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走进强噪声环境中,会感到刺耳难受,停一段时间出来后,会感到听觉变得迟钝,原来能听见的轻微的声音也听不见了,这是因为你的听阈上移,从而导致你的听力下降了。但只要离开噪声环境休息一段时间,人的听觉就会逐渐恢复原状,这种现象称为暂时性听力偏移,也叫作听觉疲劳。它只是暂时性的生理现象,听觉器官没有受到损害。若长年累月在强噪声条件下工作,内耳听觉器官经常受到强噪声刺激,这种听觉疲劳就会固定下来,不会再恢复正常,就产生了永久性的听力下降或听阈偏移。这种现象称为噪声性耳聋。
由于噪声危害人的听力,轻则高频听阈损伤,中则耳聋,重则耳鼓膜破裂。般都表现为对刺激声音及与其频率相近的声音感受性的降低,但这种降低一般都是暂时性的,在刺激声音停止作用后的不长时间,听觉器官的感受性即恢复正常。噪声对人听力危害的程度,与噪声的形式、强度、频率及暴露的时间密切相关。
可根据病人长期所处的噪音环境和听力情况进行诊断判断。记录导联和主要检查参数与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相近,但记录时程为100ms,同时滤波带宽应为20-250Hz。可采用较长时程的短纯音(2ms上/下,2ms平台),以增加检查的频率特异性。
听觉疲劳的鉴别诊断:
1、听力减退:正常听力是指听觉灵敏度的一个范畴,它是健康青年正常耳听力测定的平均值,不是绝对的数值。当听觉系统的传音或感音部分发生病变或功能上出现损伤时,即产生听觉障碍,通常称为听力减退。听力减退的程度有轻有重,轻者为重听,重者为聋。一般所说的聋人是指实用听力几乎全失。小儿自幼失听,丧失了学习语言的机会则成聋哑。
2、听力缺陷:中等程度的耳聋指听力水平下降到40-70分贝,重度耳聋指听力水平下降到70-90分贝,深度耳聋指听力水平下降超过90分贝。当然,无论耳聋程度大小,都需要医学检测和医学治疗。观察到很小婴儿的听力缺陷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尽管宝宝听力有缺陷,他仍可以微笑,蹬腿,对声音做出反应。因为发声伴有一股气流,使宝宝感觉到并转动脑袋,致使父母难以发现他的听力缺陷。正因为这样,宝宝出生后定期检查听力是非常必要且非常重要的。 传导性耳聋,与外耳和中耳有关。致残的主要原因是由反复发生的重症耳炎导致的严重慢性耳炎。传导耳聋的主要特征是:听力通常为轻到中度下降。因此必须尽快进行治疗。统计数字令人担忧:1/3的宝宝在3岁之前在连续两个月的时间内受到这种耳病的困扰。但我们还没有多少宝宝发展到传导性耳聋的数字。使用抗生素和鼓膜插管可以治好这种疾病。但如果这些方法没有改善宝宝的听力,那他可能患有感觉性耳聋,只是没有被检测出来。
3、听觉障碍:听觉障碍,指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听觉器官之构造缺损,或机能发生部分或全部之障碍,导致对声音之听取或辨识有困难者;其鉴定基准如下:
(一)接受自觉性纯音听力检查后,其优耳语音频率听觉达二十五分贝以上者。
(二)无法接受前款自觉性纯音听力检查时,以他觉性听力检查方式测定后认定者。
可根据病人长期所处的噪音环境和听力情况进行诊断判断。
1. 注意全身健康,接受计划免疫,积极防治急性感染性疾病和全身疾病。
2. 合理用药,切勿滥用抗生素,尤其是耳毒性抗生素。
3. 及时治疗各种中耳炎。
4. 加大治理噪声污染力度,加强防噪声措施,包括燃放鞭炮的管理。
5. 进行婚育的遗传咨询,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
6. 恢复体检中的听力检查项目。
7. 开展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项目。每个新生儿都应在出院前接受听力"初筛";对未通过者需在42天内接受"复筛";对"复筛"未通过者应在3个月内进入听力损失的诊断程序并且应在6个月内明确诊断并对确诊者进行干预。凡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和婴幼儿,即使筛查通过,仍应跟踪随访听力至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