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是一种罕见病,原因不明,成年发病,女性较多。乳晕扩大,角化,表面呈乳头状或疣状,褐色及黑色,乳头常有类似损害。一般对称分布。无明显自觉症状。与疣状痣、黑棘皮病良性型及鱼鳞病之间的关系尚有争议,目前多数认为是一种独立性疾病。本病由于皮肤黏膜的完整性被破坏,临床上主要引起乳头的细菌感感染,患者的乳晕脓肿不能及时排出脓液,则继续发展,可引致乳房脓肿。此时病人除有局部红、肿、热、痛的急性感染体征外,可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寒战高烧、全身不适等,故应积极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Levy-Tranckel将本病分为三型:
①由于表皮痣向乳晕、乳头部位的延伸所致,可发生于男女两性,通常为单侧性;
②伴有鱼鳞病,可为双侧对称发生,男女均可患病;
③痣样型,不伴有鱼鳞病或表皮痣,常见于20~30岁的妇女,双侧乳晕、乳头对称性皮肤色素加深呈暗褐色,乳晕范围扩大,边界清晰,局部浸润,表皮肥厚,粗糙呈疣状突起的暗褐色斑块,沟纹加深加宽,部分加深的沟纹相互混合成较宽较深的线状深沟,将乳晕皮疹侵害分割成为数小片。病人往往不肥胖,皮损无自觉症状,一般健康不受影响,无家族史,也不伴发内分泌疾病及恶性肿瘤。
病因不明。表皮角化过度,可是毛囊角栓,棘细胞呈规则性肥厚,有乳头瘤样增生,基底细胞色素增多,真皮乳头水肿、浅层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灶性炎症细胞浸润。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应该乳头乳晕炎进行区分,两者临床表现具有相似性。后者的乳头皲裂时有小裂口和溃疡,上皮浸软后也可表现为糜烂状。本病初期,小儿哺乳时乳头部有刀割样痛,继之出血或流黄水及表面结痂;如再吸吮,痂脱复结,裂口逐渐扩大。当病情发展,在乳晕下形成急性或亚急性蜂窝组织炎或乳晕局部的脓肿,破溃后溢出油脂豆渣样物。故根据临床特点可进行区分。
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西医治疗
无特效治疗。可试用0.05%~0.1%维A酸软膏或角质剥脱剂。
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的食疗:(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取大米100克,鲜嫩黄瓜300克,精盐2克,生姜10克。将黄瓜洗净,去皮去心切成薄片。大米淘洗干净,生姜洗净拍碎。锅内加水约1000毫升,置火上,下大米、生姜,武火烧开后,改用文火慢慢煮至米烂时下入黄瓜片,再煮至汤稠,入精盐调味即可。一日二次温服。
绿豆薏仁汤
配料:绿豆、薏仁米各80克,蜂蜜10克。
做法:绿豆、薏仁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用文火炖熟,趁热时调入蜂蜜饮用。
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患者宜食用:
1、 饮食宜清淡。
2、 多吃水果和蔬菜,如香蕉、青菜等。
3、 宜多吃豆制品。
汗孔角化病患者忌食用:
1、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 忌烟酒。
1.做好妊娠期乳头卫生:怀孕6个月后,应每晚用温水擦洗乳头部,以增强局部皮肤的抵抗力,保持乳头及乳晕的清洁,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2.矫正乳头畸形:有乳头内陷者可经常牵拉或按摩乳头使其突出,改善婴儿哺乳的困难。
3.排空剩余乳汁:哺乳过后,应及时将乳房内未用完的剩余乳汁吸尽,以防止外溢浸及乳头皮肤造成糜烂。
4.积极治疗湿:发生乳头湿疹时,应及时给予治疗。如用三妙散(生寒水石18g,北苍术、川黄柏各9g,青黛粉3g,共研为极细粉)撒于创面或用甘草油调匀外搽,有解毒解湿作用。
用黄柏、白芷各半,研末,再用香油或蜂蜜调匀后涂于患处;也可以复方安息香酊或碱式碳酸铋搽剂(碱式碳酸铋4g,研末,加植物油5ml)外涂;也可用滑石粉、赤石脂各6g,冰片1.2g,研极细粉,混匀,干撒于疮面。
5.积极处理婴儿口腔炎症:当婴儿口腔有感染时,除及时治疗外,必要时可停止哺乳,而用吸乳器吸出,再行喂养,以减少乳头局部感染的机会。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病人往往不肥胖,皮损无自觉症状,一般健康不受影响,无家族史,也不伴发内分泌疾病及恶性肿瘤。
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可是毛囊角栓,棘细胞呈规则性肥厚,有乳头瘤样增生,皮突延长并融合,基底细胞色素增多,真皮乳头水肿、浅层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灶性炎症细胞浸润。
本病由于皮肤黏膜的完整性被破坏,临床上主要引起乳头的细菌感感染,患者的乳晕脓肿不能及时排出脓液,则继续发展,可引致乳房脓肿。此时病人除有局部红、肿、热、痛的急性感染体征外,可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寒战高烧、全身不适等,故应积极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