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查症状
头颅增大常见病

颅内压增高引起头颅进行性的异常增大,与周身发育不成比例。额部向前突出、眶顶受压向下,双眼球下视,眼球向下转,致巩膜上部露白,前囟扩大且张力增加,其它囟门也可扩大,颅骨骨缝分离,头皮静脉扩张,婴幼儿骨缝未闭,颅内压增高时,头颅可以发生代偿性扩大。头颅增大主要指因颅内压增高引起头颅进行性的异常增大。凡能引起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的病变均可引起颅内压增高。

院前疾病咨询

极速问诊 问诊用药 极速电话 家庭医生 电话医生

病因

头颅增大主要指因颅内压增高引起头颅进行性的异常增大。凡能引起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的病变均可引起颅内压增高。

常见的病因有:

1、颅内占位性病变

颅内肿瘤、血肿脓肿囊肿、肉芽肿等,既可占据颅腔内一定的容积,又可阻塞脑脊液的循环通路,影响其循环及吸收。此外,上述病变均可造成继发性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

2、颅内感染性疾病

各种脑膜炎脑炎、脑寄生虫病,既可以刺激脉络丛分泌过多的脑脊液,又可以造成脑脊液循环受阻(梗阻性及交通性脑积水)及吸收不良;各种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的毒素可以损伤脑细胞及脑血管,造成细胞毒性及血管源性脑水肿;炎症、寄生虫性肉芽肿还可起到占位作用,占据颅腔内的一定空间。

3、颅脑损伤

可造成颅内血肿及水肿。

4、脑缺氧

各种原因造成的脑缺氧如窒息、麻醉意外、CO中毒,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肺性脑病、癫痫持续状态重度贫血等,均可造成脑缺氧,进一步引起血管源性及细胞毒性脑水肿。

5、中毒

铅、锡、砷等中毒;某些药物中毒,如四环素、维生素A过量等;自身中毒如尿毒症、肝性脑病等,均可引起脑水肿,促进脉络丛分泌脑脊液,并可损伤脑血管的自动调节作用,而形成高颅压。

6、内分泌功能紊乱

年轻女性、肥胖者,尤其是月经紊乱及妊娠时,易于发生良性颅内压增高可能与雌激素过多、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少而产生的脑水肿有关。肥胖者可能与部分类固醇溶于脂肪组织中不能发挥作用而造成相对性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少有关。

检查

当头颅增大时候应该积极检查,了解病因,首先可化验一些常规项目,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可以检查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另外需要注意检查头颅疾病的发生。颅骨X线平片可显示头颅增大,头面比例不对称,颅骨变薄,颅缝分离。头颅叩诊呈“破壶音”。 根据婴幼儿头颅增大突出等临床典型症状,一般诊断无大困难。

诊断

1、颅骨增生:颅骨增生多表现为颅骨和(或)厚度增加,分为弥漫性和局限性两种。

2、高颅压综合征:高颅压综合征是神经科常见的综合征,指颅腔内的压力即脑内压力增高,一般颅内压力常用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压力来表示。临床上以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为其主要特征。正常颅内是指正常人在水平卧位时经腰池穿刺所测得的压力:正常成人为0.78-1.76kPa(80-180mmH2O),儿童为 0.49-0.98kPa(50-100mmH2O)。如果压力超过1.96 kPa(200mmH2O)时,一般认为颅内压增高

3、颞骨隆起:颞骨隆起属于蛛网膜囊肿的症状。蛛网膜囊肿为良性脑囊肿的一种。有蛛网膜样囊壁及脑脊液样的囊液。囊肿位于脑表面,与蛛网膜下腔关系密切,但不侵入脑内。多为单发,少数多发,常位于脑裂及脑池部。体积大者可同时压迫脑组织及颅骨,可产生神经症状及颅骨改变。

预防

积极防治原发病是最主要的预防措施。对良性颅内压增高及先天性异常,应及时诊断,早期治疗。

定期测量头颅大小,包括周径、前后径及耳间径。正常新生儿头围33~35cm。后囟出生后6周闭合,前囟于9~18个月之间闭合,这些数据可作参考。

可能患有的疾病

常见症状

颅内压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