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

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分为病毒性(70-80%)、细菌性(占20-25%)。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症状解析

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指的是喉以下的部位,包括气管、支气管、肺,常见的疾病有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具体症状主要表现为剧烈咳嗽、多痰、喘、出气困难以及肺内有斑片状的阴影等。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下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疾病,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约占70%,其中又以绿脓杆菌最多。革兰阳性球菌占20%,其中以金黄色葡萄菌为常见,还有真菌与病毒。

病原体通过以下三个途径侵入患者下呼吸道:口腔和咽部的微生物侵入;含细菌的气溶胶吸入;其他部位感染的血源性播散。以下为常见病因:

病原(30%):

以病毒为主,可占原发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主要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细菌感染较少见,而且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主要有A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其中链球菌往往引起原发性咽炎,并可引发机体变态反应,导致风湿热、心肌炎、肾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而葡萄球菌感染则可继发全身各个部位的化脓性感染,对机体产生极大的影响。

免疫力低下(50%):

营养不良和缺乏锻炼,以及有过敏体质的儿童,因身体防御能力低,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在消化不良、佝偻病以及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或后天获得性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并发这类感染时,往往出现严重的症状。因此,加强锻炼、改善营养状况与环境卫生等对预防上感极为重要。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诊断依据:

1、新近出现咳嗽、咳痰,或原有的呼吸道疾病加重,并出现浓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湿啰音。

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侵蚀润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下呼吸道感染西医治疗

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临床上供选择的抗生素日益增多,耐药菌株亦明显增多,由于大剂量头孢菌素的应用,导致院内感染特别是假单孢铜绿杆菌和肠球菌感染日益增多。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使人们对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或军团菌感染的认识有很大提高。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已引起人们重视。

下呼吸道感染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1.避免长时间在人群拥挤的地方逗留,减少空气传播机会。

2.在家里煲醋杀毒(3 5毫升/平方米),煮开后熏蒸房间。

3.避免接触高热、咳嗽、胸闷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如发现家人有明显呼吸道症状请及早就医,并做好隔离措施。

4.保持家庭居住及工作环境的清洁和通气。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呼吸道感染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准确诊断、及时治疗的原则。

预防的要点包括:

1、易感人群的疫苗接种;包括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

2、易感人群的抗生素的应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糖尿病、心脏病(心衰)病人及免疫力底下儿童,患感冒时可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

3、在不能正确是普通感冒还是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下,应接受呼吸专科医生的医疗指导。准确诊断主要是指鉴别普通感冒与细菌性的下呼吸道感染。及时的治疗主要是指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应注意:在应用抗生素前取痰做细菌培养;应用中华医学会推荐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经验抗生素治疗;一般抗生素应用3天无效才考虑更换,不宜频繁更换抗生素;老年人可适当放宽抗生素应用条;对于青少年的严重耐药菌肺炎要重视;尽量少用退热药,尤其不要频繁应用激素。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需要做的检查:

1、血常规。

2、胸部平片。

3、胸部听诊及触诊。

4、细菌培养。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本病可并发肺水肿、败血症、感染性休克、支气管扩张等疾病。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