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AIP)亦称瑞典遗传性卟琳病〔Swedish prophyria)、急性卟啉病、焦叶琳病和肝性卟啉病,是卟啉病中较多见的一种,临床特征为腹部绞痛、顽固性便秘,精神症状和尿中排泄大量ALA及卟胆原。本病是尿卟啉原合成酶部分缺乏,即卟胆原脱氨酶缺陷引起。患者的此酶活性大约只有正常人的50%。本病常在青春期发病,月经期易诱发发作。某些药物和激素能诱发本病发作或使病情加重是因能促进肝脏中ALA合成酶的作用。
急性发作约有60%可找到诱因,如饮酒,感染,月经期,饥饿等,某些药物也可诱发,有镇静安眠药,抗癫痫药,降糖药,磺胺药,灰黄霉素,女性激素和某些避孕药等,妊娠和分娩也可引起发作。
好发于青春期后的年轻人(10-40岁),男女发病率之比为 1:(1.5-2)。本病症状多变,呈急性发作。无皮疹,主婴症状为腹痛和神经精神症状。
大多数患者腹痛是其主要的症状,发作性的绞痛可轻可重,但大多较严重,甚至难以忍受,疼痛部位可以是局限的或波及整个腹部,或放射至背部,腰部或外生殖器,不伴有腹肌紧张和腹膜刺激征,查体时,腹部大多没有明显压痛,除略有胀气外,很少阳性发现,发作时间自数小时至数天或数周不等,一次或多次不规则发作,伴有恶心,呕吐,顽固性便秘,腹胀,急性发作的持续时间和次数很不一致,有些病人仅仍然有间歇性轻微腹痛,但有些初次发作就病势凶险,很快死亡。
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可以多种多样,周围神经受累类似末梢神经炎,有四肢神经痛,痛觉减退或麻木感,但检查时痛觉的消失较少见,可因肌力减退,出现运动方面的症状,如肌无力,垂腕,垂足或四肢松弛性瘫痪都有,可伴有肌肉剧痛,特别是小腿,受累肌群可发生萎缩,肌腱反射减低或消失,但缓解时又可恢复,末梢神经的累及两侧可不对称,腹部,肋间或膈肌瘫痪导致呼吸麻痹或呼吸停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罕见,累及脑神经出现眼肌麻痹,视神经萎缩,面神经瘫痪,声嘶,呃逆和吞咽困难等症状,自主神经症状以窦性心动过速是经常存在的症状之一,与迷走神经病变有关,短暂高血压亦多见,精神方面有性格改变,神经衰弱,癔症样发作,不少病人在急性发作之前常有精神紧张,烦躁不安,容易激动,甚至出现幻觉,狂躁,语无伦次等,个别病人可暂时失明,最严重者可发生惊厥,甚至昏迷,发作时脑电图可出现癫痫或电解质不平衡的变化,神经精神症和心动过速,不少病人可被误诊为神经官能症或癔症,甚至被认为有意夸大症状。
患者的父亲或母亲及兄弟姊妹中有时可发现尿中含有过多的卟胆原,但可能从来没有明显的症状,这种情况称为隐性卟啉病,上述急性症状包括腹痛,末梢神经炎,精神失常及紫红色尿,有人称为“4P”。
(一)发病原因
本病是尿卟啉原合成酶部分缺乏,即卟胆原脱氨酶缺陷引起,患者的此酶活性大约只有正常人的50%,用核酸原位杂交等技术已确定卟胆原脱氨酶的基因位于11q23-qter区域,含有5个外显子,卟胆原脱氨酶至少有3种不同的同工酶 已知一种存在于所有组织中,另一种只存在于红细胞中,但缺陷虽然在这些组织和红细胞存在,但其功能上的表现似乎仅限于肝脏。
本病常在青春期发病,月经期易诱发发作,某些药物和激素能诱发本病发作或使病情加重是因能促进肝脏中ALA合成酶的作用,糖类和正铁血红素ALA合成酶有暂时的抑制作用。
(二)发病机制
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位于11号染色体11q24上卟胆原脱氨酶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患者肝细胞,淋巴,皮肤,上皮,羊膜及红细胞内卟胆原脱氨酶活性仅为正常人50%,致使卟胆原转为尿卟啉原途径受阻,同时由于ALA合成活性增强表现卟胆原和ALA在体内蓄积,研究报道这种基因突变至少有4种类型,因而酶活性表现不一,有些酶的免疫活性及催化生物活性减低,有些免疫活性正常,催化活性减低,此外,因有的患者红细胞内酶活性正常,而其他组织内减低,证明很可能控制酶表达的不止1个等位基因,控制红细胞为1个基因,控制其他组织内酶表达的为另1个基因。
本病患者代谢异常与神经系统症状间关系目前还不十分明了,研究发现,卟胆原和ALA对神经系统有毒性作用,以ALA作用为主,包括:①抑制神经肌肉接头传导介质释放,体外培养可引起神经和脑细胞坏死;②抑制性神经传导介质γ-氨基丁酸受体的强兴奋剂;③遗传性酪氨酸血症患者和严重缺乏ALA脱水酶患者的ALA均过量蓄积,其发生的神经系统症状与本病相似;④神经系统内血红素合成缺陷,体外细胞培养试验表明抑制血红素合成可使细胞严重退化,投予血红素后可抑制本病的神经系统症状,多数杂合子基因携带者缺乏症状,但某些因素可促进其发病。
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腹部绞痛,末梢神经炎,神经精神症状,尿液呈紫红色,尿液卟胆原试验阳性,诊断不困难,对发作间歇期和隐性病例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用色谱法测定尿中ALA及卟胆原的含量,确立即可。
检测红细胞内HMB合酶有助于诊断,也可用子筛查无症状的家族成员。
鉴别诊断
1.遇有腹痛,注意与各种急腹症鉴别 如肾结石,胆囊胆总管结石,急性胰腺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甚至因此而误施行外科手术。
2原因不明的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 特别是出现末梢神经症状,机体局部的肌无力,瘫痪等,应特别注意卟啉病的可能。
3.中毒患者也有腹痛,便秘和神经系统症状,尿中ALA的排泄也是增多的,但二甲氨基苯甲醛试验的结果通常为意鉴别。
4.此外还需排除卜氨基酮戊酸脱水酶卟啉病和变异性卟啉病,前者血浆及尿中ALA增多. PBG正常。后者有与迟发性皮肤叶嘛病类似的皮疹,发作时尿中PBG和rALA浓度正常。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西医治疗
1、控制腹痛可用吗啡,应避免使用有害药物,特别是巴比妥及磺胺类药物。吩噻嗪类药物可用作症状治疗。氯丙嗪25mg,4次/d,可有效控制疼痛及精神症状。
2、急性发作期可每天葡萄糖300~500g静脉或口服,可使ALA合成酶受抑制,使患者尿中ALA和卟胆原排出减少,部分患者可减轻发作症状。
3、血红素治疗 如患者24h内症状无改善,可用正铁血红素治疗。应用剂量4mg/kg,12h内均匀输注。如大剂量快速输注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4、癫痫发作的治疗 是急性发作少见并发症,可由低钠、低镁或卟啉本身对神经胶质细胞作用引起。溴剂和硫酸镁可能有效,纠正电解质紊乱可控制癫痫发作。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适宜食物:宜进高糖、高蛋白、多种维生素、容易消化而无刺激性的软质食物,如蛋类、鱼类、牛奶等动物蛋白质。多吃水果如苹果、梨及多吃蔬菜。
不适宜食物:坚硬、油炸及各种刺激性食物,生冷的东西,避免饮酒,隔夜的饭菜,变质的食物如变质的蛋、肉、鱼等。
本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预防方法参照遗传性疾病的预防方法,疑及本症者应注意避免应用某些药物,如巴比妥类,磺胺类,氨基比林和类固醇类如孕烷醇酮,皆可防止本病的发作。
1.尿液一般检查 发作时,大量的ALA和PBG由尿中排出,刚排出新鲜尿尿色正常,经过一段时间,尤其在阳光下暴露后,PBG转变为尿卟啉或粪卟啉,尿色渐加深,呈咖啡色,在Wood光照射下尿卟啉显有红色荧光,尿比重增高,可能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所致,但尚不能证实垂体的病变。
2.PBG定性试验(Watson-Schwartz试验) 此试验有特异性,对诊断较有意义,并可检出无症状的基因携带者。
试验方法:取1ml Hoesch试剂,(磷-二甲氨基苯甲醛2g置于6mol/L盐酸100ml中)加入新鲜尿标本1~2滴,在试剂溶液滴尿处立即呈现樱桃红颜色,轻轻摇动,樱桃红色向周围溶液扩展。
3.尿中ALA和PBG定量检查 ALA和PBG可比正常人增加100倍以上,在间歇期虽然减少,但比正常人仍高,正常人每24h PBG的排出量为0~2mg,ALA为0~7mg,PBG定量对于基因携带者的诊断比ALA定量更有意义,病人肝细胞,红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的尿卟啉原Ⅰ合成酶明显降低,羊水穿刺细胞培养做尿卟啉原Ⅰ合成酶定量,可在产前诊断此病,一些无症状的儿童与成人基因携带者此酶活性亦低。
4.血生化检查 在急性发作时,常因发作时呕吐与腹痛不能进食导致水电紊乱,常有低钠血症,血钙浓度亦降低,甚至有的病人可发生少尿和氮质血症。
根据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可选择做B超,X线,心电图,脑电图,CT等检查。
可因呕吐而发生脱水和少尿,可以癫痫发作,肢体麻痹和呼吸肌麻痹,可有性格改变,如抑郁、神经质、爱哭、并有幻视、幻听、或出现狂躁,语无伦次,哭笑无常等癔病样发作,可出现精神错乱,发生肌群萎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