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 (又称错腋)是大脑一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的意识丧失。
晕厥(syncope)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又称为昏厥。本症系因短暂的全脑血流量突然减少,一时性大脑供血或供氧不足,以致网状结构功能受抑制而引起意识丧失;历时数秒至数分钟;发作时不能保持姿势张力,故不能站立而晕倒,但恢复较快。造成脑血流量突然减少的原因有:血压急剧下降;心排出量骤然减少;脑动脉急性而广泛的供血不足。上述3种异常又各由多种不同因素所引发,各种因素又可相互联系,部分病人的晕厥为多因素性。晕厥反复发作就是经常发生晕厥,有一定的反复性。
晕厥发生的最基本原因是暂时性脑供血量不足。
晕厥时的表现如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而微弱、面色苍白,应注意有无尿失禁、肢体抽搐、咬破舌头以及发作持续的时间等。
(一)反射性晕厥:
1、单纯性晕厥:又称血管迷走性晕厥、血管减压性晕厥。临床上较多见,晕厥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疼痛、高温、神经紧张、恐惧、情绪激动、通风不良、空气污浊、疲劳、持续站立、饥饿、妊娠以及各种慢性疾病的后期。
2、直立性低压性晕厥:患者从卧位改变为直立位时,血压迅速下降而导致脑血流量不足,出现晕厥症状时叫做直立性低血压。
3、排尿性晕厥 排尿性晕厥发生于排尿,或排尿结束时,引起反射性血压下降和晕厥。最常发生在病者午夜醒来排尿时,清晨或午睡起来排尿时也可发生。
4、颈动脉窦性晕厥 又称颈动脉窦综合征,是由于颈动脉受刺激、颈动脉硬化或其邻近病变、衣领过紧时发生。如颈动脉窦附近有肿瘤、炎症、外伤、受到牵拉或颈动脉窦受到外力的压迫等导致颈动脉窦性晕厥发作。
5、仰卧位低血压性晕厥 主要见于孕妇后期,腹腔内巨大肿瘤、血栓性静脉炎、下腔静脉内膈膜样阻塞及静脉原发性平滑肌瘤等。主要表现为:仰卧时患者血压骤降、心率加快及晕厥发作。发生机理主要是因为肿物机械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液突然减少而怪致。
(二)心源性晕厥:
心源性晕厥主要是由于心脏停搏,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导致心脏的排血量突然下降,脑供血不足面致晕厥发作。直立时发病,无明显的先兆表现多提示心源性晕厥或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如果在仰卧位发病的晕厥多能提示为心源性晕厥。
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