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镰刀菌病
别名:镰孢霉病

镰刀菌病又称镰孢霉病,是由镰刀菌引起的皮肤、角膜或系统性感染,属于无色丝孢霉病,镰刀菌(fusarium)是自然界分布极广的真菌,多为腐生,极易侵犯田间的谷物和仓库贮存的各种粮食。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 挂什么科:
    内科 血液科
  • 需做检查:
    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  真菌培养检查
  •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 常用药物:
    暂无相关信息
  • 一般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 传染性:
    无传染性
  • 治愈周期:
    1-3个月
  • 治愈率:
    60-70%
  • 患病比例:
    0.001%--0.004%
  • 好发人群:
    无特殊人群
  • 相关症状:
  • 相关疾病:
    暂无相关信息
症状解析

由镰刀霉毒素引起人和家畜中毒的主要症状为明显的乏力,头痛,头晕,呕吐,腹泻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紊乱,还有另一种食物中毒性白细胞缺乏病,主要由拟枝孢镰刀菌和梨孢镰刀菌侵犯谷物后,在田间越冬而产生强烈的毒素所引起,三线镰刀菌可产生一种代谢产物,即T-2毒素,可导致骨髓造血组织的坏死和内脏器官的出血,镰刀菌还可引起系统性疾病,侵犯尿道,膀胱,脑,肾,肺,心,骨,胰腺等,播散性感染多见于中性粒细胞减少及骨髓移植者。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一)发病原因

由镰刀菌引起的皮肤,角膜或系统性感染。

(二)发病机制

镰刀菌为条件致病菌,皮肤损伤和人体免疫力下降易致病,病原菌常见的有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茄病镰刀菌(F.solani),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等,镰刀菌是引起角膜炎,角膜溃疡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还可引起内眼炎,骨髓炎,关节炎,鼻窦感染,甲真菌病和足菌肿等,在烧伤皮肤上镰刀菌能在痂和组织碎屑上大量繁殖,但一般不侵入周围组织,偶可引起播散性感染。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取皮屑,脓液,甲屑,角膜溃疡刮取物,活体组织及尸体组织标本等,显微镜下可见分枝,分隔的菌丝,类似曲霉的镜下特征,在沙堡培养基上,气生菌丝丰富,镜下可见大,小分生孢子形态多样,诊断不难。

鉴别诊断

与曲霉和青霉的鉴别只有依靠培养,镰刀菌的血培养阳性率比曲霉高。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镰刀菌病西医治疗

1、中性粒细胞持续减少有助于镰刀菌感染的扩散,而纠正中性粒细胞减少有助于镰刀菌的治疗。  

2、两性霉素B 1.0~1.5mg/(kg·d),不能耐受者可换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制剂。  

3、局部可用手术清除感染灶。  

4、伊曲康唑、氟康唑及特比萘芬都有成功的报道,但其确切疗效仍未确定。  

镰刀菌病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饮食保健

饮食清淡富于营养,注意膳食平衡。忌辛辣刺激食物。以免造成病情反复的情况,比如说,海鲜、鸡肉、狗肉等。与此同时,也不要禁食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镰刀菌为条件致病菌。皮肤损伤和人体免疫力下降易致病。病原菌常见的有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茄病镰刀菌(F.solani)、尖孢镰刀(F.oxysporum)等。镰刀菌是引起角膜炎、角膜溃疡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还可引起内眼炎、骨髓炎、关节炎、鼻窦感染、甲真菌病和足菌肿等。注意积极从以上几方面预防。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1.直接镜检: 取皮屑,脓液,甲屑,角膜溃疡刮取物,活体组织及尸体组织标本等,显微镜下可见分枝,分隔的菌丝,类似曲霉的镜下特征。

2.真菌培养: 在沙堡培养基上,气生菌丝丰富,镜下可见大,小分生孢子形态多样。

组织病理检查:同直接镜检,可见到分枝,分隔的菌丝。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三线镰刀菌可产生一种代谢产物,即T-2毒素,可导致骨髓造血组织的坏死和内脏器官的出血。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