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因病伤部位不同,常自己采用一种舒适体位。有经验者常以体位的姿势来判断疾病,从而采用正确救治方法。被动体位,又称被迫体位,指不能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调整或变换肢体的位置,处于一种固定而不适的状态。常见于极度衰弱或头部有严重损伤、意识丧失的伤病者。常见的被动体位有去枕平卧位、中凹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侧卧位、头高足低位以及头低足高位。
常见的被动体位有去枕平卧位、中凹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侧卧位、头高足低位以及头低足高位。
去枕平卧位常见于椎管内麻醉术后病人,目的是防止因颅内压减低而引起头痛。
中凹卧位常见于休克病人,目的是增加回心血量,进而增加心输出量,以减轻休克危险。
半坐卧位常见于腹部有炎症或腹部手术的病人,采取这种体位的目的是减少伤口处张力,缓解疼痛。
端坐位常见于支气管哮喘病人,目的是缓解呼吸困难,因为此类病人平卧时会加重呼吸困难。
侧卧位常见于需要做灌肠的病人,或需要做肛门及胃镜检查。
头高足低位常见于因颈椎骨折而需要做颅骨牵引的病人,为他们提供反牵引力。
故临床上对于被迫体位的患者要进行:
一、体格检查
采取病史给了我们初步印象和启示,同时也指导我们对疾病的性质有一个概念。
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必须以病史及体格检查所了解到的客观材料为依据进行归纳和分析,从中提出几种诊断之可能,然后进一步考虑做那些实检室检查来证实诊断。
被动体位的鉴别诊断:
1.自动体位
指身体活动自如,不受任何限制,见于正常人或者某些轻病或疾病早期。
2.强迫体位
(1)强迫坐位:也称端坐呼吸,这种体位易于呼吸,且由于下肢位置低于心脏,使血液回流心脏减少,减轻心脏负担,多见于严重心衰病人以及肺功能不全的病人。
(2)强迫俯卧位:这种体位可以减轻腰背部肌肉的紧张程度,常见于脊柱炎,脊柱外伤等病人。
(3)强迫侧卧位:见于患一侧胸膜炎和一侧大量胸腔积液的病人,因为这样能减轻痛苦,并可使健侧的呼吸肌及肺部代偿性地呼吸以减轻呼吸困难。
(4)强迫仰卧位:病人仰卧,双腿蜷曲,这样能减轻腹肌紧张度,减轻疼痛,见于某些因腹部疾患如腹膜炎造成的疼痛。
(5)强迫停立位:多出现于步行时突然立刻站立,并手捂心前区,稍后继续前行。大多数是因为心绞痛发作而致,再严重甚至昏倒或猝死,如你也有类似发作,需即时去医院检查,并随身携带必备药物以备急需时用。
(6)强迫蹲位:患者在活动中,由于感到心悸或呼吸困难,而采取蹲踞位或膝胸位来缓解症状,常见于发绀型先天心脏病。
(7)辗转体位:表现为患者在床上辗转反侧,不停地变换体位。指患者已经不能自主的调整或变换肢体的位置。
常吃胡萝卜、菠菜、紫萝卜头、紫色包心菜、香菇、黑木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