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实为腰部肌及其附着点筋膜,甚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为腰痛常见原因。经常的反复的积累性轻微损伤(劳损),可引起肌肉附着点、骨膜、韧带等组织的充血、水肿、渗出、纤维组织增生和粘连等病理改变,刺激和压迫神经末梢导致腰痛。
劳损多为慢性发病,并无明确的急性外伤史;有的患者有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或外伤史;有的患者姿势不良或曾长期弯腰工作。症状时轻时重,一般休息后好转,劳累后加重,不能久坐久站,须经常变换体位。有些患者在棘间、髂后上棘、骶髂关节或腰骶关节、腰椎二、三横突处有程度不同的压痛,有的患者压痛范围广泛或无固定压痛点。X线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
经常的反复的积累性轻微损伤(劳损),可引起肌肉附着点,骨膜,韧带等组织的充血,水肿,渗出,纤维组织增生和粘连等病理改变,刺激和压迫神经末梢导致腰痛,病变发生以后,为了减少病变部位的活动,一些肌肉常呈痉挛状态,而持续性的腰肌痉挛也可造成软组织的积累性劳损,从而加重组织的病理改变,有些职业需要在一个固定姿势下工作,这也是劳损的重要原因,急性软组织扭伤如未能获得完全恢复,也可能转为慢性劳损。
本病需与坐骨神经痛相鉴别,腰肌劳损有长期腰痛史,反复发作,腰骶部一侧或两侧酸痛不舒,时轻时重,缠绵不愈,据劳损的不同部位,可有较广泛的压痛,但一般不明显,其酸痛在劳累后加剧,休息后减轻,并与气候变化有关。
腰部慢性劳损西医治疗
由于病程长,须使患者树立信心。物理疗法可缓解症状,有局部压痛点的患者可作强的松龙封闭治疗。强调坚持腰背肌锻炼,增强肌力,稳定脊柱。
本病属中医“腰痛”范畴,根据中医学“新病在气,久病入络”理论,结合临床观察其病机主要是经络瘀阻和肾虚,治当祛瘀补肾,活络止痛。加味活络效灵丹中活络效灵丹活血祛瘀,通络止痛;赤芍清热凉血,行血散血,可治腰部瘀血作痛;白芍养血荣筋,缓急止痛,可治关节强硬,屈伸不利;川续断既能补肾,又能行血脉,有补而不滞之优点;木瓜舒筋活络,且能化湿;生地凉血清热,又可滋补肝肾;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综观全方,寓活血行瘀,化湿,清热,补虚于一体,攻补兼施,紧扣慢性腰部劳损病机,故稍事化裁则适用于各证型慢性腰部劳损疾患,且效如桴鼓。
腰部慢性劳损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1、以素食为主,饭后食用水果类(苹果、葡萄等),饮料以不含任何添加剂的果汁等天然饮料为宜,少用汽水等易引起胃酸的饮料。可适量选食富含维生素E、C、A、B等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如萝卜、豆芽、紫菜、洋葱、海带、木耳、干果(栗子、核桃、杏仁、葵花籽)及草莓、乌梅、香蕉,以及含水杨酸的西红柿、橘柑、黄瓜等。腰肌劳损应注意的饮食营养,不要忌口和偏食。可适量多食动物血、蛋、鱼、虾、豆类制品、土豆、牛肉、鸡肉及牛“腱子”肉等富含组氨酸、精氨酸、核酸和胶原的食物等。1)要少食牛奶、羊奶等奶类和花生、巧克力、小米、干酪、奶糖等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物,因其能产生致关节炎的介质前列腺素、白三烯、酪氨酸激酶自身抗体及抗牛奶IgE抗体等,易致过敏而引起关节炎加重、复发或恶化。
2、少食肥肉、高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因其产生的酮体、酸类、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和炎症介质等,可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易引起和加重关节疼痛、肿胀、骨质脱钙疏松与关节破坏。
3、少食甜食,因其糖类易致过敏,可加重关节滑膜炎的发展,易引起关节肿胀和疼痛加剧。
1、要想预防腰肌劳损的发生,首先应保持良好的姿势,正确的姿势应是抬头平视,收腹,挺胸,维持脊柱正常的生理弧度,特别是学龄儿童保持良好的姿势最为重要,平常还要加强体育锻炼 ,使腰部肌肉,韧带,关节囊处于健康发育的良好状态,腰部肌肉强,韧带弹性大,发生腰肌劳损的机会大大减少。
2、在平常的劳动或工作中应注意体位,应尽量避免在不良的体位下长时间工作和劳动,对单一劳动姿势的人应坚持工间操锻炼,或用腰围保护腰部;对有慢性病,营养不良,肥胖的人更要注意劳逸结合,做到多休息,不宜过度劳累;患急性腰扭伤后应及时彻底治疗以及注意腰部保暖,避免腰部受寒。
本病的检查要点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腰背部压痛范围较广泛,压痛点多在骶棘肌,腰椎横突及髂嵴后缘等部位。
2、肌痉挛:触诊时腰部肌肉紧张痉挛,或有硬结及肥厚感。
3、X线检查:少数患者可有先天性畸形和老年患者骨质增生,余无异常发现。
本病患者由于腰部肌力失调,形成疼痛和保护性肌痉挛,而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例如肌肉软弱不能维持正常腰部功能位置,使深部韧带受到牵扯;肌肉中末梢神经和血管受到挤压,循环不足,代谢产物积聚与炎性物质产生,再形成新的痛点,甚至导致肌肉萎缩,挛缩,退行性变,粘连和组织纤维化;一侧韧带和软组织缩短和另侧松弛,平衡失调,疼痛扩散,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牵扯上,下肢也发生一系列代偿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