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色素性痒疹常见病

本病是一种少见的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1971年由Nagashima等首次报道,病因未明。色素性痒疹以青年女性最常受累,多发于春夏季,寒冷季节极为少见。其临床特点是起病突然、剧烈瘙痒、反复发作并逐渐加剧,病程持续时间长,可达6个月至8年以上。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症状解析

其皮疹具有特征性:最初的皮损为瘙痒性丘疹,可融合成片或呈风团样及带有鳞屑、轻度糜烂的湿疹样改变,也可有少数为水疱及丘疱疹样改变,丘疹在数日后自然消退,遗留无瘙痒性的网状或斑状色素沉着,而在色素沉着部位可反复出现皮疹,色素沉着亦不断加深和突出,渐呈特有的如大理石样外观。皮损分布对称,主要见于上背部、颈背部、锁骨部及胸背部,也可发生于上臂部、肘窝和腰部等,皮损之间皮肤正常,一般不会出现苔藓化样改变,全身情况良好,很少有特殊并发症发生。

青年女性发病较多,损害主要见于上背、颈部、锁骨部及胸部,其次上臂和躯干等部位,偶见于额、颊部。为瘙痒性淡红色丘疹,可融合或呈风团样及湿疹样改变,分布对称,皮疹消退后,遗留无瘙痒性网状或斑状色素沉着。若皮疹反复发作时,主要限于色素沉着区域。病情可迁延数年不等。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目前对色素样痒疹的病因仍未探明,可能和代谢有关。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依据青年女性发病者多,具有特征性临床症状与好发部位,结合病理显示一种苔藓样组织反应,即可诊断。但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一)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症 此病有三种特征性表现,即网状色素沉着、皮肤萎缩及血管扩张,可资鉴别。

(二)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 好发于胸前,皮损为色素性疣状或乳头瘤状丘疹。

(三)黑变病性痒疹 由Pieriui和Borda描述,此病多发生于中年女性,皮损为瘙痒性丘疹及网状色素沉着,多发生于躯干部,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色素性痒疹西医治疗

抗组胺类药物和皮质类固醇治疗多无效果。

1、氨苯砜或磺胺甲嗯唑有一定疗效。停药易复发,需长期小量维持,应注意毒性反应。

2、米诺霉素 1979年Tashiro首次报告用米诺霉素治疗有效。1989年Aso等报道用此药治疗5例患者,剂量100~200mg/d,丘疹、瘙痒迅速消退,共用药3~7周,停药1年左右未见皮损复发。

色素性痒疹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日常保健

避免搔抓刺激,防止蚊虫叮咬,饮食清淡,禁辛辣,注意改善营养及卫生状况。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宜尽量寻找病因,予以根治。防止虫咬,对有腹泻和便秘等胃肠功能失调症状者宜纠正,有病灶者宜处理。注意改善营养及卫生状况。避免搔抓刺激。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主要为病理切片检查及血液检查,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由于长期磨擦和搔抓,出现流血和血痂,最主要的是色素沉着,并出现痒疹。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