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环跳疽
别名:贴骨疽,缩脚疽

环跳疽是发生于环跳穴(髋关节)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化脓性髋关节炎。中医文献中把生于膝部的叫疵疽,生于足踝部的叫足踝疽,生于肩部的叫肩中疽,生于肘部的叫肘疽,生于腕部的叫兑疽。病名虽不一,但均属关节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点是好发于儿童,男多于女,发病急骤,局部红肿漫痛,影响关节屈伸,溃后难敛,易成残疾,全身症状严重。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症状解析

1、初起恶寒高热,髋关节处筋骨隐痛,皮色不变,活动受限,继则疼痛加剧,不能屈动,臀部外突出,大腿略有外旋、外展,纵轴叩击痛阳性。

2、中期皮肤灼热,皮色微红,疼痛剧烈,漫肿上延腰胯,下及大腿,壮热持续,按之有波动感者,为内脓已成。化脓期在得病后1~3个月之间。

3、溃后出脓黄稠,若损骨则收口不易,可使关节僵硬,不能活动,或造成病理性脱位等。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因患疔疮、有头疽、疮疖等疾病,或者伤寒、天花、麻疹、猩红热等病后余毒未清,留着筋骨,气血不和,血凝毒聚而成。或者由于开放性骨折伤口感染等引起。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髂窝流注及髋关节流痰相鉴别。髂窝流注患肢不能伸直,大腿略向内翻,愈后不会造成残废。髋关节流痰初起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均不明显,化脓期约在得病后半年至1年,溃后脓液中夹有絮状物质。 本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病邪之轻重及骨、关节受损的程度。早期阶段多无明显全身症状,髋部漫肿、微痛,触之不甚热,患侧屈曲不能伸直,是为邪阻局部,经络气血郁滞不通所致。医学教育网整理随着病情发展,上述症状逐渐加重,髋部疼痛彻骨,不能活动,局部可出现红肿热及压痛,甚有应指感。如兼见高热,或寒热起伏,则为热盛肉腐,有化脓的可能。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环跳疽西医治疗

1、抗生素与支持疗法,适用于低龄、体弱且病情严重者,选择光谱抗生素或药敏试验有效的抗生素早期、足量使用,并配合必要的支持疗法。

2、成脓时可切开引流排脓。也可做关节腔敏感抗生素冲洗,每日1次。

环跳疽中医治疗

[治法]清热化湿,和营解毒。

[方药]其他疗法

1、主方:五神汤(邹岳《外科真诠》)加味处方:茯苓15克,金银花15克,牛膝12克,车前子9克(包煎),紫花地丁9克,苍术9克,黄柏9克,薏苡仁15 克,赤芍9克,防己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时而跳痛,内脓将成者,加穿山甲9克、皂角刺9克。高热不退者,加生石膏30克(打碎),水牛角 30克(末先煎)。

2、中成药参照“附骨疽”湿热郁滞证中成药。

3、单方验方:血藤粉(唐泽银《广西中医药》1989.1)处方:血藤根、叶粉各20克,蜂蜡100克。将蜂蜡装入缸内,置火上熔化,掺入血藤粉,搅匀,离火,趁热未凝固时捏作厚1厘米与疮面大小形状相当的饼块,覆盖疮面上,每日1次。阴寒证[证见]髋部漫肿,皮色不变或色白,局部微热,患肢屈曲而不能伸直,形寒怕冷,疼痛夜晚尤甚。舌淡苔白,脉沉细。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环跳疽食疗方:

1、五神汤加苍术、黄柏。

2、补阳还五物汤加伸筋草、忍冬藤、鸡血藤。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1、平素加强锻炼,增加饮食营养,患病后禁食鱼腥发物以及辛辣之品。

2、积极治疗原发病。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1、X线摄片在发病早期仅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后期可见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骨质有脱钙现象。

2、本病初起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血液及关节腔穿刺液细菌培养可呈阳性,药敏试验有助于选择敏感抗生素。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若治之失时,则有坏骨的可能,可出现患肢僵损、脱臼,每致残废。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