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甲亢眼突常见病
别名:甲亢性突眼

甲亢突眼是Graves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又称为“甲亢性突眼”,还被称为“内分泌浸润性眼病”、“内分泌突眼”、“浸润性突眼”、“内分泌浸润性突眼”等,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复杂的眼眶疾病因眼眶周围细胞浸润、水肿以及结缔组织增生所致;主要影响眼外肌、泪腺和眼球后脂肪。

绝大多数甲状腺相关眼病伴有甲亢,而且多发生在出现甲亢后18个月以内或接近18个月,眼眶病变与甲亢的性质和治疗有一定的关系。在一些典型的眼眶病患者身上,可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不同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存在病理生理上的差异。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应针对疾病不同时期和病变对眼眶和眼组织结构产生的影响,采取相互合作、多种方法、药物-手术治疗相互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广义的说,治疗的目的是缓解或控制活动期病变,防止眼及精神生理损害、矫正眼运动异常、改善患者外观。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症状解析

常见的症状包括畏光、流泪、异物感、眼肿、眼睑闭合不全、复视和视力下降等。

双侧或单侧眼球突出,眼睑充血水肿,眶周组织饱满。

上眼睑或下眼睑退缩,上眼睑下落迟缓,称“迟落征”,瞬目增多或减少。

球结膜充血水肿,严重者脱出睑裂外,肌肉止点附着处结膜血管增多,在内、外转时甚至可以见到增粗的肌肉止点。

眼外肌受累时出现限制性眼球运动障碍。

眼球突出严重,角膜暴露可导致暴露性角膜炎,以角膜下缘最常受累,甚至形成眼内炎,危及视力。

长期眶压升高、视神经受牵拉、眶尖部肌肉肥厚均可继发视神经萎缩,出现视神经病变,如视野缺损,色觉障碍,视觉电生理异常等表现,严重者视力下降,甚至丧失。

长期眶内静脉回流障碍可继发开角型青光眼,眼压升高,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从流行病学角度,甲状腺相关眼病存在群体基因易感性的差异,除老年患者男女比例有所下降外,一般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4-5倍。疾病发生的易感性和严重性可能与基因和环境因素有关。HLA-DR组织相容性基因位点(主要与T细胞反应有关)与甲状腺相关眼病存在连锁关系,但迄今为止并未发现导致疾病的确切基因。引起甲状腺相关眼病的病因尚未清楚,但已证实甲状腺相关眼病、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胫骨前黏液性水肿均与细胞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免疫机制有关。

疾病因素(75%):

甲亢突眼多数与甲亢同时发生,甲亢病人突出的表现为高代谢症候群和精神亢奋;但又有部分患者却在甲亢缓解、或治愈甲亢后、或发生甲减后,突眼出现、加重或恶化。

药物因素(20%):

如用西药他吧唑等治疗,病情好转了,但突眼却加重了;又如甲亢131碘治愈,甚至出现甲减了,可是突眼却加重了,甚至形成恶性突眼。还有部分人没有出现过甲亢,却出现了突眼。

中医认为其病多因气、火、痰、瘀交织为患,其中"火"最为突出。临床上火有实火如心肝胃火旺证,有虚火如阴虚火旺证。实火也称壮火,"壮火食气",在病变的一定阶段可出现伤阴耗气证。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诊断标准

(1)Frueh诊断标准: ①患者有甲状腺病史,眼球突出,其突度等于或大于20mm,眼睑退缩,睑裂增大11mm以上,眼外肌受累,至少有1条眼外肌为限制性病变,CT检查揭示单眼或双眼眼外肌肥大。

②眼球突出,眼睑退缩,眼外肌受累3个体征均出现,至少有2个体征是双眼性的。

③眼球突出,眼睑退缩,CT检查发现眼外肌肥大,3个体征中至少在一眼有2个

以上的体征出现,只要符合以上3个诊断标准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诊断为甲状腺

相关眼病。

(2)Gorman诊断标准:眼睑退缩是甲状腺相关眼病的特殊眼征,通常与:

①眼球突出;②眼外肌受累;③视神经病变;④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关联。

①若眼睑退缩与该4个特征都存在,甲状腺相关眼病便诊断无疑。

②眼睑退缩与该4个特征之一存在,甲状腺相关眼病诊断可能性大,因孤立的

眼睑,眼外肌和视神经受累极少见。

以上2个诊断标准对大多数甲状腺相关眼病都适合,但极少数病例有例外,如

患者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并有视神经病变,CT检查发现眼外肌肥大,但无眼睑

退缩,眼球突出,该病例很难用上述2个诊断标准得出正确诊断。

(3)Bartly诊断标准:

①眼睑退缩:只要合并以下体征或检查证据之一即可做出诊断:A.甲状腺功能

异常,患者血清中TT3,TT4,FT3,FT4,水平升高,TSH水平下降;B.眼球

突出,其突度等于或大于20mm;C.视神经功能障碍,包括视力下降,瞳孔反

射,色觉,视野异常,无法用其他病变解释;D.眼外肌受累,眼球活动受限,

CT发现眼外肌肥大。

②缺乏眼睑退缩:在缺乏眼睑退缩的情况下要诊断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须具

备甲状腺功能异常,还应有以下体征之一,眼球突出,眼外肌受累或视神经功

能障碍,并排除其他眼病引起的类似的体征。

鉴别诊断

1、肌炎型炎性假瘤

急性起病,疼痛明显,眼睑、结膜充血水肿严重,可伴有上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激素冲击或放疗较敏感。影像学检查可显示眼外肌不规则肿大,肌腹肌腱同时受累,眼环增厚等。

2、眶内肿瘤

多种眶内肿瘤可致眼球突出,影像学检查可显示眶内类圆形或梭形占位,与单条肌肉肥厚的甲状腺相关眼病极易混淆。但后者多累及双眼,具有典型的眼睑征并多数患者伴甲状腺功能紊乱。

3、上睑下垂

单眼的先天性、外伤性或继发性上睑下垂者向前或上方注视时,过多的神经兴奋传递到对侧健眼,致其上睑退缩,睑裂过大,但无上睑迟落,需鉴别。

4、眼外肌内其他病变比如:寄生虫囊肿等。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甲亢眼突西医治疗

一、一般治疗

1、积极调整甲状腺激素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忌药物突然减量或加量。

2、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防止用眼疲劳,遇强光需戴墨镜;避免情绪激动,睡眠时头高位,睑裂闭合不全者需涂眼膏或湿房保护。

二、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疾病处于急性进展期或活动性分值CAS≥4者,可行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可静脉用甲基泼尼松龙或口服大剂量泼尼松,治疗中需严密观察激素使用并发症,如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应激性溃疡、电解质紊乱、肝肾损害、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精神失常、燥热失眠、多食易怒等。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有禁忌者,可给予眶内局部注射曲安奈德。

2、免疫抑制剂治疗:适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同样可试用免疫抑制剂;药物包括甲氨喋呤、环磷酰胺和环孢霉素等,也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肝肾损害、胃肠道功能紊乱、感染等。

3、局部应用肾上腺素能阻滞剂:病程早期,α肾上腺素能使张力增高,使上下睑Müller肌兴奋,眼睑退缩。肾上腺素能阻滞剂硫酸胍乙啶眼液可产生化学性交感神经切除作用,缓解眼睑退缩。

4、局部应用肉毒杆菌素A:肉毒杆菌素A是乙酰胆碱能受体阻滞剂,能与乙酰胆碱竞争支配眼外肌运动的胆碱能受体,使眼外肌麻痹,可应用于提上睑肌痉挛导致的上睑退缩和其他眼外肌痉挛导致的斜视;但治疗作用仅能维持数周至半年左右,需反复注射。

三、放射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不敏感,视力急剧下降或全身情况不能耐受药物治疗者可试用局部放射治疗。采用直线加速器总剂量20Gy,每日照射剂量2Gy;并发症包括放射性白内障、视网膜病变及致癌危险等,少数患者放疗可致病情加重。

四、手术治疗

1、眼睑退缩矫正术:适用于眼睑退缩严重,睑裂过大,继发暴露性角膜炎或影响外观患者。手术方法包括Müller肌切除术、提上睑肌延长术、提上睑肌肌缘切开术、下睑缩肌及囊睑筋膜后徙术、睑裂缝合术及睑裂缩短术等。

2、眼肌病的手术治疗:限制性眼外肌病是该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眼外肌的炎症、水肿和纤维化是导致肌肉丧失运动功能的原因。手术时机应在眼肌病稳定3-6月后,合并眼球高度突出者,应先行眶减压手术。

3、眼眶减压术:眼眶减压是治疗严重病例较有效的方法,适合于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控制稳定、继发视神经病变需解除眶尖压力者,或严重眼球突出继发暴露性角膜炎者。对于外观因眼球突出而损毁严重者,病情不再进展后也可行该手术。

4、脂肪切除术:眼球突出程度较轻者,可经球结膜切口,切除眶内脂肪,尤其是肌锥内脂肪,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具有切口隐蔽、手术创伤小等优点,可与眼眶减压术联合使用。

甲亢眼突中医治疗

1、气郁痰结证:多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痰邪内生结聚于颈前所致。

【症状】颈前结块肿大,弥漫对称,肿块光滑、柔软,性急易怒,胸闷胁痛,怕热汗出,颈部憋胀,吞咽不爽,喉间有痰;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弦滑或弦数有力。

【治法】当理气舒郁、化痰散结。

【方药】选四海舒郁丸加减,药用:青木香、海蛤粉、陈皮、昆布、海藻、乌贼骨、黄药子、香附、枳壳、郁金。胸闷、发憋较甚者加厚朴、瓜蒌仁、瘿肿疼痛者加山慈菇、红芽大戟,便溏者加山药、白术、茯苓,咽喉不适、声音嘶哑者加桔梗、牛蒡子、射干。

2、气阴两虚证:多因郁火耗伤气阴所致。

【症状】颈前轻度肿大或不肿大,神疲乏力,口干咽燥,气促多汗,心悸少寐,面色萎黄,腰膝酸软,便溏纳差,下肢浮肿,指舌颤动;舌质红,苔少,脉沉细数而无力。

【治法】当益气养阴、涤痰散结。

【方药】以牡蛎散合生脉饮加减,药用:黄芪、人参(太子参)、白术、生地、白芍、首乌、麦冬、柏子仁、桑椹、生牡蛎、夏枯草、瓜蒌仁、川芎、玄参、黄药子。便溏纳差者加山药、扁豆、砂仁克;汗多者加浮小麦、麻黄根,指舌颤动明显者加生石决明克、钩藤,眼球突出、视物不清者加青葙子 、草决明。

3、阳亢风动证:多因肝肾阴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所致。

【症状】为心悸而烦,发热多汗,性急易怒,口干不欲饮,消谷善饥,形体消瘦,头晕目眩,指舌颤动,颈前肿大,目突如脱;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数而有力。

治当滋阴潜阳,熄风豁痰。

【方药】选珍珠丸加减,药用:珍珠母、生龙骨、生牡蛎、熟地黄、白芍、天冬、怀牛膝、水牛角、夏枯草、丹皮、知母、海浮石、茯苓、柏子仁、酸枣仁、沉香末克(冲服),草决明、海藻、黄药子、莪术、陈皮。指舌颤动较甚者加僵蚕、全蝎,阴虚甚者加阿胶、麦冬,心烦不寐者加黄连、柏子仁。

4、肝胃火旺证:多因暴怒伤肝,肝郁化火,火邪及胃,炼津生痰所致。

【症状】为颈前肿大而柔软光滑,面红目赤,心悸失眠,性急易怒,口苦咽干,多食善饥,畏热汗出,口渴喜冷饮,头晕目眩,指舌颤动,形体消瘦;舌质红,苔黄燥,脉沉弦数有力。

【治法】当清肝泻胃、育阴散结。

【方药】选龙胆泻肝汤合清胃散加减,药用:龙胆草、知母、山栀子、黄芩、生地、生石膏、升麻、丹皮、连翘、玉竹、海藻、黄连、生龙牡各、钩藤、白蒺藜。大便干结者加大黄、厚朴,眼球酸胀者加白芷、石菖蒲,心悸较甚者加柏子仁、酸枣仁。

5、阴虚火旺证:多因火郁伤阴,虚火外浮所致。

【症状】为颈前肿块或大或小,形体消瘦,目干睛突,面部烘热,咽干不欲饮,多食易饥,烦躁易怒,心悸汗出,头晕失眠,手指颤动,腰膝酸软;舌质红,苔少,脉沉细数。

【治法】当滋阴降火,涤痰散结。

【方药】选知柏地黄丸合消瘰丸加减,药用:知母、黄柏、生地、山药、山茱萸、夏枯草、黄药子、旱莲草、贝母、茯苓、玄参、鳖甲、牡蛎。心火盛者加黄连,大便溏薄、下肢浮肿者加山药、苡仁,胃火盛者加生石膏,气短乏力者加黄芪、白术、太子参,虚火重者加丹皮、地骨皮、青蒿,大便干结者加大黄。

6、肝郁脾虚证:多因郁怒伤肝,肝气不舒,横逆犯脾所致。

【症状】急躁易怒,善太息,胸闷胁痛,脘腹胀满,纳食不佳,便稀或溏,颈前肿块或大或小,或见恶心,呕吐,倦怠乏力,心悸汗出;脉象弦滑,苔白或厚腻。

【治法】治当疏肝健脾。

【方药】选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用:柴胡、香附、白芍、川芎、郁金、陈皮、半夏、枳壳 、炒麦芽、白术、党参、厚朴、山药。肝郁化火兼见口苦口干者加栀子、黄连、龙胆草、黄芩,气郁较甚兼有血瘀表现者加川楝子、青皮、乌药、丹参、莪术,脾虚较甚者加黄芪、白扁豆、苡仁、藿香。

7、痰结血瘀证:患者病程多较长,缘由气滞痰凝、血脉瘀阻而发病。

【症状】颈前肿块经久不消,按之较硬或有结节,胸闷憋气,眼球突出,心烦善怒,喉间有痰,吞咽不爽,食少便溏;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白厚腻,脉沉弦或沉涩。

【治法】治当理气化痰、活血消瘿。

【方药】选海藻玉壶汤加减:海藻、海带、昆布、陈皮、青皮、半夏、贝母、连翘、穿山甲、莪术、土鳖虫、牡蛎、黄药子、甘草 、砂仁。如见面色不华、身倦乏力等气血两虚症状加黄芪、当归、党参 、熟地,胸闷憋气较甚者加郁金、枳壳、瓜蒌仁,肿块坚硬,移动性小或不可移者加山慈菇、丹参、天葵子、半枝莲。

8、心肝阴虚证:多因痰气壅结、化火伤阴所致。

【症状】颈前轻中度肿大,质地柔软,表面光滑,心悸汗出,心烦少寐,手指颤动,眼干目眩,倦怠乏力,形体消瘦;舌红,苔少,舌体颤动,脉弦细数。

【治法】治当滋阴益精,宁心柔肝。

【方药】选天王补心丹合一贯煎加减:人参、玄参、生地、麦门冬、天门冬、当归、白芍、柏子仁、五味子、辰砂 克(冲),茯苓、枸杞子、川楝子、钩藤。腹泻者加山药、白术、苡仁、麦芽克;腰膝酸软者加龟板、桑寄生、菟丝子、川牛膝,气血两虚者加黄芪、阿胶,心悸较甚者加酸枣仁、煅龙骨、远志。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日常保健 

1、较年轻的甲亢病人,应该一日三餐,按时作息,睡眠充足,劳逸结合,戒烟戒酒。甲亢合并突眼的病人尤其要戒烟,因为吸烟会加重眼球突出,不利于突眼恢复。

2、平时要格外注意饮食,禁食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鲜等,需要吃不含碘的盐。因为患甲亢的患者,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因此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

3、甲亢病人往往有怕热、多汗、手抖、乏力、掉体重、易激动、心慌、吃得多容易饿等症状。这些症状说明病人身体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

饮食保健

一、宜食用的食物:

1、宜高蛋白质食物由于患者的身体虚弱,消耗的蛋白质远远高于正常人,因此还要大量补充优质的蛋白质,但是不宜多给动物蛋白,因其有刺激作用,对病情会造成不利。宜采用植物蛋白质。

2、宜高热量食物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会促进肠道糖的吸收,加速糖的氧化和肝糖分解,同时还促进脂肪分解与氧化,可使人体产热散热明显增加,因此应采取高热量饮食。

3、宜高维生素及矿物质甲亢患者极容易引起维生素及矿物质的缺乏,加之甲亢本身以及甲亢治疗中抗甲状腺药物的应用,引起白细胞减少,也需要增加维生素与矿物质,尤其是钾、钙及磷等微量元素。同时,还应该多补充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肝类、内脏、新鲜的瓜果蔬菜。

二、忌食用的食物:

1、忌高碘食物甲亢患者应少食鱼、虾、贝壳类海产品,禁食海带、紫菜等海藻类海产品,因海产品内含有大量的碘,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治疗期间摄入过多含碘食物,会加重病情,应低碘饮食。

2、甲亢的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1)注意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

(2)每日应给予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以纠正过度消耗,每日能量供给12540~14630千焦(3000~3500千卡),比正常人增加50%~75%,以满足过量的甲状腺素分泌所引起的代谢率增加。

(3)蛋白质:优质蛋白质、高蛋氨酸、优质蛋白质、低脂肪。每日每千克体重供应蛋白质15克,但应限制动物性蛋白。

(4)适量矿物质:主要为钾、镁、钙等。为预防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应适量增加钙、磷的供给尤其是对症状长期不能得到控制的患者和老年人。

(5)注意维生素供给:宜供给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因高代谢消耗能量而消耗大量的酶,多种水溶性维生素缺乏,尤其是B族维生素、维生素D是保证钙、磷吸收的主要维生素,应保证供给,同时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C。

(6)病情减轻后适当控制饮食。

(7)适当控制高纤维素食物,含维生素丰富的水果、蔬菜等,尤其腹泻时。

(8)禁食海带、海鱼、海蛰皮等含碘高的食物。由于碘在空气中或受热后极易挥发,故只需将碘盐放在空气中或稍加热即可使用。

(9)少食多餐,不能暴饮暴食。忌辛辣、烟酒。

(10)忌碘食物和药物: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内有大量碘存在,甲状腺激素加速合成,因而碘可诱发甲亢可使甲亢症状加剧,所以应忌用含碘的食物和碘的药物。对各种含碘的造影剂也应慎用。

(11)高碘类食物慎吃:碘缺乏和碘过量都会导致甲亢,因此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慎重进食如海带、海虾、海鱼等高碘食物。

(12)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

(13)忌咖啡、浓茶等兴奋性饮料。

(14)尽量不吸烟、不喝酒。

(15)忌碘: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一个重要元素,在一定量的限度内,甲状腺素的合成量随碘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如果剂量超过限度,则暂时性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和释放,使病人症状迅速缓解,但这种抑制是暂时性的。

三、甲亢病人术后饮食建议

1、多吃下列食物:绿花椰菜、甘蓝菜芽、甘蓝、白花椰菜、芥末叶、桃、梨、黄色大芜菁、大豆、菠菜、芜菁。

2、从中医观点来说,食物宜选滋阴的,如龟、鳖、鸭等。少吃温热、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公鸡等。

3、宜选食物:根据病人平时的饮食习惯,可选用各种含淀粉食物,如米饭、面条、馒头、粉皮、马铃薯、南瓜等。

4、各种动物食物:如牛肉、猪肉;各种鱼类(淡水鱼)等;还有各种新鲜水果及富含钙、磷的食物,如牛奶、果肉、鲜鱼等。低钾时,可多选橘子、苹果等。

四、甲亢患者可以吃的水果

1、阴虚阳亢者宜吃平性水果,如:葡萄、菠萝、无花果、大枣、桑椹、柠檬、番石榴、甘蔗、橄榄、梅子。

2、肝胃热盛者宜吃凉性水果,如:西瓜、甜瓜、香蕉、梨、苹果、草莓、火龙果、柿子、橙子、柑。

3、气阴两虚者宜吃温性水果,如:桃子、杏子、李子、山楂、荔枝、芒果、水蜜桃、椰子肉、金桔、樱桃。

食疗保健

(1)佛手粥:佛手9克,海藻15克,粳米60克,红糖适量。将佛手、海藻用适量水煎汁去渣后,再加入粳米、红糖煮成粥即成。每日1剂,连服10天~15天,调整精神抑郁,情绪改变,能够疏肝清热。

(2)昆布海藻饮:昆布、海藻、牡蛎用水煎汁。每日1次,连服数日,能疏肝清热,理气解郁。

(3)竹菇淡菜煎:竹菇、淡菜各15克,牡蛎各30克,红糖适量。用水煎汁,去渣。每日1剂,连服7天~10天。具有化痰利湿,软坚散结功效。

(4)川贝海带粥:川贝、海带、丹参各15克,薏米30克,冬瓜60克,红糖适量。川贝、丹参先煎汤后去渣、入其他味煮粥吃。每日晨起空腹温服,连服15天~20天。用于颈部肿大、恶心、便溏症。

(5)青柿子糕:青柿子1000克,蜂蜜适量。青柿子去柄洗净,捣烂并绞成汁,放锅中煎煮浓缩至粘稠,再加入蜂蜜1倍,继续煎至粘稠时,离火冷却、装配备用。每日2次,每次1汤匙,以沸水冲服,连服10天~15天。以清热泻火为主,用于烦燥不安、性急易怒、面部烘热者。

(6)什锦豆腐:豆腐4块,西红柿150克,木耳、冬笋、豌豆各15克,湿淀粉、生油各9克,葱、姜、盐等调味适量。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日常预防

1、积极调整甲状腺激素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忌药物突然减量或加量。

2、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防止用眼疲劳,遇强光需戴墨镜,避免情绪激动;睡眠时头高位,睑裂闭合不全者需涂眼膏或湿房保护。

健康教育

1、疾病知识:讲解甲亢各种症状的发生原因,抗甲状腺药物的作用及坚持服药的重要性,休息、饮食与甲亢治疗的关系等。

2、饮食指导:应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富含磷的饮食;如黄豆、猪肾等。每日饮水量在2000-3000ml以上,以补偿肌体所消耗的能量。忌食含碘多的食物,如海藻类。

3、用药指导:

(1)遵医嘱用药,强的松类激素药有诱发消化道出血的副作用,应在饭后服用,且需长期服用,不可擅自增减用量,以免引起病情恶化。

(2)免疫抑制剂均有脱发和骨髓抑制的副作用,应定期(10-14天)检测血象、肝肾功,白细胞<3×10/l,或有肝肾功损害应停药。

(3)冲击治疗期间,应补充氯化钾,多饮水,以保持足够尿量,防止甲氨喋呤蓄积而导致肝肾损害。如果用环磷酰胺要注意观察小便颜色,以发现出血性膀胱炎发生。

(4)保持健康行为,病员应保持心境愉快,不吸烟,不饮咖啡、茶等兴奋性饮料。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超声检查:超声可显示眼外肌增粗的形态,呈梭形的中低回声。

CT扫描:冠状位可显示各条眼外肌增粗,甚至少数患者可累及上、下斜肌。轴位可较好的显示内、外直肌增粗,眶内侧壁骨质菲薄;长期眶压升高,致筛骨纸板向筛窦弧形凹陷,双侧对称,名“可乐瓶”征。眼球突出严重者,视神经受到牵拉失去生理弯曲,呈直线状。

MRI检查:除显示与CT扫描相同的形态改变外,眼外肌的信号变化与治疗有一定相关性。病变的眼外肌在T1加权像呈中或低信号;如果T2加权像呈中或低信号,提示肌肉纤维化严重,激素冲击疗法、化疗或放疗不敏感;如果T2加权像呈高信号,说明肌肉处于炎性水肿期,上述治疗相对敏感。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主要是角膜病变及视神经病变等。由于眼球突出,使眼睛不能闭合,结膜、角膜外露而引起充血、水肿、角膜溃烂等,甚至失明。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