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热(psittacosis)又名鸟疫(ornithosis)、衣原体病(chlamydia)。是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在自然情况下各种禽类如火鸡、鸡、鸽、鸭、鹅和野禽等都能感染该病和互相传染。一般在鹦鹉科鸟类感染和人接触鸟类而发生感染时称鹦鹉热,而发生在各种非鹦鹉科鸟类时称鸟疫,或称之为衣原体病。该病通常呈隐性感染,也可出现症状,主要特征为眼结膜炎、鼻炎和腹泻。
1.潜伏期 5~21天,短者3天,长者45天。
2.症状
起病急骤,突然高热达39~40℃,可伴有恶寒战栗,有剧烈而弥漫性的头痛,可持续7~10天,常大汗不止并有恶心呕吐,有肌痛,咽痛及胸痛等,肌痛累及全身,尤其是躯干和四肢,严重时甚至难以独立,多数患者都有呼吸道症状,咳嗽多发生在第3~6病日,以干咳为主,肺炎发生率高达85%~90%,病情发展时可出现发绀,烦躁,谵妄,昏迷等,偶有鼻出血或斑疹,伴有缓脉。
3.体征
疲惫憔悴,咽部充血,肺部呼吸音减弱或有少量湿啰音,重者有肺实变征,胸部X线摄片可见支气管炎型的肺浸润灶,以下叶为多,或表现为间质性肺炎,有时可见粟粒样实变灶,肝,脾大,半数病人肝功能不正常,偶见玫瑰疹及眼结膜炎。
(一)发病原因
衣原体隶属于衣原体目(Chlamydiales)衣原体科(Chlamydiaceae)的衣原体属(Chlamydia),共有4种: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衣原体,沙眼衣原体及牛羊衣原体(C.pecorum),后者未发现对人类有致病,它们是能通过除菌滤器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物,在无活细胞培养基上不能增殖,而是以真核细胞获取热能,具有细胞壁和膜以及自身独立的酶系,在宿主机体的上皮细胞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并有其独特的发育周期,在易感的细胞质内形成包涵体,嗜碱性染料及革兰染色阴性,对人类致病的三种衣原体外膜主蛋白基因的同源性:鹦鹉热衣原体与肺炎衣原体之间为71%;它们与沙眼衣原体之间为68%,而各种间染色体的DNA同源性相关却不到10%,而在素有本属模式种地位的鹦鹉热衣原体各株间DNA的同源性差异虽大,仍在20%~100%之间。
新近论点认为鹦鹉热衣原体原是含异基因病原(heterogeneous)并致多种异相疾病的一大组群,在其诸多自然宿主中引起广谱的疾病,例如肠炎,胎盘炎,乳腺炎,多发关节炎,脑膜脑炎,肺炎,结膜炎及角膜结膜炎,等等。
鹦鹉热衣原体是Lewithai在柏林,Coles在英格兰及Lillie在美国于1930年同时发现的,曾称为L.C.L小体,后来Lillie曾称为鹦鹉热立克次体,它的发育形态有两个型:一是具有二分裂方式增殖能力的滋养体型的网状小体(reticulate body);另一是具有感染能力的原始小体(elementary body),原始小体呈圆形,直径约0.3~0.4µm,含有等量的DNA与RNA,DNA聚集在电子致密的核体上,RNA主要分布于胞质的核糖体内,网状小体直径约0.5~3.0µm,DNA不规则地散在于细胞质中,RNA则多于DNA的三倍并集中分布在胞质的核糖体内。
游离于细胞外的原始小体进入易感的宿主细胞,再组合成网状小体,并以二分裂方式反复增殖,进而聚合成有感染性的新一代原始小体,在宿主细胞内呈包涵体形,继之随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破裂而游离出来,再不断感染宿主健康细胞,完成其一个世代发育周期,通常需24~48h,有时或需更长时间,它们在细胞培养中的发育过程分为三期,首先是代谢基础组建期,然后是合成DNA,RNA及蛋白的盛期,最后则是感染性原始小体的成熟期,该种衣原体能在多种细胞培养系统中获得良好的发育条件,常用的有猴BSC-1细胞及BGMK细胞,人Hela细胞,KB细胞及McCoy细胞,还有鼠L细胞和小白鼠巨噬细胞,地鼠肾细胞,鸡胚卵黄囊以及成纤维细胞或绒毛尿囊膜细胞等,在Mc-Coy细胞内生长迅速,尤适于分离及培养。
在鹦鹉热衣原体细胞壁上分布有属和种特异的两类不同的抗原结构,属抗原为脂多糖,耐煮沸和耐135℃高温加压,脱氧胆酸盐可使其从细胞壁脱落,高碘和卵磷脂酶也可使之灭活,鹦鹉热衣原体可在-75℃或冷冻干燥状态下保存,在7.5%葡萄糖脱脂乳溶液中能较好存活,对乙醚敏感,30min可被灭活,0.1%甲醛或0.5%酚溶液作用24h均可灭活,25%乙醇或40%甲醇均可不加热而直接灭活,若60℃加热10min或37℃加热2~3h都可使其丧失感染力。
(二)发病机制
病原体经上呼吸道侵入后,在局部单核巨噬细胞中繁殖,通过血行散布至肺等器官,病变常见于肺部,也累及网状内皮系统,肺部病变主要是小叶性及间质性肺炎,从肺门至周边,以下肺为显,肺泡有炎症细胞浸润和渗出,肺泡腔可充满液体,偶见出血及大量纤维蛋白渗出,肺泡壁和肺间质组织明显增厚,出现水肿及坏死,肝脏有炎症及小灶性坏死,脾可肿大,胸膜,心,肾,神经系统及消化道可出现病变,在肺巨噬细胞,心包和心肌,肝星形细胞内均可见到嗜碱性包涵体。
对暴发流行时的诊断,一般并无困难,在多发特定职业人群中,根据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接触史等,也不难诊断,根据病原学血清学的阳性结果,即可作出确诊,但在散发病例中误诊率高达80%~100%。
急性期应与伤寒,钩端螺旋体病,布氏杆菌病,Q热及病毒性感染等发热疾病相鉴别,一旦肺部出现病变及呼吸道症状时,应与细菌性肺炎鉴别,若病情较轻而又咳嗽不止时应与衣原体肺炎鉴别,剧烈头痛应与脑膜炎鉴别。
鹦鹉热西医治疗
(一)治疗
避免与患鸟接触,注意个人防护。如果不慎得病,采用是用抗生素(四环素、多环西素)治疗鹦鹉热,用法与用量如下:四环素0.5g,4次/d口服;或多西环素100mg,2次/d口服,10~14天为1疗程。一般服药48h后,绝大多数患者均可退热,但必须继续服用至少3~7天,为防止复发可继续服药至21天。若不能口服时,可用四环素0.5g加入葡萄糖液200ml中静脉滴注。也可用青霉素G,每日200万U,肌注或静滴。对症疗法亦应重视,进食困难者给予补液。呼吸窘迫者应给吸氧或作机械呼吸。
(二)预后
未经治疗,鹦鹉热可能致死,但多数病人在持续10~21天后,皆能渐恢复。少数严重病例可发生重型肺炎、心肌炎、黄疸及脑炎,导致死亡。多数患者退热后经1~3周即可恢复。若3个月内又出现症状即为复发,复发率约为21%。再感染次数不等,或有2~5次之多,但也有8~12年的带菌过程中反复发病的。抗生素应用前的病死率为20%~40%,今已降至2%以下。
鹦鹉热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鹦鹉热患者热量消耗大,液体丢失多,影响了消化与吸收功能,常出现食欲不佳、食量下降、营养不良,应注意营养补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
(1)流行性鹦鹉热是能被预防的疾病,即通过检疫和对一切进口鹦鹉应用四环素。
(2)一定要避免与鸽棚内已感染的鸽子(如赛鸽和信鸽),其他发病的鸟类,羽毛尘埃及鸽笼内的东西接触。进口鹦鹉必须用金霉素处理过的饲料强制性喂 养 45天以控制传播,这种办法一般(并非绝对)可消灭鸟血液和粪便中的病原体。这一措施也有助于控制本病在为出售而饲养的火鸡中流行。由于咳嗽的飞沫和痰液 可以通过吸入而感染别人,所以当根据临床和流行病学背景(接触可能的传染源)怀疑本病时,应对病人严加隔离。
(3)预防非鹦鹉鸟类所致鹦鹉热困难较多,因此仍将成为人类感染的可能来源。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尤显必要。
1、末梢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有增减,淋巴细胞始终正常,嗜酸细胞减少,多数患者呈核左移或出现中毒颗粒,血沉加快。
2、急性期患者血,痰,鼻咽分泌物或活检标本中分离病原体,阳性率通常仅11%~17%,且有实验室感染的可能,故少用于诊断。
3、取发病2周内及恢复期(6周后)的血清做补体结合试验,效价4倍以上增长即可确诊,若效价在1∶16以上也有诊断意义,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特异抗体可用于早期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4、必要时对接触过的可疑鸟类作病理及病原学检查,以确诊传染源及患者被感染的过程。
5、胸部X线摄片可见支气管炎型的肺浸润灶,以下叶为多,或表现为间质性肺炎,有时可见粟粒样实变灶。
严重患者可并发肺炎,心肌炎,心内膜炎,肺水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