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因素(多数不明)可归因于光敏感性,除非原因明显,每一个具有明显的光敏性的病人必须排除系统性或皮肤型红斑狼疮。着色性干皮病和某些卟啉病也可导致光敏感。最常见类型的卟啉病为迟发性皮肤卟啉病,可散发于成人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这种卟啉病是由于尿卟啉原脱羧酶缺乏,其特征为在手背和前臂伸侧皮肤脆性增加和出现粟丘疹。常见面部色素沉着和多毛症。
服用各种药物(如磺胺,四环素,噻嗪类,灰黄霉素,补骨脂)能造成光敏感,虽然不常见,但可发生。外用或接触各种物质,包括科隆香水和含薄荷的香水,磺胺,煤焦油,含卤化水杨酰苯胺的肥皂和某些植物(如牧草,欧芹),也能产生光敏感。
日晒后,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红色斑疹、丘疹或大疱性皮疹,伴灼热、痒痛感。
光过敏见于约半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但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无特异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若在阳光下暴晒或受其他射线或人工光源如白炽灯的照射,会使病人面部的红斑加重,或暴露皮肤出现红色斑疹、丘疹、或大疱性皮疹伴有烧灼感、痒痛感,或使全身症状加重。
要预防光过敏应尽量穿质薄,宽松吸汗性强的长袖衣服、在烈日下戴上帽子及太阳眼镜、常在户外的外勤族,要勤于补擦、一般上班族,早晨擦过防晒乳液之后,如果进了办公室没有再外出,只要在中午出去吃饭前再补擦一次;下午下班时如果还有阳光就要再擦一次。从基础彩妆、底霜到蜜粉,最好皆有防晒效果。
每天早晨洗完脸,擦上防晒乳等半小时防晒乳发生作用才出门。除了晒前的保护外,晒后保湿也很重要,可以用化妆水在皮肤轻拍,防止因为角质受损而产生斑点和老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