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查症状
耳道流血常见病

耳道流血也称作耳出血,耳出血常发生于耳鼓膜穿孔颅底骨折时。内耳外伤,轻者迷路震荡及爆震聋,主要表现为感音耳聋、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眼震及平衡障碍。严重者合并岩骨骨折,表现为耳内出血,如鼓膜未穿破,则鼓室内积血使鼓膜呈蓝色,鼓膜破裂有脑脊液耳漏,流出淡红色血液,或清亮液体。有时合并面瘫。

院前疾病咨询

极速问诊 问诊用药 极速电话 家庭医生 电话医生

病因

鼓膜穿孔颅底骨折。耳廓暴露于头颅两侧,易遭外伤。常见的耳廓外伤有挫伤、切伤、咬伤、撕裂伤、冻伤和烧伤。鼓膜外伤常见的原因是挖耳(火柴杆、发夹和毛线针等)和外耳道压力急剧变化(如炮震、高位跳水、打耳光等)。颞骨骨折多由车祸、坠跌、打击颞枕部或战伤等引起。有流血、耳聋、耳鸣、耳痛,偶有眩晕。鼓膜呈不规则穿孔,穿孔边缘有血迹,有时可见听小骨损伤脱位。

检查

1、耳镜检查时,可见外耳道有血迹。

2、根据症状和体征,应注意有无复合伤,如颞骨骨折、颅底骨折及脑脊液耳漏。

3、受伤后出现晕或听力减退,应注意神志、呼吸、心跳、脉博、血压、瞳孔,其他神经系统及颅颌面伤情、全身情况等。

 

诊断

耳道流血的鉴别诊断:

1、挖耳出血

外力伤害鼓膜或者炎症反应引起的症状,挖外耳道时出血。

2、血性耳分泌物

耳分泌物 (Otorrhea Antrum auris discharge)又叫耳溢液、外耳道溢液、耳漏。外耳道溢液是指外耳道内异常液体积聚或外流的一种病理现象,为耳部常见症状之一。溢液可为持续性,也可为间歇性,可为浆液性、黏液性、脓性、血性,也可为混合性。病人外耳道口用耳镜检查,见有性质各异的液体物流出。可黏附于外耳道口或蓄聚于耳道内。

预防

1、伤者如果意识清楚,可让他保持侧卧姿势,头倾向出血侧,让血水或脑脊液流出。

2、不要随便往耳朵里滴药或冲洗外耳道,以免不慎将细菌带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在医生未诊治前,如外耳道口处有泥土或异物,可用70%酒精棉球擦去泥土,并小心地用干净镊子取出异物。经医生确诊为鼓膜破裂后,每天需用牙签卷上少量脱脂棉,再蘸点70%酒精或60度白酒轻轻擦拭外耳道1~2次,然后用消毒棉球轻轻堵住外耳道口,防止灰尘进入。

3、当颅底骨折引起鼓膜破裂时,可能会从外耳道流出清亮的或血性的液体,这种液体就是脑脊液,临床上叫作外伤性脑脊液耳漏。此时,不要用堵塞外耳道的方法止血,只能任其自流,否则会给中耳道造成压力,还可能造成逆行感染,使细菌进入颅内,带来更大的危害。应送医院,进行专科治疗。

4、耳鼓膜破裂时,注意洗面、洗头、洗澡时,不要将水灌进外耳道,同时应尽量做到不擤或少擤鼻涕,以免气体和鼻涕经咽鼓管进入鼓室,引起中耳炎。外伤性鼓膜破裂只要及时妥善处理,就能避免感染,在大多数情况下能自行愈合。

可能患有的疾病

常见症状

耳漏 耳溢液 挖耳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