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患了慢性肝炎特别是肝硬变后,在大拇指和小指的根部的大小鱼际处皮肤出现了片状充血,或是红色斑点、斑块,加压后变成苍白色。这种与正常人不同的手掌称为肝掌。肝硬变病人中,大部分易合并肝掌。肝掌的主要外观表现为:双手手掌两侧的大、小鱼际和指尖掌面呈粉红色斑点和斑块,色如朱砂,加压后即变成苍白色,解除压迫后又呈红色,掌心颜色正常,如果留意观察的话,可看见大量扩展连片的点片状小动脉,有的情况下不仅手掌有,脚底也有。肝掌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正常男性女性的肾脏上方各有1个略呈三角形的分泌人体激素的腺体,称为肾上腺。这个腺体不断地产生雌性激素,与机体产生的雄性激素保持相对平衡的正常水平,从而保证机体在这方面的正常生理生化代谢功能。另外,女性卵巢也产生此种激素。这些激素随着血流周游全身,最后要在肝脏分解灭活。然而,当肝硬化时,由于肝功能减退,雌激素的代谢灭活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久而久之,雌激素在体内积累多了,便刺激毛细动脉充血、扩张,形成了肝掌。
在患者手掌的大、小鱼际上及手指掌面、手指基部呈现粉红色(融合或未融合)的胭脂样斑点,压之退色,去除压力后又恢复原状。若仔细观察肝掌,可见其上面有许多星星点点、扩张成片的小动脉。同样,肝掌也会随肝功能的进展而有所变化,而且可见于少数健康人。因此对于出现肝掌者,应结合病史、体格检查、肝功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B超、扫描等多项检查后并经过综合分析判断,然后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
第一、一般体格检查
叩诊时患者肝区会有不同程度的压痛、叩击痛,肝脏发生肿大,甚至是脾脏也发生肿大。
第二、影像学检查
B超、核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肝纤维化的某些征象,早期B超检查,是评估肝硬化程度的参考,可发现肝肿大、脾厚、肝表面粗糙不均、肝回声显示增强等。
第三、肝功能检查
早期肝硬化肝功检查若发现白球蛋白异常,即白蛋白减低,球蛋白升高,血中白蛋白和球蛋白比值降低,甚至倒置,说明患者一般是患有肝硬化。
第四、肝脏病理学检查
目前诊断肝纤维化的最可靠方法是肝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可发现肝脏是否出现纤维化及纤维化程度;也可对酒精性肝硬化、肝炎肝硬化等进行鉴别诊断。
常见的肝掌症状有手指基部呈现粉红色(融合或未融合)的胭脂样斑点,压之退色,去除压力后又恢复原状,需要和下面的症状相互鉴别:
1、蜘蛛痣:蜘蛛痣(spider angioma)是由一支中央小动脉及许多向外放散的细小血管形成,形状如蜘蛛而得名。蜘蛛痣是皮肤粘膜上的小动脉扩张结果,显露在皮肤上酷似蜘蛛,小者如大头针帽,大者直径可达1cm以上,其中心稍隆起,如用大头针帽按压中心红斑,则其周围毛细血管退色,移去压力后即复原,通常出现于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如手、面颈部、前胸部及肩部等处。
预防肝掌的发生,最重要的是需预防慢性肝炎的发生和加重,需注意:
1、休息和营养:肝病患者急性期或炎症活动期宜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宜逐渐增加活动量,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轻度乙肝以及静止期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可以适当参加一些体力活动,正常上班,作到劳逸结合。慢性肝炎患者饮食主张综合营养,少食糖类、动物脂肪和辛辣刺激物,多食蔬菜、豆制品、木耳、水果等。
2、坚决禁酒:有饮酒史者、爱好饮酒者,必须忌酒。
3、尽量避免使用对肝脏有害的药物:许多中西药物都对肝脏有损害,另外,即使是对肝脏损害不大的药物,也需在肝脏进行代谢,过多的药物会反复加重肝脏负担,加之肝炎病毒的破坏,肝脏的炎症肯定会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