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鼻骨瘤

骨瘤是鼻窦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生于鼻腔和外鼻鼻骨者甚少见。鼻窦中70%发生于额窦,25%为筛窦,发生于上颌窦及蝶窦的较少。骨瘤基底多位于额窦后壁和筛窦顶壁,故亦前颅底常见的良性肿瘤。少数巨大骨瘤可同时占据数窦、甚至鼻腔、眼眶。多见于青年期,男性较多。

依其病理组织鼻骨瘤可分为三种类型:

1.密质型(硬性或象牙型):质硬,较小,多有蒂,生长较慢,可能来自膜成骨,多见于额窦。

2.松质型(软型或海绵型):质松软,多广基,体积较大,生长较快,有时中心可液化成囊腔;表面为较坚硬的骨囊,可能来自软骨成骨,由骨化的纤维组织形成,常见于筛窦或上颌窦。

3.混合型:临床较多见。外硬内松,常见于额窦。除单纯型骨瘤外,还可有各种混合型骨瘤,如纤维骨瘤、血管骨瘤、骨样骨瘤等。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症状解析

患者以男性为多,多发生于30岁以下的青年。骨瘤小者,一般不引起症状,常仅在鼻窦X线片上被偶然发现。骨瘤大者,视所在部位及侵犯范围可引起各种症状。鼻骨骨瘤表现为局限性硬性膨隆。鼻腔骨瘤的主要症状为局部机械性梗阻 可发生鼻阻、流涕、头痛,晚期可侵入邻近器官。因骨瘤多发生于额窦 故可因鼻额管受阻而出现头痛。至晚期肿瘤常超出窦腔,侵入鼻腔、眶眶,可致鼻部症状、突眼、眼球移位、复视、视力减退、眼球运动障碍、头痛和明显的面部畸型,发展入颅,压迫脑部,可引起颅内症状 或诱发颅内感染。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鼻骨瘤发生的原因暂时还不清楚,不过多数认为发生自胚性软骨残余。根据胚胎残留学说,这种真性骨瘤来自胚胎性软骨残余,好发于两种发源不同组织的交接部 位,因此,在临床上多发生在额骨(膜内成骨)和筛骨(软骨内成骨)缝处。来源于膜性组织者,发展为坚质型骨瘤;来源于软骨组织者,发展为松质型骨瘤;来源 于两种组织者(如上颌骨),发展为混合型骨瘤。但由于慢性刺激,感染和外伤所引起骨膜增生而成长者,临床也不罕见。另一种观点认为是由外伤、感染引起的鼻 窦壁骨膜增生而成,因为50%的额窦骨瘤有额窦外伤史。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1.密质型:亦名坚质型、硬型、象牙型、乌木骨瘤,来源于膜性组织者,发展为此型,由成骨的致密骨板组成,质硬如象牙,较小,多有蒂,生长慢,多发生于额窦内,亦可见于鼻骨。

2.松质型:亦名软型、海绵型,来源于软骨组织者,发展为松质型骨瘤。由骨化的纤维组织组成,其中有排列不规则的骨组织,有时可见成骨细胞,质松软,根基广,体积较大,生长较快,有时中心可液化成囊腔,表面有较坚硬的骨囊,常见于筛窦。

3.混合型:来源于两种组织者发展为混合型骨瘤。肿瘤的大部分或周缘部分常为密质型,核心或基底部分为松质型,故瘤体外硬而内松,常发生于额窦内。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鼻骨瘤西医治疗

 

因骨瘤生长极慢,成年后有自行停止发展趋势,故对成年病人,骨瘤甚小而无明显症状者,无需处理,但应定期摄X线片复查。肿瘤甚大,已引起颜面变形或症状明显者,可行手术切除。骨瘤较大者可由面部切口手术,小的额窦骨瘤可用额部骨瓣整复术切除肿瘤,保留窦内粘膜和鼻额管,以减少手术后畸型和便于窦腔引流。术中特别注意勿损伤额窦后壁或筛板,以免术后发生颅内并发症。如手术中撕裂硬脑膜,可用阔筋膜修补。术后如遗留畸型,日后可行整形手术。

鼻骨瘤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饮食保健

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平时注意锻炼,增强体质,减少感冒。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局部检查可见覆有正常粘膜的光滑硬性肿块,常并发息肉和鼻窦炎。X线摄片有助于鼻骨瘤的诊断,可以判定其性质、部位、范围及附着处等。手术探查及术后活检可得确诊。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额筛窦骨瘤易发生鼻窦炎、粘液囊肿、脑积气、颅内感染、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