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角化症(keratoderma climactericum)本病是发生于绝经期妇女掌跖部位的局限性角化性皮肤病。1891年由Baooke首先描述,1934年Haxthausen更详细地报道了本病的临床表现,并提出本病的发生与围绝经期有关,故又名Haxthausen病。但也有人观察到在其他年龄段的的男性和女性病人出现过同样的临床表现,其中许多是肥胖病人,故可能是一种非特异性反应。
本病仪发生于女性,尤其是肥胖妇女,常在绝经期前后(40-60岁)发病。
在掌跖部,尤其在受压部位如足跟、足跖边缘部位出现疏散分布。边缘明显的闻形或椭圆形角化性扁平疹。无炎症表现,缓慢增大,并融合成片,最后蔓延至整个掌跖部,角化增厚斑表面可发生毅裂而易继发感染,局部疼痛致行走不便,冬季症状加重,而在轻症病人则仅表现为掌跖部鳞屑。
可能与内分泌、尤其是性内分泌的变化有关,但迄今未能确定是何种性激素所致。有报道在服用胆固醇合成抑制钊重氮基胆固醇时可产生类似于本病的掌跖角化增厚现象。也有报道在双侧卵巢切除术后发生类似病变,用雌激素替代治疗后痊愈。
但需排除先天性和其他获得性掌跖角化症,前者多有家族史,并发病较早,后者常见于毛发红糠疹,慢性接触性皮炎,慢性湿疹,真菌感染及体力劳动者。
更年期角化症西医治疗
(一)治疗
无特效疗法:对过度肥胖者应设法减肥。
局部ar外用角质溶解软膏.如10%水杨酸软膏、6%水杨酸凝胶.20%-30%尿素霜,0.25%蒽林软膏及0.05%-0.1%维A酸软膏等、0.05%雌二醇霜可用于角
质剥离刊无效者。
小剂量x线局部多次照射可以暂时改善症状。
少数患者长期内服雌激素如己烯雌酚,可使皮损消退;有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可试服甲状腺素片。
也可试服维A酸类药物治疗,阿维A比异维A酸更有效。
(二)预后
病程呈慢性发展。容易复发。
更年期角化症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专业指导
本病病因目前不太明确,可能与更年期内分泌物功能紊乱有关,由于激素分泌失去节律性故可造成角化异常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双侧掌跖的进行性红斑角化,境界明显,病程慢性。故本病无法直接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防本病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通常根据皮损特点以及病理学检查诊断本病:
1.皮损特点:对称发生于掌跖,局部角质增厚,颜色潮红,呈胼胝状,周围境界清楚,呈黄红色,表面可有片状鳞屑。皮疹可逐渐向手足背、四肢伸侧及膝肘关节等处发展。偶尔大腿、上臂、肩、颈和面部也可受累。
2.组织病理:表皮各层增厚,以角质层最为显著,真皮浅层有毛细血管扩张及轻度炎性细胞浸润。
3.其他检查:对于有合并感染可能的患者可以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以及分泌物涂片检查等。
可伴高血压,神经性皮炎,女阴瘙痒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