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黑热病
别名:Kala-azar

黑热病是杜氏利什曼原虫(黑热病原虫)所引起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过去流行于长江以北地区。传染源是病人和病犬(癞皮狗),通过白蛉传播,每年5—8月为白蛉活动季节,白蛉吸吮患者的血液时,原虫便进入白蛉体内,发育繁殖成鞭毛体,7天后白蛉再次叮咬人体时,将鞭毛体注入,即可引起感染。原虫主要生活在患者的血液、肝,脾、骨髓和淋巴结中。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 挂什么科:
    传染科 
  • 需做检查:
    皮肤点刺试验  复方碘试验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动物实验  被动血凝测定  涂片
  •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支持性治疗
  • 常用药物:
    暂无相关信息
  • 一般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8000元)
  • 传染性:
    虫媒传播
  • 治愈周期:
    1-2周
  • 治愈率:
    65%
  • 患病比例:
    0.0055%
  • 好发人群:
    无特定人群
  • 相关症状:
  • 相关疾病:
症状解析

细胞增生是脾,肝,淋巴结肿大的基本原因,其中脾肿大最为常见,出现率在95%以上,后期则因网状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而变硬,患者血浆内清蛋白量减少球蛋白量增加,出现清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球蛋白中IgG滴度升高,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都减少,这是由于脾功能亢进,血细胞在脾内遭到大量破坏所致,此外,免疫溶血也是产生贫血的重要原因,皮肤型黑热病:皮肤损害与内脏同时并发者,占58.0%;一部分病人(32.3%)发生在内脏病消失多年之后;还有少数(9.7%)既无内脏感染,又无黑热病病史的原发病人,皮肤损伤除少数为褪色型外,多数为结节型,结节呈大小不等的肉芽肿,或呈暗色丘疹状,常见于面部及颈部,在结节内可查到无鞭毛体,淋巴结型黑热病:此型患者的特征是无黑热病病史,局部淋巴结肿大,大小不一,位较表浅,无压痛,无红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结活检可在类上皮细胞内查见无鞭毛体。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黑热病原虫感染(80%)

杜氏利什曼原虫病属人兽共患疾病。除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外,也可在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 传染源是患者和病犬(癞皮狗),通过白蛉传播。每年5~8月为白蛉活动季节,白蛉吸吮患者的血液时,原虫便进入白蛉体内,发育繁殖成鞭毛体,7天后白蛉再次叮蛟人体时,将鞭毛体注入,即可引起感染。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诊断

免疫诊断法:

⑴检测血清抗体: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流免疫电泳(CIE),间接荧光试验(IF),直接凝集试验等,阳性率高,假阳性率也较高,近年来,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获得纯抗原,降低了假阳性率。

⑵检测血清循环抗原:单克隆抗体抗原斑点试验(McAb-AST)用于诊断黑热病,阳性率高,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均较好,仅需微量血清即可,还可用于疗效评价。

分子生物学方法: 近年来,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DNA探针技术检测黑热病取得较好的效果,敏感性,特异性高,但操作较复杂,目前未能普遍推广。

鉴别诊断

本病应用结核病,伤寒,疟疾,布鲁氏杆菌病,白血症,恶性组织细胞病,何杰金病,慢性血吸虫病及其它病因所致肝硬化,恶急性细菌性心骨膜炎等疾患相鉴别。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黑热病中医治疗   

1.早期(卫气同病)

治法:解表芳化,清热解毒。方药:黄芩、三仁汤加连翘。   

2.进展期

(1)瘀血阻滞、肠胃瘀积证: 治法:活血消积,清热凉血。方药:大黄 元明粉各等分。用法:两药混匀,一日3次,一次2~6g。外用二龙膏一张 (活甲鱼、鲜苋菜、莪术、三棱、乳香、肉桂、没药、沉香、射香)。服药时以大便微溏,一日2~3次为佳。内服外用药同时应用共起活血消积,清热凉血作用。

(2)并发症走马牙疳(口腔重度细菌感染):治法

①白信石少许。用法:研极细,放入冷水中,棉球浸入至湿,再用该棉球涂擦局部至出血,然后用浓茶水反复漱口。

②雄黄:用法:研末。干棉球沾少许粉末,涂擦局部出血,再用茶水漱口。3)少阳阳明合病证:治法:和解攻里方药:柴平汤加减。(柴胡9g、黄芩9g、党参9g、莱菔子9g、半夏9g、、陈皮9g、大黄 3~6g、干姜1.5g、甘草6g)。方中柴胡、黄芩和解半表半里;半夏、党参、莱菔子、陈皮、干姜起健脾和胃降逆作用、大黄驱逐污浊之邪;甘草调和诸药。   

3.晚期(正虚邪恋)治法

益气养血,祛除余邪。方药:加减复脉汤加地骨皮、青蒿、柴胡鳖甲等;若兼胁下痞块者,可化痰祛瘀,合用鳖甲煎丸。

黑热病西医治疗  

(一)一般对症治疗

休息与营养,以及针对并发症给予输血或输注粒细胞、抗感染等。   

(二)病原治疗

首选葡萄糖酸锑钠,总剂量成人<90~130mg/kg,儿童150~200mg/kg,分6次,每日1次,静脉或肌肉注射。疗效迅速而显著,副作用少。病情重危或有心肝疾患者慎用或改用3周疗法。对锑剂无效或禁忌者可选下列非锑剂药物:   

1.戊烷脒(pentamidine):剂量为4mg/kg/次,新鲜配制成10%溶液肌肉注射,每日或间日1次,10~15次为一疗程。治愈率70%左右。   

2.二性霉素B:锑剂和戊烷脒疗效不佳时可加用,每日剂量自0.1mg/kg开始,逐渐递增至1.0mg/kg ,或间日静脉缓滴,总剂量成人为2.0。本品对肾脏等脏器毒性大,宜并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若出现蛋白尿即应停药。   

(三)脾切除

巨脾或伴脾功亢进,或多种治疗无效时应考虑脾切除。术后再给予病原治疗,治疗1年后无复发者视为治愈。   

注射低毒高效的葡萄糖酸锑纳0.1g×40支,计量:20mg/kg静脉或肌肉注射,20天一疗程。疗效可达97.4%。抗锑病人采用戊脘脒(pentamidine)、二脒替(stilbamidine)、羟眯替(hydroxystilbamidine isothionate)。经多种药物治疗无效而脾高度肿大且有脾功能亢进者,可考虑脾切除。

(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发热期间卧床休息高蛋白饮食,注意低脂饮食,低胆固醇饮食。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主要预防措施是治疗患者和捕杀病犬。同时在白蛉活动季节喷洒DDV,敌百虫等药物以杀灭白蛉、防止其滋生。   

(1)在疫区白蛉季节来临之前,普查普治所有患者,并对患者定期追访一年,力求根治。   

(2)在黑热病及犬内脏利什曼病皆存在的地区,尤其是在山丘地区,仅治疗病人难以保证黑热病的根除,必须对犬类定期登记检查,发现病犬应扑杀掩埋。   

(3)疫区每年5-9月白蛉活动季节,要在住室、圈厕等附采取灭蛉措施。   

(4)流行季节搞好住室卫生,保持通风透光和地面干燥,防止成龄躲藏和幼龄孽生,野外工作人员裸露部分涂擦驱避剂,夜间睡眠可用细纱蚊帐防止白蛉叮咬,做好个人防护。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病原检查常用的方法有:

⑴穿刺检查

1)涂片法:以骨髓穿刺物作涂片,染色,镜检,此法最为常用,原虫检出率为80%~90%,淋巴结穿刺应选取表浅,肿大者,检出率为46%~87%,也可做淋巴结活检,脾穿刺检出率较高,可达90.6%~99.3%,但不安全,少用。

2)培养法:将上述穿刺物接种于NNN培养基,置22~25℃温箱内,经一周,若培养物中查见活动活泼的前鞭毛体,则判为阳性结果,操作及培养过程应严格注意无菌。

3)动物接种法:穿刺物接种于易感动物(如地鼠,BALB/c小鼠等),1~2个月后取肝,脾作印片或涂片,瑞氏染液染色,镜检。

⑵皮肤活组织检查

在皮肤结节处用消毒针头刺破皮肤,取少许组织液,或用手术刀乱取少许组织作涂片,染色,镜检。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一)继发细菌性感染 易并发肺部炎症,细菌性痢疾,齿龈溃烂,走马疳等。

(二)急性粒细胞缺乏症 表现为高热,极度衰竭,口咽部溃疡,坏死,局部淋巴结肿胀以及外周血象中粒细胞显著减少,甚至消失。

(三)由于血小板减少,患者常发生鼻衄,牙龈出血等症状。

(四)可能由于患者发生肾小球淀粉样变性以及肾小球内有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所致,也可出现蛋白尿及血尿。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