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化脓性角膜炎常见病
别名:凝脂翳、花翳白陷、黄液上冲

化脓性角膜炎是由细菌,真菌或原虫等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眼病,青壮年多见,发病迅猛,进展快,表现为头痛目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结膜充血、水肿,角膜创面有浸润或坏死,甚至伴有前房不同程度积脓等,如不及时治疗护理,将引起角膜穿孔,内容物脱出等,不仅可致盲,还可因眼球萎缩而影响美观,甚至引起眼眶蜂窝织炎,维基危及生命。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症状解析

炎症初起即觉眼珠疼痛,头额剧痛,有时彻夜难眠,畏光流泪,眼睑难开,勉强睁开时,则流泪增多,或多黏稠脓性分泌物,视力发生障碍。眼睑痉挛,结膜混合充血、角膜中央区出现灰白色混浊,中央凹陷,上覆盖薄脂,经1~2天病情较重,凹陷呈进行性扩大,表面覆盖的灰白色凝脂样组织增厚。至此时若没有及时就治,则病情又向深层发展,并向四周伸延,则将波及整个角膜。由于病情进展较快,患者常表现出明显的头痛,剧烈性眼痛,同时伴有发冷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这种病是眼病中的急重症之一,应进行积极而有效的治疗,否则会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病因:

现代医学认为,化脓性角膜炎的发病原因是因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水中,寄生在人体各器官组织表现,附着在许多眼药(西药)中,能产生荧光素和绿脓素的绿脓杆菌侵入角膜,眼外伤、化学伤及暴露性角膜炎,使角膜上皮受损引起感染所致。细菌仍是主要致病菌, 其次是真菌; 棘阿米巴等。化脓性角膜炎的致病因素仍然是因各种原因所致的角膜上皮缺损有关, 而绿脓杆菌性角膜炎由于发病迅速对角膜破坏性强。祖国医学认为,是由于黑睛表层外伤,风热邪毒乘虚侵入;脏腑热盛、肝胆火炽,上炎于目,致气血壅滞,蓄腐成脓,黑睛溃烂;花翳白陷,聚星障等病情迁延,复加邪毒,恶化而成,多发于夏末秋初。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鉴别诊断

化脓性角膜炎:指凡引起角膜馈疡伴有脓性分泌物的角膜炎。

非化脓性角膜炎:指凡不引起角膜溃疡或有溃疡但无脓性分泌物的角膜炎。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化脓性角膜炎西医治疗

最初的处理是充分散瞳,如为细菌感染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如为真菌感染则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然后根据角膜刮片和培养结果选择针对性药物。

(1)首先应将溃疡表面的坏死组织尽可能的搔刮清除掉, 可应用碘酊烧灼溃疡面。本病治疗较困难, 有时需联合用药及手术等多种疗法方可奏效。

(2)选择有效抗生素(针对细菌性角膜溃疡):如果明确为细菌性角膜溃疡则选择药物中以多黏菌素B或黏菌素最有效,庆大霉素次之,可配成多黏菌素B或黏菌素5万U/ml、0.4%庆大霉素、5%磺胺灭脓(sulfamylon) 液,急性期每15~30分钟点眼1次,同时可结膜下注射多黏菌素B,每次5万~10万U,多黏菌素17万U;庆大霉素2万~4万U,可有效控制感染。当细菌培养转为阴性后,为防止复发,上述用药还应持续1~2周。局部治疗的同时,全身可肌注多黏菌素B或黏菌素,每日12.5mg/kg体重。为防止和控制革兰阳性菌的混合感染,尚须用其他广谱抗生素,如杆菌肽,新霉素、妥布霉素等。

(3)选择有效抗真菌药物(针对真菌性角膜炎)如果角膜刮片直接镜检结果明确为真菌, 就应立即治疗。局部应用50g/L那他霉素或1.5g/LAmB通常作为治疗表浅角膜炎的一线药, 而无论镜下是否可见有隔菌丝或酵母细胞;如果病灶深, 则应加以口服酮康唑或伊曲康唑或氟康唑。如果镜下可见菌丝, 同时培养出丝状真菌, 应首选那他霉素,其次为1.5g/LAmB;如果镜下见酵母细胞或假菌丝, 培养为念珠菌或隐球菌, 则首选1.5g/LAmB, 那他霉素和10g/L咪康唑也可选用;镰刀菌属所致者应首选那他霉素, 其次为1.5g/LAmB, 并可加以局部或全身应用的氮唑类药物;曲霉菌属性角膜炎可选用氮唑类药物(局部或口服), 辅以局部多烯类药物;念珠菌性角膜炎药物治疗预后良好, 且病灶深浅影响不大,可单独局部应用AmB, 或联合全身应用氮唑类药物。

(4)散瞳:阿托品眼液或托比卡胺眼液散瞳。

(5)冲洗:可用0.25%醋酸液冲洗结膜囊,每日2~3次。

(6)手术治疗 角膜溃疡形成时, 角膜移植术是治疗角膜病致盲的有效手段。对于药物治疗10d以上病情无改善, 或溃疡扩大加深, 并有穿孔可能者作为手术治疗指征。结膜瓣遮盖术;羊膜移植;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 对于病灶面积较小, 角膜水肿轻, 病灶仅波及角膜浅层(不超过角膜厚度的1/3)的早期患者可采用;板层角膜移植(或板层角膜切除术) 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和尚未累及角膜深层者, 可行板层角膜移植;穿透性角膜移植 如果病灶侵犯过深, 菌丝已达角膜深层, 并随时有穿孔可能, 应选择治疗性穿透性角膜移植;

(7)术后治疗 术后绷带加压包扎术眼, 以防结膜瓣或羊膜瓣松动撕脱, 术后用抗菌眼液或抗真菌滴眼液滴眼(氟康唑、那特真等), 为防复发, 溃疡愈合后仍需继续用药2wk以上, 结膜或羊膜缝线术后2wk拆除, 板层角移或治疗性穿透性角移术后3mo根据具体情况分次间断拆除角膜缝线, 必要时可延长至1a(角膜移植待溃疡愈合后, 可局部应用10g/L环孢霉素A滴眼液抗免疫排斥反应)。

化脓性角膜炎中医治疗

(1)风轮风热证:病初起,黑睛起翳如星或成片,边缘不清,表面污浊,如覆薄脂,抱轮红赤,畏光流泪,沙涩刺痛,视力下降,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疏风清热。

(2)风轮热毒证:黑睛翳障成片而陷下,色如凝脂,黄液上冲,胞睑红,口苦咽干,溺赤便结,舌红,苔黄,脉弦数。清热解毒。

(3)肠热腑实证:黑睛凝脂深陷如窟,或色带黄绿,黄液上冲日增,甚至遮满瞳神,白睛混赤壅肿,眼睑红肿,泪液如汤,多呈黄绿,头目剧痛,发热口渴,溲黄便秘,舌红苔黄厚,脉数有力。清热攻下。

(4)血热瘀滞证:胞睑肿胀,白睛紫赤,黑睛生翳,畏光刺痛,视力骤降,甚至黑睛溃破,舌暗红,苔黄,脉细数。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化脓性角膜炎食疗方:

1.杞菊决明子茶:杞子10g,菊花10g,炒决明子10g。上三味沸水冲泡,代茶饮。

2.拌黄花菜:将新鲜黄花菜15g洗净,入沸水中约煮5分钟,捞出沥水切段,酌加食盐、味精、芝麻油拌匀即成。煮菜之汤可适量饮服。

应以清淡、营养、易消化饮食,如瘦肉、鸡蛋、鱼、牛奶、豆制品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鼓励多进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红萝卜等。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患者应以清淡、营养、易消化饮食,如瘦肉、鸡蛋、鱼、牛奶、豆制品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鼓励多进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红萝卜等,以改善角膜营养,促进角膜上皮再生。中医认为黑睛(角膜)疾患证候属实热,饮食可适当增加滋阴降火,清肝明目的食物,如莲子、百合、梨等。对于年老患者,中医认为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气血容易亏损,宜食清淡、温热、熟软之品,忌食生冷、黏硬、不易消化之品。另外,目为清窍,最畏浊气上泛,故保持大便通畅也十分重要,因此要靠饮食调理来完成,或耳穴压丸取大肠便秘点,以利通便,当饮食控制不能保持便泄正常时,应当及时告知主诊医生,以药治之。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进行相关眼科检查,尤其是对角膜进行检查。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头痛,剧烈性眼痛,同时伴有发冷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