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查症状
乳头溢出血性或棕色浆液性液体常见病

乳头溢出血性或棕色浆液性液体乳房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溢液特点:约占就诊病人的80%是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主要症状,病人往往在无意中发现衬衣上有血迹,乳头溢液来自于乳管,为自溢性常呈血性或浆液性,据统计,血性溢液占78%,浆液性溢液为22%,年轻女性的分泌物常为浆液性,而老年妇女多为浑浊或乳样液,因肿瘤组织脆弱血管丰富轻微的挤压即可引起出血或分泌物呈铁锈色,是导管内乳头状瘤呈血性乳溢液的最常见原因。

院前疾病咨询

极速问诊 问诊用药 极速电话 家庭医生 电话医生

病因

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多数学者认为与孕激素水平低下,雌激素水平增高有关,是雌激素异常刺激的结果。与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病因相同。几乎70%的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乳腺增生病的一种伴随病变。

检查

病人就诊时主诉乳头溢出血性或棕色浆液性液体,时有时无,具有间歇性。在乳房内可触及小肿块,可因挤压液体排出,肿块缩小或消失。体格检查时在乳晕内可扪及直径1cm左右的结节样肿块,伴有压痛。检查时用食指缘,沿乳管走行方向,自乳房基底部向乳头方向轻轻按压,按顺时针走行逐一按压,可避免症状、体征的遗漏。可在相应的乳头输乳孔处,见到有血性或浆液性液体流出。根据这些特点,临床诊断多不困难,对可疑病例可采用以上方法检查确定诊断。

诊断

乳头溢出血性或棕色浆液性液体的鉴别诊断:  

1.乳腺囊性增生

本病溢液多为浆液性或黄绿色,临床上本病呈周期性疼痛,月经前疼痛明显,乳腺可扪及结节状物,韧且压痛。乳导管造影无充盈缺损的表现。硬化型腺病表现为乳管及其分支变细,呈细线状;囊肿型表现为与导管相连的较大囊性扩张;小导管及腺泡性增生型表现为终末导管腺泡呈均匀的小囊状或串珠状扩张。  

2.大导管或壶腹部炎症

偶尔可见乳头溢液,多为脓血性,同时有明显炎症病史,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可见炎症细胞,诊断多不困难。  

3.导管扩张症

该病的乳房肿块位于乳晕区,局部发红、灼烧样疼痛、痒和肿胀等。本病的急性期,有急性乳房感染的表现,全部乳房水肿乳头内陷,似炎性乳腺癌。部分病人有乳头溢液,但溢液为黏稠的凝块状,非自溢性,大部分因挤压而出。乳管造影示:乳晕下大导管显著扩张、迂曲,严重者叶囊状,无充盈缺损。  

4.乳头状癌

乳头状癌肿块多位于乳房中央或乳晕深处,或乳晕区以外的乳腺组织中,往往伴有乳头血性溢液,临床上易与乳管内乳头状瘤相混淆。欲将两者区别开来,必须行病理学检查。显微镜下观察,乳头状瘤可见腺上皮、肌上皮两层细胞形成的乳头和排列规则的腺管细胞,无异形性,核分裂少见或缺如,往往伴有大汗腺样化生。乳头分支少,间质多且乳头较粗大,可融合成复杂的腺样结构。而乳头状癌则相反,细胞异形明显,核分裂常见,邻近乳腺组织内一般无硬化性腺病,癌细胞内可见筛状结构。  

5.Paget病

Paget病虽起于乳头处的大导管,但乳头表面有湿疹样改变,而且皮肤增厚,常伴有乳头刺痛、瘙痒和烧灼感等症状。增厚的皮肤往往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血性分泌物不多,故易鉴别,但最后还须经病理确诊。   

 

预防

1.营养充足,保持乳房部的肌肉强健,脂肪饱满。

2.注意保护乳房,免受意外伤害。

3.根据自己乳房的情况佩戴质地柔软、大小合体的乳罩,使乳房在呈现优美外形的同时,还能得到很好的固定、支撑。

4.定期对乳房实施自我检查,定期到专科医生处做乳房部的体格检查,有必要时还可定期做乳腺X线摄片。在自我感觉不适或检查发现问题时,应及时就诊,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各种乳房疾病。

可能患有的疾病

常见症状

乳房疼痛 水肿 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