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颊咽膜的未完全破裂而造成先天性鼻咽部狭窄,若颊咽膜未破裂则造成先天性鼻咽部闭锁。
诊断:以棉花毛放鼻孔前无气流吹动。用血管收缩剂收敛鼻腔粘膜后,用细导尿管或细探子自鼻腔插入咽部不能通过。用美蓝滴入鼻腔不能进入咽部。鼻腔碘油造影可确定狭窄及闭锁的位置。
治疗措施:手术治疗。对薄膜性闭锁可用金属扩张子自鼻腔插入,穿通闭锁膜,扩大穿孔,还可以激光手术器切开闭锁膜。
临床表现:表现为新生儿鼻塞、呼吸困难、发绀及哺乳时加重等鼻腔完全堵塞的症状。检查咽部可见软腭后缘与咽后壁之间有一层薄膜相连,表面光滑,触之软。
鼻咽狭窄或闭锁者:鼻呼吸不畅或完全受阻,说话时有闭塞性鼻音,不能擤鼻涕,嗅觉失灵,睡眠时打鼾,咽鼓管如被堵塞时,则有听力障碍或并发中耳炎。喉咽病变者:根据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可能诉述咽下困难,呼吸不畅和进食呛咳。患者往往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显得消瘦无力。
1、外伤
(1)咽部受腐蚀剂灼伤后,粘膜广泛坏死和溃疡形成,当前,后创面相接触时,即成瘢痕性狭窄,甚至闭锁。
(2)喉外伤时,喉体内移与咽后壁粘连在一起,形成喉咽狭窄。
(3)手术不当,施行腺样体切除术时,损伤粘膜过多,也可发生瘢痕性狭窄。
2、特殊性感染
常因梅毒、麻风、硬结等病而引起,尤以梅毒瘤形成,常并发本病。
3、先天性鼻咽闭锁
常和后鼻孔闭锁同时存在。
诊断
通过口咽视诊或间接喉镜检查,能见到狭窄或闭锁。X线拍片及碘油造影,可进一步明确闭锁部分的范围和厚度。
鉴别诊断
与喉闭锁相鉴别:
患儿出生后无呼吸和哭声。可见“四凹征”,但无空气吸入。刚出生时,患儿颜色正常,但结扎脐带后,不久即发绀。 表现为新生儿鼻塞、呼吸困难、发绀及哺乳时加重等鼻腔完全堵塞的症状。检查咽部可见软腭后缘与咽后壁之间有一层薄膜相连,表面光滑,触之软。
咽部狭窄及闭锁西医治疗
对特殊性感染引起者,须先治疗其病因,待病情稳定后再施行整复手术。鼻咽闭锁,一般采用经腭途径切除瘢痕组织及增生骨质,打通鼻咽腔,术后留置扩张器(硅橡胶、金属或树脂等制成),持续扩线3—6个月。对于轻度膜性闭锁病例,也可用粘膜瓣翻转的方法,进行整复。喉咽狭窄,应施行咽侧切开术进入喉咽,切除瘢痕组织后,移植颈部带蒂皮瓣覆盖伤面,重建咽腔。有些外伤性狭窄,经过松解粘连,整复喉体位置,往往就可以恢复功能。
咽部狭窄及闭锁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绝对禁止经口进食,可行鼻饲流汁,或静脉营养液维持。
2).保持口腔和咽部卫生,唾液和口腔分泌物及时吐出,勿下咽。
平时在生活中要保护好咽部,防止咽部的损伤。对于新生儿,无有效的预防措施,要强调注意产前检查。
1. 以棉花毛放鼻孔前无气流吹动。
2.用血管收缩剂收敛鼻腔粘膜后,用细导尿管或细探子自鼻腔插入咽部不能通过。
3.用美蓝滴入鼻腔不能进入咽部。鼻腔碘油造影可确定狭窄及闭锁的位置。
4.影像学检查:CT、鼻腔与鼻咽部X线照影片
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重者可有鼻塞、嗅觉减退或消失、打鼾、张口呼吸、闭塞性鼻音或发音含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