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卵巢恶性腹膜间皮瘤
别名:卵巢腹膜癌病

卵巢恶性腹膜间皮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肿瘤,虽然早在1870年已有间皮瘤的报道,但是被人们所认识则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它起源于间皮细胞或间皮下一种比较原始的先驱细胞,可以发生在任何被间皮覆盖的体腔上皮上,其中以胸膜间皮瘤最为常见,腹膜次之,而在心包膜及睾丸鞘膜则极少见。恶性腹膜间皮瘤是原发于腹膜的恶性肿瘤,过去曾被称为腹膜癌病(carcinomatosis),由于其组织结构复杂多样,部分与转移性腺癌的形态学十分相似,诊断比较困难,在女性患者极易误诊为卵巢癌。

恶性间皮瘤与接触石棉有关。间皮瘤的发生和接触石棉粉尘有关。这可能是男性从事职业性石棉接触较多的缘故。间皮瘤的发生还可能与放射性物质、病毒、遗传、个体敏感性及慢性炎症等刺激有关。盆、腹腔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发生恶性间皮瘤的也有报道,其潜伏期往往比较长。

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腹胀、腹痛、腹水和腹部包块。绝大多数患者有浆液性或血性腹水,增长迅速,尤其以弥漫型间皮瘤更为多见。腹痛多样,可以是无明确定位的灼热感或隐痛不适,亦可呈剧烈痉挛性腹痛,排尿、排便时加重,常伴有乏力、消瘦、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个别患者可能产生抗利尿激素、生长激素、促肾上腺激素或胰岛素样物质,可发生低血糖症状等,血小板增多症及血栓栓塞也比较常见。

确诊可通过腹水检查、胃肠造影检查、B超检查、CT检查、血清CA125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

卵巢恶性腹膜间皮瘤治疗可通过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

卵巢恶性腹膜间皮瘤无论是局限型还是弥漫型,若无手术禁忌证,均应接受手术探查。根据病变的范围可作病变切除、大网膜切除及部分腹膜切除,这样可减少肿瘤负荷,加强手术后化疗或放疗以及中医中药治疗的效果,而且尚可缓解症状,暂时控制疾病,减少腹水的产生。局限型间皮瘤手术切除的治疗效果颇佳,弥漫型间皮瘤手术彻底切除病变的机会极少,部分只能起到手术探查及活检的作用。

恶性间皮瘤的预后较差,多在确诊后1~2年内死亡。腹膜间皮瘤的预后较胸膜间皮瘤差,儿童较成人差。预后与诊断时的临床期别、病理类型有关。上皮型的预后较混合型、肉瘤型好。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症状解析

最常见的症状是腹胀,腹痛,腹水和腹部包块,绝大多数患者(90%)有浆液性或血性腹水,增长迅速,尤其以弥漫型间皮瘤更为多见,腹痛多样,可以是无明确定位的灼热感或隐痛不适,亦可呈剧烈痉挛性腹痛,排尿,排便时加重,常伴有乏力,消瘦,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Karakousis曾分析24例恶性间皮瘤病人,腹胀,腹痛,腹块,消瘦的发生率分别是79%,29%,33%,27.3%,少数病人最初表现为慢性小肠梗阻,个别肿瘤可能产生抗利尿激素,生长激素,促肾上腺激素或胰岛素样物质,可发生低血糖症状等,血小板增多症及血栓栓塞也比较常见。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一)发病原因

1946年,Wyers首先注意到恶性间皮瘤似乎与接触石棉有关,1960年Wagnert等肯定了间皮瘤的发生和接触石棉粉尘的密切关系,以后各家报道有石棉接触史的病人所占比例迥异,从0%~100%,多数文献为70%~80%,石棉的接触途径包括职业,环境及石棉工人的家庭成员,其中最主要的接触是职业,据统计,船厂工人,纺织工人,管道工人,焊工,油漆匠及建筑工的发生率较一般人群高300倍,在这些厂矿附近的居民及石棉工人家属的发病率,也明显高于普通人,石棉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物质,在工业上的用途有3000种,据电镜对尸检的观察,发现几乎100%的都市人口肺组织中都隐藏着石棉纤维,石棉的致癌力与接触的时间,接触的量有关,还与石棉纤维的类型,特性,长度及宿主的敏感性有关,已观察到实验动物吸入或注入石棉纤维后诱发间皮增生,非典型增生到癌变的过程,3种石棉纤维有同样的致癌力,人的间皮瘤主要是由青石棉所引起,其次是铁石棉和透闪石,其物理形状比化学成分更为重要,致癌纤维为0.5~50祄长度的细丝,一般先吸入呼吸道,然后通过横膈或血流吸入腹腔,沉积在组织中的石棉细丝,由于含铁蛋白沉积而形成金黄色或棕红色长短,粗细不一的块节状或弯曲小体,称石棉小体,这在组织切片中易辨认,有些小体边缘可出现异物巨细胞反应,曾对84例腹膜间皮瘤进行观察,其中54例有职业石棉接触史,并在肺组织内发现了一定数量的石棉小体,一般认为与石棉接触的量越大和时间越长,发现腹膜间皮瘤的机会越多,从接触石棉到间皮瘤发病,短不到1年,长可达50年以上,多数作者认为有一个比较长的潜伏期,平均33~43年,故发病年龄以50~70岁多见,男性多于女性,约为2∶1,这可能是男性从事职业性石棉接触较多的缘故。

间皮瘤的发生还可能与放射性物质,病毒,遗传,个体敏感性及慢性炎症等刺激有关,盆,腹腔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发生恶性间皮瘤的也有报道,其潜伏期往往比较长,因此对经放射治疗后幸存10~20年病人的追随是很有意义的,可见间皮瘤的发生与其他肿瘤同样存在多方面的因素。

(二)发病机制

有研究发现,石棉纤维在体外可抑制自然杀伤(NK)细胞的活性,Robinson(1989)认为石棉纤维强力地抑制了抗癌免疫监视中起重要作用的NK细胞活性,这至少是致癌的机制之一。

1.大体所见 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式和外形,可以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两类,以前者更为常见。

弥漫型的生长特征是腹膜广泛受累,常以下腹部或盆腔为重,腹膜的脏,壁层可见多数大小不一的瘤结节,结节边界不清,广基或有长短不一的蒂,有些可融合成较大的包块(或称母瘤),色暗红或灰白色,质软或脆,触之易脱落,部分肿瘤可表现为浆膜面大片盔甲样增厚,可达5cm,一些脏器如肝,脾,胰等包裹于肿瘤中,肠管粘连成团,网膜呈饼状,更严重时腹腔完全封闭。

局限型好发于上腹部或盆腔,常形成大块肿块附着于浆膜脏层,直径可超过10cm,其质软而脆或纤维性较硬,有坏死,出血,对周围组织如肝,脾,胰,胃肠道及后腹膜器官有不同程度的浸润,腹膜脏,壁层还可见散在的小的瘤结节,个别局限型为单个肿瘤,包膜完整,可为良性或低度恶性,很少见。

一般来说,无论在哪一类,子宫附件大多与周围癌组织粘连,界限不清,术后大体病理及显微镜检查,子宫,卵巢为正常大小,绝经后可萎缩,仅表面有癌结节,近年有报道以卵巢包块表现为主的或仅限于卵巢的恶性间皮瘤。

2.光镜所见 从组织学看间皮细胞具有双向分化的特点,可向上皮细胞分化,形成上皮样肿瘤(上皮型),也可向间质细胞分化形成梭形细胞肿瘤(肉瘤型),还可形成两种组织形态混合的肿瘤(混合型),故一般分为3型,根据细胞的形态如有无异形性和巨瘤细胞,以及核分裂象的多少而区分良,恶性,但实际上,从临床所见的肿瘤生物学行为来看,组织形态良性者仍有恶性的可能。

(1)上皮型:上皮细胞可呈高柱状,立方或多边形,排列为乳头状,腺管状,索状,片状等,典型的上皮样细胞胞质轻度嗜酸性和呈细颗粒状,常有空泡,胞核增大,有清楚的核膜和核仁,间变明显的瘤细胞奇形怪状,大小不一,多出现多核巨细胞,核分裂象多少不等,一般无明显的基底膜。

(2)肉瘤型:瘤细胞呈梭形,排列呈带或螺环形,分化高者,瘤细胞细而长,间质有胶原纤维及网状纤维;分化低者,细胞短而粗,间质中胶原纤维及网状纤维少或无,核分裂象多少不等。

(3)混合型:上述两型结构呈不同程度的混合,介于二者之间的过渡型细胞也很常见,据文献报道及北京协和医院的资料,以上皮型为常见(表1),混合型和肉瘤型多见于儿童。

3.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检查

(1)组化法:用于检测酸性和中性黏多糖,常用的方法有胶质铁染色(Coll Fe),PAS染色,黏液卡红染色,恶性间皮瘤能产生大量透明质酸(酸性黏多糖),而腺癌内含有中性黏多糖,用玻璃酸酶消化后再行胶质铁染色(Coll Fe-D),用淀粉酶消化后再进行PAS染色(PAS-D)或用黏液卡红染色,在间皮瘤呈阴性反应,而在腺癌多数呈阳性反应(表2),此3种方法可用于间皮瘤与腺癌的鉴别诊断,其中胶质铁染色较为可靠。

(2)免疫组化:常用的方法有抗癌胚抗原抗体染色(CEA)和抗细胞角蛋白抗体染色(Keratin),综合多数文献,在间皮瘤中CEA的阳性率仅为15%,而在腺癌则为86%,Keratin在二者均多数阳性,CEA阴性而Keratin阳性,有助于间皮瘤的诊断。

(3)电镜:超微结构的特点包括密集细长的微绒毛,糖原,桥粒,基底膜,张力微丝,然而这些特点与腺癌的超微结构特点部分重叠,Warhol(1982)等首先提出了定量研究,发现前者平均微绒毛长度与直径比值(LDR)为11.9,而后者为5.28,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还发现间皮瘤细胞浆内含有丰富的张力微丝,而在腺癌中则很少或缺乏,张力微丝和LDR是诊断间皮瘤很好的参数,并已被以后的研究证实,国内有学者研究认为,平均微绒毛长宽比值大于11以上者为恶性间皮瘤,而转移性腺癌的平均微绒毛长宽比值<5。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X线和超声等检查可以提供肿瘤存在的可能性,但确诊有赖于腹腔镜检,剖腹探查和病理学证实,当组织学不典型,特别是上皮型间皮瘤的形态学酷似转移性腺癌,EPSPC以间皮细胞占优势时,传统的光镜检查有时难以区别,需结合组化,免疫组化及电镜超微结构观察,才能作出较正确的诊断。

鉴别诊断

1.结核性腹膜炎

结核性腹膜炎大多在40岁以下,常有发热,盗汗,血沉增快等结核中毒症状,50%腹部有“揉面感”,腹水多为淡黄色,有时为血性,比重1.016~1.020,细胞学涂片可见白细胞增多,以单核细胞为主,抗酸染色5%~10%可找到结核菌,腹水结核菌培养阳性率为40%,抗结核治疗有效。

2.胰岛素瘤

因发作性抽搐,昏迷易误诊为低血糖昏迷,胰岛素瘤,恶性间皮瘤引起的低血糖昏迷可能是由于肿瘤长到一定程度后,在代谢过程中消耗过多的碳水化合物所引起,也可能与此肿瘤合成一种类胰岛素样多肽有关。

3.肝硬化腹水

本瘤缓慢发生的腹痛,腹水和消化道功能紊乱与肝硬化的临床表现相似,如患者既往有肝炎病史时,则极易误诊为肝硬化腹水。

4.腹腔转移性肿瘤

腹腔原发性肿瘤甚少见,首先应注意除外来自消化道,乳腺,肺,卵巢等的转移性肿瘤,术前CT和X线检查等有助于鉴别诊断,术时仔细探查,除外隐蔽的原发灶。

5.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EPSPC)

该肿瘤原发于腹膜表面,双侧卵巢正常大小或仅有表面微小浸润,组织学形态酷似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术前误诊率几乎达100%,鉴别EPSPC,卵巢癌或间皮瘤必须经过开腹探查和病理检查,再结合美国GOG的EPSPC诊断标准作出最后诊断。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卵巢恶性腹膜间皮瘤西医治疗

腹膜间皮瘤的治疗正在摸索中,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法可循,一般认为先经手术切除肿瘤,然后辅以化疗,放疗有些效果。

1.手术治疗

无论是局限型还是弥漫型,若无手术禁忌证,均应接受手术探查,根据病变的范围可作病变切除,大网膜切除及部分腹膜切除,这样可减少肿瘤负荷,加强手术后化疗或放疗的效果,而且尚可缓解症状,暂时控制疾病,减少腹水的产生,局限型间皮瘤手术切除的治疗效果颇佳,弥漫型间皮瘤手术彻底切除病变的机会极少,部分只能起到手术控查及活检的作用,据Langer(1993)比较,手术如能去除大块的肿瘤,术后辅以腹腔化疗,则患者平均存活时间超过3年;如不能手术或仍残存大块的瘤组织,3年内不可避免地死亡。

2.化学治疗

恶性腹膜间皮瘤比较少见,不易积累足够的病例,探索有效的化疗方案,初步经验认为化学治疗的有效率是0%~40%,化疗药中顺铂,多柔比星(阿霉素),丝裂霉素,氟尿嘧啶(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达卡巴嗪(氮烯咪胺),塞替派对间皮瘤有些疗效,近年来一致认为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最为有效,尤其推荐腹腔化疗,从药代动力学来说,腹腔给药的效果是静脉给药的15倍,Markman等用顺铂100mg/m2 一次腹腔化疗,每28天为一疗程,每疗程并用丝裂霉素5~10mg,7天,用药后19例间皮瘤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9个月,4例患者生存已3年以上,2例生存已5年,无临床复发迹象,文献中有静脉用硫代硫酸钠解毒,同时将顺铂加大剂量至200~270mg/m2后腹腔用药,虽无明显的毒性反应,但是否增加疗效,因应用病例少尚无定论。

3.放射治疗

迄今为止,放射治疗似乎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在各种治疗方法中,长期生存的人数最多,Rogoff(1973)报道4例间皮瘤患者腹腔内注入32P,并加全腹外照射后获得良效,2例生存者,1例已达10年,1例达2年,另2例分别生存10年,9年后复发死亡,8例仅作剖探活检,化疗及少量放疗的病人,诊断后2年内全部死亡,5例生存不到12月,Brenner(1981)报道19例间皮瘤患者,诊断后平均生存12个月,而其中接受内,外照射的6例病人中就有4例存活超过5年,国内朱慰祺等报道,2例肿瘤直径超过10~20cm大的恶性间皮瘤,因粘连无法切除,术后长春新碱(VAC)化疗方案4~6个疗程后加60Co移动条形全腹腔照射40~50Gy后肿瘤消退,现已分别生存118,128个月。

(1)腹腔内32P治疗加全腹外照射方法:腔内32P治疗尤其适合大面积腹膜累及的病人,但必须在切尽大块的肿瘤后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32P治疗的关键是应将有效量涂抹在所有高危及累及的腹膜上,手术完成时腹腔内置尼龙管,管上有可喷洒的多数小洞,术后每6小时用生理盐水冲洗注入管子,保持通畅,注32P前先注入少量放射性胶体扫描,确保腹腔内分布均匀,然后用3.7×109 Bq(10mci)32P稀释的200~500ml生理盐水中注入,拔除管子,束紧线,让病人左右翻身6h32P为β颗粒放射,没有外辐射危险,操作简单,增加剂量但不能增加局部作用,反而增加并发症(Cain,1983)。

(2)体外照射:手术恢复后全腹剂量为30Gy(3000rad),注意保护双肾剂量不要超过20Gy(2000rad),然后在肿瘤最重的区域,常常可能是盆腔,另加15~20Gy(1500~2000rad),10~14天内完成,肿瘤复发后再次放疗仍有效。

预后

恶性间皮瘤的预后较差,多在确诊后1~2年内死亡,腹膜间皮瘤的预后较胸膜间皮瘤差,儿童较成人差,预后与诊断时的临床期别,病理类型有关,上皮型的预后较混合型,肉瘤型好,据Hillerdal(1983)对278例间皮瘤的分析,间皮瘤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0个月,而再分成上皮型,混合型,肉瘤型分析,生存时间分别为11,10和5个月,生存3年以上的患者几乎全为上皮型患者,经手术,化疗,放疗的病人,有些已生存达5年以上,局限型腹膜间皮瘤即使组织形态为良性,绝大多数的生物学行为仍为恶性,必须彻底切除后严密观察5年以上无复发或转移者,才可视为良性。

卵巢恶性腹膜间皮瘤中医治疗

1、黑豆,红花。水煎服,去红花食黑豆与汤,曰2次。

2、麻黄、炙甘草、姜炭、白芥子,熟地、牛膝,肉桂、水蛭粉(装胶囊),鹿角胶。隔日煎服1剂,水蛭粉连续服用。

3、延胡索、当归、香附、官桂、小茴香、干姜、川芎、赤芍、蒲黄、炒五灵脂、乌药。每日1剂,水煎成400毫升,分2次温服,月经期不停药。

4、桂枝、穿山甲、白芷、制乳香、制没药、制大黄、柴胡,皂角刺、赤芍、桃仁、生黄芪,三棱、莪术、茯苓,红花,当归。

用水煎汁后混合,浓缩至50毫升左右,待温度降至38度左右,用50毫升针筒抽取药液,接肛管灌肠。一般每晚灌1次,急性而症状较重者可1天灌2次。

注意:灌肠前先排空大小便,灌人200毫升左右,让患者取左侧卧位,尽可能将药液保留1小时以上,如即有便意可改为胸膝卧位5--10分钟。

余下的药液仍可分次口服,以增药效。7--15日为1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卵巢恶性腹膜间皮瘤食疗方

1.乌贼白果  

乌贼肉60克,白果10枚,调料适量。两味洗净,入锅中,加水适量,煮至肉烂,加调料即成。每日1次,连汤服用。

2.铁(铁食品)树叶红枣汤  

铁树叶200克,红枣10枚。两味洗净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取汁。每日1剂,分3次服,30日为一疗程。

3.龙珠茶  

龙葵子15克,麦饭石30克,红糖适量。龙葵子、麦饭石二味加水煎煮,去渣取汁,调入红糖。每日代茶饮用。

4.益母草煮鸡蛋  

益母草50克,鸡蛋2枚。益母草洗净切段,与欢鸡蛋加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取蛋再煮片刻即成。每日1剂,吃蛋饮汤。

5.紫草鹑蛋  

紫草根60克,鹌鹑蛋4枚。紫草与鹌鹑蛋加水共煮,至蛋熟透。去紫草。每日1剂,食蛋,连服15日。

化疗期间食疗方

⑴鲜芦根汤  

原料:鲜芦根120克,冰:糖30克。  制作:鲜芦根,加水约500毫升,煮20分钟,加入冰糖,即可。  用法:每日一至二次,或当茶饮。  功效:清胃止呕。  适应证:化疗期间恶心、口干等。

⑵鲜藕姜汁粥  

原料:鲜藕(去节)500克,生姜汁10克,粳米100克。  制作:共入1000毫升清水,以弱火煮粥,约1个小时,熟时加入姜汁即成。  用法:每日一至二次。  功效:和中养胃。  适应证:化疗期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⑶红萝卜粥  

原料:红萝卜250克洗净切片,粳米100克,姜粉、山楂粉适量。  制作:红萝卜洗净切片,加入粳米,水1000毫升。共煮粥,约1个小时,煮熟后,加姜粉、山楂粉即可。  用法:每日一至二次。  功效:理气和胃。  适应证:化疗期间,食欲不振、腹胀等。

⑷佛手粥  

原料:干佛手10克,粳米100克,冰糖和葱适量。  制作:干佛手,水煎取汁,加入粳米,水1000毫升,同煮粥。加冰糖和葱调味食用。  用法:每日一至二次。  功效:理气和胃。  适应证:化疗期间,食欲不振、腹胀等。

⑸清蒸鲫鱼  

原料:鲫鱼1条(500克),冬笋片60克、香菇30克、葱、姜适量。  制作:鲫鱼去鳞、鳃、内脏,洗净,盛入盆中,把冬笋片、香菇、葱、姜适量依次排放在鱼身上,入锅内煎20分钟,然后倒入锅中,加入清水500毫升,汤开后调好口味即可。  用法:每日一次。  功效:益气养血。  适应证:化疗期间,体倦乏力等。

⑹海参茯苓羹  

原料:枸杞子20克,茯苓20克,海参(湿)250克。  制作:先将枸杞、茯苓煎水,取水与海参煮熟烂,和盐调味,作羹服食。  用法:每日一次。  功效:滋补脾肾,养阴生血。  适应证:化疗期间,眩晕,短气,心悸,白细胞减少者。

⑺钩藤莲子牛奶汤  

原料:莲子50克、钩藤20克,牛奶100毫升,冰糖或白砂糖适量。  制作:先用水适量煮莲子、钩藤20克,去渣取水,放入冰糖或白砂糖调味,冲入牛奶,煮沸即可服食。  用法:每日一至二次。  功效:健脾养胃、补虚生血。  适应证:适用于化疗期间,眩晕纳差者。

⑻龙眼大枣炖甲鱼  

原料:甲鱼1只约250克,龙眼肉20克,大枣20克,盐姜适量。  制作:甲鱼宰杀去肠脏洗净,和龙眼肉、大枣加水1000毫升,炖1小时,和盐姜调味。  用法:每周一至二次,佐膳。  功效:具有健脾补中,添精生血的作用。  适应证:适用于肿瘤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

化疗的饮食

1.食物应尽量做到多样化,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主食粗细粮搭配,以保证营养平衡,防止腹胀、腹泻和便秘。

2.为防止化疗引起的白细胞、血小板等下降,宜多食血和肉,如动物内脏、蛋黄、瘦肉、鱼、黄鳝、鸡、骨等;同时可配合药膳,如党参、黄芪、当归、红枣、花生等。

3.提高免疫功能,可食香菇、蘑菇、猴头菇、木耳等食品。

4.增加食欲,防治呕吐,可采取更换食谱,改变烹调方法,增加食物的色、香、味;少量多餐,吃一些清淡爽口的生拌凉菜;在饮食中可加入一些生姜,以止呕;也可用药膳开胃健脾,如山楂肉丁、黄芪、山药、萝卜、陈皮等。

5.手术后饮食应该要注意;进食高热量、高蛋白(牛肉、猪瘦肉、羊肉、鱼肉、鸡肉、牛奶、豆制品)、高纤维(蕃薯、全麦、薏仁、红豆、绿豆、桃子、橙子、苹果、番石榴、枣子)、高维生素...(深绿色蔬菜、橙子、橘子、蕃石榴、葡萄柚、文旦、柚子、芒果)的食物,让伤口复原的更好。

6.化疗期间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西,不吃碳酸饮料等产气食物,少吃熏、烤、腌泡、油炸、过咸的食品。忌烟、酒、辛辣刺激及高脂肪饮食。

7.不食用烟熏、霉变、含有亚硝酸盐食物,少吃油炸、辛辣、腌制的食物,不吸烟、不酗酒、不暴饮暴食。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恐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1.腹水检查

腹水呈血性或浆液纤雏素性,比重高(多数>1.020),利凡他(rivalta)试验阳性,腹水细胞学检查如有大量的非典型,异型间皮细胞或肿瘤细胞则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但由于其形态学的不典型性,常不能与增生的间皮区别,一般学者认为单凭细胞学检查诊断比较困难,Trio1(1984)观察75例尸检证实的恶性间皮瘤,细胞学肯定诊断的18例(24%),疑诊的37例(48%),恶性间皮瘤的瘤细胞内及渗出液中含酸性黏多糖(主要是透明质酸),据报道渗出液中透明质酸为5~50mg/L,66%的病人为间皮瘤,>50mg/L者有82%的病人为间皮瘤,腹水透明质酸水平,对本瘤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胃肠造影

在胃肠造影时可以见到以下征象:

(1)由于腹膜广泛受累而造成肠襻改变,如小肠肠襻变形,活动差而固定。

(2)肠管管腔因外压可造成偏心性狭窄,甚至有梗阻的表现。

(3)由于粘连的瘤组织推移,常出现肠襻分布的异常。

(4)肠黏膜无明显破坏,消化道内见不到占位病变。

这些变化并非恶性间皮瘤的X线特征,如有腹腔内多发性转移瘤以及一些广泛侵及腹膜的病变都可产生,一般来说,X线检查发现胃肠道有广泛受压变形,移位,排列异常等改变,而黏膜皱襞却无明显破坏时,应考虑到原发腹膜间皮瘤的可能,也有少数肿瘤可从浆膜面直达肠壁黏膜,造成肠黏膜破坏,形成溃疡。

3.B超检查

B超除能准确报告腹水,盆腔等处的大瘤块外,还常能见到腹内肠襻粘连固定,肠壁不规则增厚,以及提示肿瘤腹腔内种植的异常回声波等,当肿瘤侵犯腹膜时,原连续均匀的腹膜线呈波浪起伏,可出现球形小结节,局限性片状增厚或不规则块状物。

4.CT检查

CT主要表现为腹水,腹膜不规则增厚粘连和腹膜结节,大网膜和肠系膜受累,盆腔肿块,胸膜受累(胸膜增厚,胸腔积液)等,早期腹膜病变CT检查不易发现;当腹膜,大网膜和肠系膜广泛增厚粘连时,CT所见可提示此病的诊断;但不易与卵巢癌,胃肠道肿瘤转移和腹腔慢性感染等鉴别,CT定期复查,对观察病变进展和疗效常是有用的。

5.血清CA125检测

据Simsek(1996)报道,7例恶性腹膜间皮瘤患者血清CA125水平全部升高,平均为308kU/L(8~1300kU/L),在3例患者的随诊中发现,对化疗敏感的2例患者CA125降至正常,1例化疗无效患者CA125继续升高,CA125也可作为监测治疗反应的一项指标。

6.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可直接窥见腹腔内貌,肿瘤的位置,范围及在脏,壁层腹膜,大网膜多处取活检,是比较可靠的术前诊断手段,尤其适用于需与结核性腹膜炎,肝硬化腹水等鉴别诊断时,活检组织送病理检查即可明确癌性或非癌性疾病,如活检组织少,病理也常难肯定是转移性癌或间皮瘤,但两者均需手术治疗,也不影响处理。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肠梗阻:绝大多数患者死于原发灶的该并发症。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