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查症状
鼓膜充血常见病

因为各种耳部炎症或耳部外伤所致的鼓膜充血,鼓膜破裂。由支原体肺炎,化脓性中耳炎,鼓膜外伤等因素造成。鼓膜表现为充血、外突,听力下降,鼓室积液、甚至鼓膜破裂。鼓膜也称耳膜,为一弹性灰白色半透明薄膜,将外耳道与中耳隔开。 鼓膜距外耳道口约2.5厘米一3.5厘米,位于外耳道与鼓室之间,鼓膜的高度约9毫米,宽约8毫米,平均面积约90平方毫米,厚度0.1毫米。鼓膜呈椭圆形,其外形如漏斗,斜置于外耳道内,与外耳道成底45一50。致使外耳道之后上壁较前下壁为短。婴幼儿由于外耳道骨部未发育,鼓膜几乎与外耳道底壁平行,因此在检查鼓膜时较难看到。

院前疾病咨询

极速问诊 问诊用药 极速电话 家庭医生 电话医生

病因

支原体肺炎,化脓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儿童,亦是小儿听力损失的常见病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为儿童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易复发,并发症和后遗症多。耳镜检查、耳部触诊等辅助检查有助于确诊化脓性中耳炎。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去除病因为其治疗原则),鼓膜外伤等因素造成。

检查

鼓膜表现为充血、外突,听力下降,鼓室积液、甚至鼓膜破裂。

几种常见疾病:

化脓性中耳炎:主要症状为耳先有充塞压迫感,继之刺痛或钻痛,并有随脉搏跳动的感觉,剧痛时常放射到头和牙齿。发热可高达38C以上,小孩可达40C,听力减退,耳漏脓性分泌物。检查可见鼓膜充血,因中耳脓液增加而鼓膜突起,致穿孔,脓液溢出,在鼓膜充血减退分泌物减少时,穿孔鼓膜的边缘可逐渐愈合。

支原体肺炎:体检示轻度鼻塞、流涕,咽中度充血。耳鼓膜常有充血,约15%有鼓膜炎。颈淋巴结可肿大。少数病例有斑丘疹、红斑或唇疱疹。胸部一般无明显异常体征,约半数可闻干性或湿性罗音,约10%~15%病例发生少量胸腔积液。

鼓膜外伤:症状轻微,鼓膜轻度充血者,休息数小时或1~2日多可自愈。鼓膜充血明显,鼓室内有积液者,可行咽鼓管吹张,使积液逸出,同时行超短波治疗,促进积液吸收。

航空性中耳炎:自觉症状包括耳内堵塞感、耳鸣、耳痛、听力下降、眩晕等。检查所见轻重不一,可以表现为鼓膜充血内陷、鼓室积液(稀薄的金黄色浆液性分泌物)或鼓室积血(粘膜血管破裂,鼓室内积留新鲜血液),严重时还可出现鼓膜破裂。

诊断

耳出血常发生于耳鼓膜穿孔颅底骨折时。鼓膜是一片具有一定韧性的薄膜,位于外耳道深部,是人体声音传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鼓膜易受直接损伤或间接冲击而破裂。直接损伤多见于掏耳朵或取异物时将镊子、发卡或火柴梗等伸入外耳道过深,以致刺破了鼓膜。间接冲击多见于爆破时的声波击破鼓膜所致;亦可因跳水、拳击耳部或滑冰时突然跌倒而使鼓膜被震破。当头部外伤造成颅底骨折时,也可伤及鼓膜使之破裂。鼓膜一旦破裂,耳内突然感到剧痛,继之耳鸣耳聋,有少量血从外耳道流出,严重时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等。耳镜检查时,可见外耳道有血迹,鼓膜有不规则的穿孔。疑有鼓膜破裂的病人,应尽快送医院检查治疗。

颅内静脉窦闭塞性颅高压的患者多数病人有鼓膜穿孔流脓一部分病人鼓膜发红,耳后红肿。颅内静脉窦及静脉血栓形成是引起脑静脉回流和脑脊液吸收障碍的主要原因,其结果是产生颅高压,此种特殊类型的颅高压称为静脉窦闭塞性颅高压。

预防

1、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外伤后即可用酒精消毒外耳道,擦净和取出外耳道异物、耵聍等。不要取下附在鼓膜上的血痂。以免引起细菌感染。用消毒的棉花轻轻塞在外耳道口,以防脏物进入耳内,引起感染。

2、禁止用水冲洗外耳道,也不要用任何药物滴耳,因为这样不但无益,相反可使细菌进入中耳引起感染。

3、不要用力擤鼻涕,如有鼻涕,可吸入口中吐出。也可服些消炎药物,以免感染。

可能患有的疾病

常见症状

耳鼓膜穿孔 耳漏 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