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息贲

病名。指肺积。《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肺脉,……滑甚为息贲,上气。”《难经·五十四难》:“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杨玄操曰:“息,长也。贲,鬲也。言肺在膈也,其气不行,渐长而通于膈,故曰息贲。一曰:贲,聚也,言其渐长而聚蓄”(见《难经集注》)。《济生方》卷四:“息贲之状,在右胁下,大如覆杯,喘息奔溢,是为肺积。诊其脉浮而毛,其色白,其病气逆,背痛少气,喜忘,目瞑,肤寒,皮中时痛;或如虱缘,或如针刺。”治用息贲丸、调息丸、息贲汤等方。参见肺积条。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症状解析

症见右胁下有包块,形状如履着的杯子,呈急迫感,有见胸背痛、吐血、伴有寒热、咳嗽、呕逆、呼吸迫促等症状。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病因(85%):

本病是肺气郁结,痰热互结,壅闭于肺,致使肺失宣降所引起的。咳痰,起病初期咳痰不明显,或者有少量的白色粘液痰,但在病变扩大甚至肺部有空洞时痰量就会增加。在有其他致病菌感染时,痰量也会增多,且可出现黄脓痰,而且还可伴随全身症状出现发热寒战等现象。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诊断

息高指呼气多而吸气少的喘迫现象,这是肺气将绝,真阳涣散的虚脱证候,类于潮式呼吸,如《伤寒论》:“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无需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息贲西医治疗

治疗主要以利尿剂来增进钠和水的排泄,有助於降低血液容积,减少肺血管的充血,以强心剂来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左心室功能,增加心输出量,以动脉血管扩张剂来扩张小动脉,减少全身血管阻力,以静脉血管扩张剂来减少回心的血量,减轻左心室的填充压。非药物治疗则包括矫正诱发因素、限盐(每日2公克以下)、限水(每日1200cc以下)、适度的限制活动量等。

息贲中医治疗

治宜清降肺气,涤痰泄热为主。

息贲汤:半夏、桂心、人参、吴茱萸、桑白皮、葶苈、甘草。

五灵丸:五灵脂、川乌、没药、乳香。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1、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2、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日常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注意调整饮食结构,要注意多吃新鲜蔬菜,补充各种维生素,不应单纯吃清淡类食品,应荤素结合,要吃饱吃杂,多饮水,保持体内营养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感染,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生活规律。营养丰富:多吃营养丰富,好吸收,好消化的食物,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食物。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胸部平片, 腹部平片 ,肺通气功能, 胃液潜血试验 ,胃镜 ,胃超声检查。

 腹部平片:不用引入任何造影而拍摄的腹部照片称为腹部平片。腹腔内的脏器的密度都属于软组织密度,缺乏自然对比。但是,当某种脏器因疾病而发生钙化或有不透X线的异物、结石,或腹腔内有游离气体出现,肠腔内气体、液体增多或肠管有扩张时,就会出现密度高低的差别而在照片上显示出来。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痰等。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