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跛行是指患者从开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程以后(一般为数百米左右),出现单侧或者双侧腰酸腿痛,下肢麻木无力,以至跛行,但稍许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以后,症状可以很快缓解或者消失,病人仍可以继续行走,再走一段时间以后,上述症状会再度出现。因为在这一过程中,跛行是呈间歇性出现的,故称为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在腰椎管已有狭窄的病理基础上,因直立时椎体及神经根的压力负荷增大,再加上行走时下肢肌肉的舒缩活动进一步促使椎管内相应脊神经节的神经根部血管生理性充血,继而静脉瘀血以及神经根受牵拉后,相应部位微循环受阻而出现缺血性神经根炎,从而出现腰腿疼痛、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当患者蹲下、坐下或平卧休息后,神经根的压力负荷降低,消除了肌肉活动时的刺激来源,脊髓及神经根缺血状态得以改善,因此症状也随之减轻、消失。再行走时,再度出现上述症状,再休息,症状再缓解,如此反复,交替出现,形成了间歇性跛行。
最主要的诊断标准是先观察患者的症状表现,他步行时的状态可以很明显地表现出来间歇性跛行;其次是对患者作出发生此种症状的病因猜测,对相关的猜测进行诸如X光、超声等的检查。若发现腰椎管狭窄,可有助于诊断。 MRI当前作为筛选下腰痛或坐骨神经痛患者的检查方法。
腰椎管狭窄症表现为神经性间歇性跛行,与血管性间歇性跛行 (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不同,区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神经性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良好,血管性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2)神经性间歇性跛行下肢可有节段性感觉障碍,血管性间歇性跛行为袜套式感觉障碍。
(3)神经性间歇性跛行步行距离随病程延长而逐渐缩短,血管性间歇性跛行则不明显。
(4)必要时,可行动脉造影检查,神经性间歇性跛行动脉良好,血管性间歇性跛行可显示动脉腔狭窄区。
若病人症状不严重时,须注意下列事项:
一、减轻肥胖体重。
二、注意高血脂。
三、治疗糖尿病。
四、治疗其他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
五、戒烟。
六、适度运动,最好每日都有运动,但若出现下肢疼痛时就停下来休息。功能锻炼:腰椎屈曲可使椎管容量和有效横截面积增大,减轻对马尾神经的挤压。腹肌肌力的增强也可拮抗神经组织所受到的椎管机械性压力。
七、一般取屈髋、屈膝位侧卧,休息3~5周症状可缓解或消失。对于老年人长期卧床易引起肌肉萎缩、深静脉血栓及肺炎等并发症,建议不宜超过2~3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