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水气单胞菌肠炎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肠道感染性腹泻。气单胞菌属目前共有10个菌种,常见的有嗜水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淡色气单胞菌和易损气单胞菌。其中致病性较强的是亲水气单胞菌。
潜伏期约1~2天,症状多较轻,低热或不发热,腹泻呈水样稀便,有腹痛而无里急后重,个别患者腹泻严重,类似霍乱,2岁以下儿童可表现为痢疾样症状,大部分病例经2~5天自愈,重症可持续1~2周。
病因:
嗜水气单胞菌属感染。
诊断
根据腹痛、腹泻、低热等,参考流行病学资料,结合粪便培养亲水气单胞菌阳性可作出诊断,其他类型感染根据临床表现及血或分泌物等培养阳性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
胃肠型需与其他病原引起的腹泻相鉴别,败血症型需与伤寒和基础疾病本身引起的发热相鉴别。
嗜水气单胞菌肠炎西医治疗
嗜水气单胞菌胃肠炎多为自限性,一般不用抗生素,重症腹泻或有基础疾病者或肠道外感染者可选用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恶唑)、诺氟沙星等药物治疗,对局灶感染应抽除脓液或切开排脓。
嗜水气单胞菌肠炎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1、补充维生素:注意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补充,如鲜桔汁、果汁、番茄汁、菜汤等。
2、饮食禁忌:禁酒,忌肥肉,坚硬及含粗纤维多的蔬菜、生冷瓜果,油脂多的点心及冷饮等。
气单胞菌主要经水传播,应避免接触污水和饮用未煮沸或消毒的水;受天然水污染的伤口及时清洁消毒;游泳时切勿呛咳;因本菌也存在于瓜果蔬菜中食用之前要洗净;一旦发生流行要立即改水改厕,防止病原菌的进一步扩散。
1、大便常规镜检
可见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少数可白细胞满视野。
2、大便培养
亲水气单胞菌阳性。
并发症有重度脱水、肺水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