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花翳自陷常见病

花翳自陷(Flowers commit "since)指黑睛生翳,四周高起,中间低陷,形似花瓣。西医学之病毒性角膜溃疡、边缘性角膜溃疡、蚕蚀角膜溃疡等均属花翳自陷范围,均可参照花翳自陷辨证论治。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 挂什么科:
    中医科 中医综合
  • 需做检查:
    眼底镜检查法  角膜病灶刮片  角膜检查  视力  眼底检查
  • 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
  • 常用药物:
    暂无相关信息
  • 一般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 传染性:
    无传染性
  • 治愈周期:
    7--14天
  • 治愈率:
    65%
  • 患病比例:
    0.0035%
  • 好发人群:
    无特定人群
  • 相关症状:
  • 相关疾病:
症状解析

1、患眼疼痛或影响同侧头痛,畏光流泪,视力障碍。黑睛边缘可见新月形灰白色翳膜,周围高起,中央凹陷,形似花瓣,抱轮红赤或白睛混赤。也有由聚星障反复发作,病情加重,星翳溃破融合并发生溃烂。严重时引起黑睛穿破。黄液上冲,瞳神紧小 ,蟹睛等而失明。愈后遗留疤痕翳障,影响视力。

2、本病须与“凝脂翳”鉴别,详见凝脂翳诊断。本病初起多因风热毒邪外袭,直接侵袭黑睛,或肝经素有伏热,又感风邪,形成肝肺风热,上攻于目。风热毒邪未解,病邪入里。或因肝经素有积热,以致脏腑热盛,腑气不通,上熏黑睛。患者素有痰火,或饮食失调,脾失健运,津液未能输布,影响肝气疏泄,郁而生火,火灼津液成痰,痰火上扰目窍。也有因素体阴虚或热病后灼伤津液,以致阴津亏乏,复感风邪,或素体阳虚,寒伤厥阴,循经上侵于目所致。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本病发于黑睛,初起黑睛边缘生翳,畏光流泪,胞险轻度浮肿。乃因风热犯目,黑睛受侵之故。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诊断

本病有虚实之分,实证宜祛风、清热、通腑、化痰。虚症宜养阴、扶正。风热上犯型[证见]黑睛边缘骤生星翳,色灰白,迅速融合成半月状,周围稍隆起。荧光索染色阳性,抱轮红赤。舌苔薄黄,脉浮数。(常见于边缘性角膜溃疡早期)。  

鉴别诊断

花翳自陷须与“凝脂翳病”鉴别。花翳自陷初起多因风热毒邪外袭,直接侵袭黑睛,或肝经素有伏热,又感风邪,形成肝肺热,上攻于目。风热毒邪未解,病邪入里。或因肝经素有积热,以致脏腑热盛,腑气不通,上熏黑睛。患者素有痰火,或饮食失调,脾失健运,津液未能输布,影响肝气疏泄,郁而生火,火灼津液成痰,痰火上扰目窍。也有因素体阴虚或热病后灼伤津液,以致阴津亏乏,复感风邪,或素体阳虚,寒伤厥阴,循经上侵于目所致。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花翳自陷西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花翳自陷中医治疗

1、主方及中成药参照“银星独见”之肝热上乘型。   

2、中成药

(1)羚翘解毒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1—2次。

(2)穿心莲片,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

肝火炽田型[证见]黑睛翳障扩大加深,形如地图,灼热疼痛,怕光流泪,自睛混赤,口苦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常见于地图状角膜溃疡)

[治法]清肝泻火祛风。

[方药]

1、主方:龙胆泻肝汤处方参见“聚星障”方药。

2、中成药参照“银星独见”肝热上乘型中成药。

痰火蕴蒸型[证见]黑睛花翳色白带黄,或向黑睛中央并呈半月生长,进行缘如蚕食之状,白睛混赤,疼痛剧烈,或兼胸闷不舒,咳嗽痰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常见蚕蚀性角膜溃疡)

[治法]清热化痰。

[方药]

1、主方:治金煎(黄庭镜《目经大成》)加减处方:积壳10克,杏仁10克,旋复花10克,葶蔚子10克,玄参12克,桑白皮12克,黄芩10克,防风10克,菊花10克,白蒺藜10克,蝉蜕6克,木贼10克。水煎服,每日l剂。

2、中成药

(1)礞石滚痰丸,口服,每次l瓶,每日2次,孕妇忌服。

(2)羚翘解毒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l一2次。

肝寒血虚型

[证见]黑睛翳障不断发展,中央凹陷,周围高起,进行缘如蚕食状,目赤肿胀,四肢厥冷,舌淡苔白滑,脉细微。 

[治法]温经散寒通脉。 

[方药]

1、主方:当归四逆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减处方:当归12克,白芍12克,桂枝5克,细辛5克,生姜10克,大枣10克,通草5克,甘草5克,黄芪10克,防风10克。水煎服,复渣再煎服,每日l剂。 

2、中成药

(1)正天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3次。 

(2)元胡止痛片,口服,每次4—6片,每日3次。 

(3)附桂理中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 

3、单方验方

(1)白通汤(陈达夫验方)加味处方:附片(先煎),生姜,葱头、桂枝,白芍,白蒺藜,川芎。水煎服。

(2)四味大发散加减(刘振武验方)

处方:麻黄,细辛,制附子,蔓荆子,生姜,蒿本,蝉蜕。水煎服。

阴虚邪留型

[证见]黑睛翳障状如地图、花瓣、表面粗糙无光泽,病情时轻时重,反复不愈,或于病之后期轻度抱轮红赤,眼内干涩,病灶区荧光素染色阳性: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多为病毒性角膜炎的后期)

[治法]滋阴清热散邪。 

[方药]

1、主方

(1)海藏地黄散,处方参见“聚星障”方药。

(2)知柏地黄汤,处方参见“银星独见”方药。 

2、中成药参照“聚星障”中成药。 

3、单方验方:养阴祛风退翳汤(张健验方) 

处方:玄参、熟地黄、生地黄、白芍,当归、麦冬、白蒺藜、木贼、羌活、防风、菊花、蝉蜕、川草、甘草。 

水煎服。 

湿热困阻型

[证见]黑睛翳障缠绵难愈,或反复发作,病变位于黑睛深层,且水肿明显,有粘性分泌物,或见黑睛内层有沉著物,眼红痛,怕光流泪;全身每见胸闷、纳呆、头重痛,口渴不欲饮,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滑。(多见于病毒性角膜炎深层型)

[治法]清热利湿祛风。

[方药]

1、主方:除湿汤加减处方参见“脸弦赤烂”湿热型方药,可酌加大青叶,夏枯草、柴胡、白蒺藜。

2、中成药参照“睑弦赤烂”中成药。

正虚邪留型

[证见]黑睛翳障久不愈合,表面不华,眼痛,畏光流泪不重;素体

其他疗法虚弱。舌淡、脉弱。

[治法]扶正驱邪。 

[方药

1、主方:托里消毒饮(吴谦《医宗金鉴》)加减处方参见“针眼”脾胃虚弱型方药,酌加白蔹、川芎。 

2、中成药参照“聚星障”中成药。 

3、单方验方:补益汤(潘开明《中医杂志》)1988.1)

处方:黄芪,党参,菟丝子,枸杞子,山萸肉,五味子,女贞子,黄精,丹参,川芎,陈皮,升麻,柴胡。医学教育网整理水煎服,每日l剂。服3月后改每周3剂,坚持半年。

阴虚者,加生地黄、麦冬、知母、黄柏。阳虚者,加附子,肉桂、仙灵脾、巴戟天。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沙果的食疗价值

1、生津止渴沙果中的有机酸、维生素含量非常丰富,食之有生津止渴,消食除烦和化积滞的作用。

2、涩精止痢 味酸涩而收敛,具有良好的涩精、上泻痢的作用,是泄泻下痢、遗精滑泄者的食疗良品。

3、驱虫沙果根水煎服具有驱虫、杀虫的作用,可治字寸白虫、蛔虫等所致疾病。

4、明目沙果的叶鲜用或晒干用,皆具有泻火明目,杀虫解毒的作用。可治疗眼目青盲、翳膜遮眼及小儿疥疮。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患者绝大多数为农民,虽然整年均可发生,但主要集中在农业夏收和秋收季节。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常剪指甲。

2、不要长期佩戴隐形眼镜;更换隐形眼镜时要小心。

3、与急性结膜炎的预防相同,主要是切断传染源与注意眼和手的卫生。

4、禁止患者在公共场所洗浴、游泳。

5、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药物内服及针刺也有一定作用。

6、多吃一些具有寒性与清热泻火作用的食物与水果,如茭白、冬瓜、苦瓜、鲜藕、甘蔗、香蕉、西瓜等等。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眼科常规检查,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检查事项。患眼疼痛或影响同侧头痛,畏光流泪,视力障碍。黑睛边缘可见新月形灰白色翳膜,周围高起,中央凹陷,形似花瓣,抱轮红赤或白睛混赤。也有由聚星障反复发作,病情加重,星翳溃破融合并发生溃烂。严重时引起黑睛穿破。黄液上冲,瞳神紧小。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病情发展,黑睛边缘或中央星翳融合,且混浊扩大加深,形如地图或半月状。边缘隆起属肝火炽盛;白睛混赤为热郁肺经,气血瘀滞;畏光流泪加重为夹风邪。若病情缠绵不愈医学教育网整理,眼陷粘腻,苔黄腻为湿热熏蒸。若黑睛翳障逐渐扩大,边缘如蚕食状,为湿盛郁木,木郁生火,火盛生痰,痰火交烁遂伤黑睛;痰火郁滞脉络,则疼痛剧烈;痰火灼肺,肺气不利则咳嗽痰黄。病情日久不愈,伴有眼内干涩,舌红少苔为阴液不足,虚火上炎。黑睛翳障久不愈合,身寒胶冷,舌谈为寒伤厥阴之证;神疲体倦,面色不华为气血不足,邪毒留恋之证。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