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骨髓炎可分为化脓性,特异性、放射性等几种。临床上以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最为多见。急性颌骨骨髓炎发病急剧,全身症状明显。局部先感病源牙疼痛,迅速延及邻牙,导致整个患侧疼痛并放散至颞部。面部相应部位肿胀,牙龈及前庭沟红肿,患区多个牙齿松动。常有脓液自牙周溢出。下颌骨骨髓炎,因咀嚼肌受侵、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下牙槽神经受累时,可有患侧下唇麻木。上颌骨骨髓炎多见于新生儿、婴儿,感染来源常为血源性。其局部表现为眶下部明显红肿,并常延至眼周致眼睁不开。后期可在内眦、鼻腔及口腔穿破溢脓。
发病急剧,全身症状明显,局部先感病源牙疼痛,迅速延及邻牙,导致整个患侧疼痛并放散至颞部,面部相应部位肿胀,牙龈及前庭沟红肿,患区多个牙齿松动,常有脓液自牙周溢出,下颌骨骨髓炎,因咀嚼肌受侵,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下牙槽神经受累时,可有患侧下唇麻木,上颌骨骨髓炎多见于新生儿,婴儿,感染来源常为血源性,其局部表现为眶下部明显红肿,并常延至眼周致眼睁不开,后期可在内眦,鼻腔及口腔穿破溢脓。
颌骨骨髓炎的感染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即牙源性,损伤性及血源性,血源性颌骨骨髓炎较少见,主要发生于小儿,牙源性颌骨骨髓炎最多见,约占全部颌骨骨髓炎的90%,我国由于医药条件的改善,发病率已大为下降,牙源性颌骨骨髓炎多见,这与下颌骨皮层骨骨质致密,周围有肥厚肌肉及致密筋膜附着,髓腔脓液积聚不易穿破引流等因素有关。
慢性期的X线诊断在上颌骨应注意与上颌窦癌,在下颌骨应与中心性癌相鉴别,骨质增生型的边缘性骨髓炎应与骨肉瘤及骨化性纤维瘤等相鉴别,必要时应作活体组织检查。
急性颌骨骨髓炎西医治疗
在炎症初期,即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以控制炎症的发展,迅速治愈。如延迟治疗,则常形成广泛的死骨,造成颌骨体或下颌支骨质缺损。
急性颌骨骨髓炎的治疗原则,应与一般急性炎症相同,但急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一般都来势迅猛,病情重,并常有引起血行感染的可能。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首先注意全身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同时应配合外科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颌骨骨髓炎的急性期,尤其是中央性颌骨骨髓炎。应根据临床反应、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给予足量、有效的抗生素,以控制炎症的发展,同时注意全身必要的支持疗法。
物理疗法对急性炎症初期,可收到一定效果,如用超短波,能缓解疼痛,达到使肿胀消退以及促使炎症局限的目的。
(2)外科治疗:外科治疗的目的是引流排脓及除去病灶。在急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一旦判定骨髓腔内有化脓性病灶时,即应及早拔除病灶牙及相邻的松动牙,使脓液从拔牙窝内排出,这样既可防止脓液向骨髓腔内扩散,加重病情,又能减轻剧烈的疼痛。如经拔牙,未达到引流目的,症状也不减轻时,则应考虑凿去部分骨外板,以达到敞开髓腔充分排脓,迅速解除疼痛的效果。在应用外科疗法的同时仍需继续使用抗菌药物。
如果颌骨内炎症自行穿破骨板,形成骨膜下脓肿或颌周间隙蜂窝组织炎时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单纯拔牙引流已无效,此时,可根据脓肿的部位先从下颌下切开引流,待炎症好转,张口度有改善后,再行拔牙。
急性颌骨骨髓炎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颌骨骨髓炎患者饮食宜忌
宜
1、 饮食上宜清淡。
2、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3、 多吃碱性食物,如强碱性食品:茶、白菜、柿子、黄瓜、胡萝卜、菠菜、卷心菜、生菜、芋头、海带、柑橘类、无花果、西瓜、葡萄、葡萄干、板栗、咖啡、葡萄酒等等。弱碱性食品:豆腐、豌豆、大豆、绿豆、竹笋、马铃薯、香菇、蘑菇、油菜、南瓜、豆腐、芹菜、番薯、莲藕、洋葱、茄、南瓜、萝卜、牛奶、苹果、梨、香蕉、樱桃等等。
忌
1、忌食荤油肥腻的食物,不易消化的食物。
2、忌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等。
3、忌烟酒。
为预防放射性颌骨坏死及骨髓炎的发生,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根据肿瘤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放射种类,剂量及放射野,放疗前要消除口腔内外的一切感染灶,进行全口洁治;拔除无法治愈的病牙;治疗仍能保留的龋齿,牙周炎等病牙;拆除口腔内原有的金属假牙;活动假牙须在放疗终止后一段时期再行配戴,以防造成粘膜损伤,放射治疗中,对非照射区应用屏障物予以隔离;口腔内发生溃疡时,局部涂抗生素软膏,以防感染,放射治疗后,一旦发生牙源性炎症,必须进行手术或拔牙时,应尽量减少手术损伤;手术前,后均应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
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局部检查,可行X线片检查明确诊断。
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白细胞比例增大,已形成脓肿时,从脓肿中心穿刺可抽出脓液。
急性颌骨,后期可在内眦,鼻腔及口腔穿破溢脓,如拖延日久,可致消瘦,贫血,身体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