷冲和膏。
(三)蒲公英、丹参、紫草各30g,荆芥、丹皮、当归各20G,煎水外洗。
其他疗法
一、针刺主穴取足三里、三阴交、昆仑、阳陵泉,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二、神灯照法用纱布浸透金粟兰酊后敷于结节处,然后用神灯照射20分钟。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瓜藤缠的食疗(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1、茵陈赤小豆汤【组成】茵陈30克,赤小豆12克,炒薏仁24克,泽泻9克,炒苍术9克,炒黄柏9克,苦参12克,防己9克,佩兰9克,木通9克,白蔻9克,生甘草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珠玉二宝粥:薏苡仁、山药各60g,捣为粗末,加水煮至烂熟,再将柿霜饼25g,切碎,调入溶化,随意服食。
3、薏苡仁粥:薏苡仁研为粗末,与粳米等分。加水煮成稀粥,每日1~2次,连服数日。
4、薏米粥:薏苡仁50克,杵末,加适量水煮成粥食之,1日3次,久服可轻身益气。
瓜藤缠饮食宜忌
宜
1、 多喝开水。
2、 宜食用清淡性凉利湿之物谷类大多甘平或偏凉,一般均可食用;
3、 薏苡仁清热利湿,绿豆、赤小豆清热解毒,煮粥或煮汤饮用均可,攻邪而不伤正,补益而不恋邪。
4、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忌
1、 禁用鱼、虾、牛奶等易过敏的食物。
2、 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3、 不饮酒。
1.注意休息,适当抬高患肢,以减轻局部肿痛。
2.注意饮食宜忌,忌饮酒,勿食辛辣发物。
3.避风寒,防潮湿,冬季注意保暖,以防复发。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
本病发病急,一般在6周左右可自愈,但亦有长达数月不愈者。部分病人可因劳累、感冒受寒、妇女行经而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