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产后三急

产后三急指妇女产后出现呕吐不止、盗汗和泄泻频频等能迅速伤津耗气的三种 急症。尤以三者并见为危重。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 挂什么科:
    妇产科 产科
  • 需做检查:
    尿常规  胃肠道疾病的超声检查  血常规  便常规  产后检查
  •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 常用药物:
    暂无相关信息
  • 一般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2000元)
  • 传染性:
    无传染性
  • 治愈周期:
    1-2周
  • 治愈率:
    95%
  • 患病比例:
    0.1%-0.5%(产妇发病率约为0.1%-0.5%)
  • 好发人群:
    好发于产后妇女
  • 相关症状:
  • 相关疾病:
症状解析

产后三急症之一,其证有五即:伤食泄泻、寒湿泄泻、湿热泄泻、脾虚泄泻、肾虚泄泻。治疗以食滞宜消,寒者宜温,湿者宜燥,虚者宜补。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产后呕吐,此证病机是胃气上逆,失于和降。因产伤脏腑、虚气客于胃肠,胃肠燥涩,其气上逆,呕吐不食。亦有因胃气虚寒,食滞、痰饮内阻所致者。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伤食泄泻 《傅青主女科》云:“有因饮食过多,伤脾成泄,气臭如败卵,以食积治之”。此证因产伤脏腑,气血俱虚,脾胃虚弱,若新产后暴饮暴食,或嗜食肥甘不洁之食物,或咨食生冷,停滞中焦,重伤胃肠,腐熟和运化功能失职,胃肠不和,致水谷相杂而下,发生泄泻。认为本证为产后饮食不节制,暴饮暴食,喜欢肥肉甜食之类的食物或误食不洁污染之饮品食品,以致消化不良,脘腹胀痛腹泻,不思饮食。临床表现为产后腹痛即泻,泻后痛减,脘腹痞满,嗳腐吞酸,肠鸣矢气,不思饮食。舌淡苔白厚,脉滑。治宜健脾温中、消食导滞。方用六君子汤主之。

寒湿泄泻 《妇人大全良方》云:“产后腹痛泻利,因肠胃虚怯,寒邪乘袭,或水谷不化,洞泄肠鸣”。此证乃素体脾虚,因产伤脏腑,脾气益虚,复感寒邪,脾阳失运,寒湿内盛,则发生产后寒湿泄泻,临床表现为产后腹痛,肠鸣泄泻,胸闷少食,四肢倦怠无力,舌质红,苔白腻,脉濡缓。治宜温中理脾、燥湿止泻。方宜附子理中汤主之。  

湿热泄泻 《张氏医通》云:“因新产烦渴,咨饮水谷混乱。”此证因产后感受暑湿之邪,湿热交蒸,伤及胃肠,传化失常,则生泄泻。认为此证多因产时在夏季,易感暑湿之邪,或饮食不洁,致肠道感染所致。临床表现为产后腹痛泄泻,泻下急迫,粪色黄褐,肛门灼热,口渴心烦,舌苔黄腻,脉象濡数。治宜清热利湿。方宜葛根芩连汤主之。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产后三急西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产后三急中医治疗

温胃止呕法 用治于胃气虚寒之证。《傅青主女科》云:“产后劳伤脏腑,寒邪易乘于胃肠,则气逆呕吐而不下食也”。此证多是由于产妇素体虚寒,因产后气血虚弱,伤及脏腑,又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寒邪乘虚犯胃,以致胃失和降,上逆而致产后呕吐。认为本证多是由于产妇平时患有慢性胃肠炎、胃肠溃疡病等,又加产后气血虚弱,饮食失节,寒气侵及胃肠所致。

临床表现为产后呕吐不食,脘腹冷痛,热敷则舒,纳呆食少,食则胀满更甚。舌淡苔薄白,脉迟无力。治宜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方宜温胃丁香散主之。

方药组成:当归15g,白术10g,黑姜10g,公丁香5g,人参10g,陈皮10g,前胡10g,藿香10g,甘草5g。水煎服,日1剂。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产妇饮食调理

一是补血:新妈妈产后失血较多,需要补充铁质以制造血液中的红细胞。瘦肉、动物的肝和血以及菠菜含铁较多,多吃可有助于补血。  

二是补充营养:新妈妈经过怀孕、生产,身体比较虚弱,这个时候加强营养是必需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要猛吃鸡鸭鱼肉和各种保健品,荤素兼备、合理搭配才是月子期间的饮食之道。  

三是防便秘:从第二周起,每餐吃些新鲜蔬菜,特别是红色蔬菜如:红萝卜、苋菜等;第三周可以加水果,防止新妈妈因产后肠蠕动减缓而引起便秘。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产后三急注意事项预防:产后盗汗:“产妇盗汗不止,遂致废寐神思疲甚,口干引饮,余谓血虚有热”。产后营阴素弱,又加产时失血过多,阴血更虚,阴虚内热,阳浮不敛,迫汗外泄,而致盗汗。临床表现为潮热盗汗,醒后即止,虚烦少寐,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口干咽燥,渴不思饮,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治宜益气养阴、生津敛汗。方用加味玉屏风散主之。方药组成:黄芪15g,白术10g,防风10g,熟地15g,煅牡蛎15g,白茯苓12g,麦冬15g,甘草5g,大枣三枚引。水煎服,日1剂。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1. 常规化验血常规和生化检查可了解有无贫血、白细胞增多和糖尿病以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新鲜粪便检查是诊断急、慢性腹泻病因的最重要步骤,可发现出血、脓细胞、原虫、虫卵、脂肪瘤、未消化食物等。隐血试验可检出不显性出血。粪培养可发现致病微生物。鉴别分泌性腹泻和高渗性腹泻有时需要检查粪电解质和渗透性。 

2. 小肠吸收功能试验。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产妇盗汗不止,遂致废寐神思疲甚,口干引饮,余谓血虚有热”。产后营阴素弱,又加产时失血过多,阴血更虚,阴虚内热,阳浮不敛,迫汗外泄,而致盗汗。临床表现为潮热盗汗,醒后即止,虚烦少寐,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口干咽燥,渴不思饮,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治宜益气养阴、生津敛汗。方用加味玉屏风散主之。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