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口糜常见病
别名:Mi mouth

口糜是中医病名。是指多因湿热内蕴,上蒸口腔所致,以口腔肌膜糜烂成片,口气臭秽等为主要表现的疮疡类疾病。西医可以对应口腔白色念珠菌病。发生于小儿者,以1岁内婴儿或不满月婴儿多见,又称鹅口疮、燕口疮、白口疮、雪口。发生于成人者,往往继发于伤寒、大面积烧伤或烫伤、泻泄、糖尿病、原发性免疫缺陷,以及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的患者。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 挂什么科:
    中医科 中医综合
  • 需做检查:
    涂片
  •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 常用药物:
    暂无相关信息
  • 一般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5000元)
  • 传染性:
    口腔接触传染
  • 治愈周期:
    7天
  • 治愈率:
    100% 婴幼儿容易治疗,免疫缺陷和恶性疾病患者愈后不良
  • 患病比例:
    10%
  • 好发人群:
    免疫缺陷和恶性疾病患者
  • 相关症状:
  • 相关疾病:
症状解析

口腔局部灼热干燥感,轻微疼痛或不疼痛,往往在医生检查舌苔时方发现。婴儿患者可有流唾液,拒乳,啼叫不安,低热。免疫缺陷和恶性疾病患者往往口腔表现是口腔糜烂及系统性感染表现。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西医对照鹅口疮,病因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

中医辨证,口糜病机分虚实两类。实证病机,成人多因膀胱湿热熏口所致,小儿多属心脾积热灼口。虚证病机以阴虚口齿失养为多,主要见于成人。   

1、膀胱湿热,上泛龈口 多因外感湿热,蕴结膀胱,或饮食不节,湿热内生,下注膀胱,湿热积聚,循经熏蒸于口而为病。《医方考卷之五》说:“膀胱者,水道之所出;小肠者,清浊泌别之区也。膀胱移热于小肠,则清浊不能泌别,湿热不去,势必上蒸,故令口中糜烂而疮。”

2、心脾积热,上炎龈口 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过食辛热炙,脏腑失调,热积心脾,不得宣泄,循经上炎于口,灼腐肌膜,遂成口糜。《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说:“心脾有热,亦口糜。”   

3、阴虚火旺,上炎龈口 大病久病之后,胃阴耗伤,虚火上炎,灼伤口舌肌膜发为本病。《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说:“阴亏火泛,亦口糜。”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局部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就可以做出诊断

1、病史 

发生于成人者,往往有伤寒、大面积烧伤或烫伤、泻泄、糖尿病、原发性免疫缺陷,以及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病史。   

2、临床表现 

局部灼热干燥感,轻微疼痛或不疼痛,往往在医生检查舌苔时方发现。婴儿患者可有流唾液,拒乳,啼叫不安,低热。  

3、局部检查 

初起见口腔黏膜出现小的白色斑点,状如凝乳,略高出于黏膜之上,周围无红晕;白色斑点融合成片状如蛋膜不易拭去,强行拭去则易出血,1~2小时后可复生如旧。白色斑点可发生于口腔任何部位,但以舌本、两颊、上腭、口底为多见,亦有蔓延至咽部;但发生于成人者一般不会融合成大片状。  

4、其他检查 

涂片检查可找到菌丝或芽孢,培养可查见白念珠菌。

鉴别诊断

白喉 白喉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局部白腐物主要位于咽喉,很少见于口腔黏膜,不易拭去,强行拭之易出血。细菌涂片检查可找到白喉杆菌。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口糜西医治疗

对应霉菌口腔感染可以抗霉菌治疗,一般都有较好疗效。

口糜中医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

辨治思路:口糜分虚实。实证分两端,腐物厚而难除,病损广而疼痛者,成人以膀胱湿热居多,小儿以心脾积热常见;虚证多为阴虚火旺,腐物少而微痛,病损亦轻。重在改善机体状态,局部治疗不可少。

内治法

1、膀胱湿热,上泛龈口

口腔患处灼热,口有甜味或臭味。微有发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湿热熏蒸,结聚龈口,患处灼热,口有甜味或臭味;病属实邪,湿热壅盛,故微有发热,小便短赤。全身及舌脉所见,为膀胱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化浊祛腐。

方药:加味导赤散加减。方中黄连、木通、淡竹叶、甘草清心泻火;黄芩、金银花、连翘、牛蒡子清热解毒;生地黄、玄参养阴清热;桔梗、薄荷载药上行,直达病所。若热毒不盛而湿浊盛,小便短少,苔滑腻,可用五苓散加减。

2、心脾积热,上炎龈口

口腔患处灼热疼痛。轻微发热,口干渴,心中烦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脉:舌质红,苔黄,脉数。证候分析:心脾积热上攻龈口,故见口干渴,心中烦热,大便秘结,及患处灼热疼痛。全身及舌脉所见为心脾积热证。

治法:清心泻脾,解毒消肿。

方药:导赤散合凉膈散加减。方中以黄芩、栀子苦寒泄降,清泻胸膈邪热,连翘、薄荷辛凉轻清,清散心胸邪热;大黄、芒硝泻火通便,引邪热下行;生地凉血滋阴以制心火;木通上清心经之火,下导小肠之热,竹叶甘淡,清心除烦,导心火下行;甘草、蜂蜜清热润燥,调和诸药。

3、阴虚火旺,上炎龈口

患处无疼痛或轻微疼痛,或无明显自觉症状。口舌干燥,饥不欲食,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津,脉细数。

证候分析:胃阴不足,龈口失养,虚火灼损,故见口舌干燥,饥不欲食,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病属正虚不足,故患处无疼痛或轻微疼痛。全身及舌脉所见为胃阴不足证。

治法:滋阴养胃,清热生津。

方药:益胃汤加减。方中沙参、麦冬、玉竹、生地黄养阴清热生津,冰糖养胃和中。大便燥结者,酌加白蜜冲服以润燥通便。若糜烂延及咽喉,日轻夜重,多为阴伤邪盛证,宜用少阴甘桔汤。

方中黄芩清热解毒;玄参、桔梗、甘草养阴清热利咽;川芎、陈皮行气活血;柴胡、羌活、葱白祛风除湿;升麻解毒,引药上行。酌加马勃、黄连、天葵子以助解毒燥湿,利咽止痛之效。若见口干少津,纳差泻泄,倦怠,多属脾虚湿热证,治宜健脾益气,化浊利口。用连理汤,即理中汤加黄连。若见倦怠乏力,纳差,食欲差,肢凉畏寒,小便清,大便稀或泄泻,多属阳虚不足,治宜健脾益气,温中散寒。用附子理中汤。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日常保健

①小儿患病后因疼痛拒食,可多食易消化和高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食品。如莲子羹、清鸡汤、水炖蛋、牛肉汁稀粥等。

②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果品菜蔬,如柠檬汁、猕猴桃、苹果、生梨、番茄等。

③多吃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蔬菜,如荠菜、白菜、马兰头、蓬高菜等。

④少食鱼腥,忌辛辣。

托儿所幼儿园发生急性感染时,要注意患儿隔离,以防感染其他正常儿童。患儿卧室和活动室应用陈醋蒸薰。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日常预防

(1)应注意口腔清洁卫生。

(2)对长期服用抗生素者,要适当配用碱性水溶液含漱。

(3)加强锻炼及良好的生活习惯。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实验室诊断依据,取少量白色黏膜化验,找到白色念珠菌菌丝及孢子。通过检验能够确定酵母菌的类型,可指导临床用药。真菌感染引起的鹅口疮原因比较单纯,根据临床表现以及口疮的特点即可初步明确诊断。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婴幼儿并发症不多见,免疫缺陷和恶性疾病患者多发生于成人者,容易引起系统性感染,治疗困难。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