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房颤且在24~48小时以内,称为急性房颤。通常,发作可在短时间内自行停止。对于症状显著者,应迅速给予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总的发病率为0.4%,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以达到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
心房颤动时心室率常在100-160次/分之间,节律完全不规则,心音强弱、快慢不等,脉搏也强弱不等,同一分钟内脉搏数小于心跳数。当心室率不太快时,病人可无自觉症状,室率过快时,则可有心悸、头晕胸闷、气急等。心房颤动使心输出量降低30%,常可发生心功能不全。
检查方法:心电图上P波消失,而代之以频率为350-600次/分、形状大小不同、间隔不均匀的f波。QRS波群间距离绝对不规则。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初步诊断房颤,但确诊需要心电图检查,对于房颤短暂发作难以捕捉到的患者,需要进行动态心电图等检查。
当房扑、房颤合并室内传导阻滞或冲动沿预激综合征旁道前传时应与室速及室颤相鉴。
(一)房扑应与其他规则的心动过速进行鉴别:心室率150次/min左右的房扑需与窦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鉴别。仔细寻找心房活动的波形、及其与QRS波群的关系,辅以减慢房室传导以暴露扑动波的措施,不难作出鉴别。房扑与心房率在250次/min左右且伴有2∶1房室传导阻滞的房速有时难以鉴别。
(二)房颤应与其他不规则的心律失常鉴别:如频发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或房扑伴有不规则房室传导阻滞等。心电图检查可以作出诊断。房颤伴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或预激综合征时,心电图表现酷似心室性心动过速。仔细辨认房颤波、以及R-R间距的明显不规则性,有利于确诊房颤。
(三)房颤伴频率依赖性心室内传导改变与室性异位搏动的鉴别:个别QRS波群畸形有时难以作出鉴别。下列各点有利于室性异位搏动的诊断:畸形的QRS波群与前一次心搏有固定配对间距,其后且有较长间歇,V1单相或双相型QRS(非rSR′型)波群,V5S或rS型QRS波群。以下各点有利于频率依赖性心室内传导改变的诊断:心室率偏快,畸形的QRS波群与前一次心搏无固定间距,大多为一个较长的R-R间距后第一个提早的QRS波群,其后无长间歇;V1rSR′型QRS波群,V6中有小Q波,同一导联上可见不同程度的QRS波群增宽。
房颤病人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包括:戒烟,限制饮酒,限制或不用咖啡因,一些病人可能需要避免含有咖啡因的物质诸如茶、咖啡、可乐以及一些非处方用药。谨慎应用某些治疗咳嗽或者感冒药物,其中可能含有刺激物,这些物质可能促进不规则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