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晕动病常见病
别名:晕动症

晕动病是汽车、轮船或飞机运动时所产生的颠簸、摇摆或旋转等任何形式的加速运动,刺激人体的前庭神经而发生的疾病。患者初时感觉上腹不适,继有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旋即有眩晕、精神抑郁、唾液分泌增多和呕吐。由于运输工具不同,可分别称为晕车病、晕船病、晕机病(航空晕动病)以及宇宙晕动病。

晕动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主要与影响前庭功能有关,前庭器的内耳膜迷路的椭圆囊和球囊的囊斑是感受上下和左右的直线运动,三个半规管毛细胞感受旋转运动,当囊斑或毛细胞受到一定量的不正常运动刺激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依次由前庭神经传至前庭神经核,再传至小脑和下丘脑,因而引起一系列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临床表现,前庭受刺激后影响网状结构,引起血压下降和呕吐,前庭神经核通过内侧纵束纤维至眼肌运动核引起眼球震颤,小脑和下丘脑受神经冲动后引起全身肌肉张力改变。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症状解析

本病常在乘车,航海,飞行和其他运行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发生。初时感觉上腹不适,继有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旋即有眩晕,精神抑郁,唾液分泌增多和呕吐,可有血压下降,呼吸深而慢,眼球震颤,严重呕吐引起失水和电解质紊乱,症状一般在停止运行或减速后数十分钟和几小时内消失或减轻,亦有持续数天后才逐渐恢复,并伴有精神萎靡,四肢无力,重复运行或加速运动后,症状又可再度出现,但经多次发病后,症状反可减轻,甚至不发生。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前庭刺激(75%)

晕动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主要与影响前庭功能有关,前庭器的内耳膜迷路的椭圆囊和球囊的囊斑是感受上下和左右的直线运动,三个半规管毛细胞感受旋转运动,当囊斑或毛细胞受到一定量的不正常运动刺激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依次由前庭神经传至前庭神经核,再传至小脑和下丘脑,因而引起一系列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临床表现,前庭受刺激后影响网状结构,引起血压下降和呕吐,前庭神经核通过内侧纵束纤维至眼肌运动核引起眼球震颤,小脑和下丘脑受神经冲动后引起全身肌肉张力改变。

视觉因素(10%)

经大量临床统计得出结论,晕动病与视觉可能有一定关系,例如,当人们凝视快速运动或旋转的物体时也同样可引起本病。

其他因素(10%)

例如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噪音,特殊气味,情绪紧张,睡眠不足,过度疲劳,饥饿或过饱,身体虚弱,内耳疾病等均易诱发本病。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诊断

本病常在乘车、航海、飞行和其他运行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发生。初时感觉上腹不适,继有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旋即有眩晕、精神抑郁、唾液分泌增多和呕吐。可有血压下降、呼吸深而慢、眼球震颤。严重呕吐引起失水和电解质紊乱。症状一般在停止运行或减速后数十分钟和几小时内消失或减轻。亦有持续数天后才逐渐恢复,并伴有精神萎靡、四肢无力。重复运行或加速运动后,症状又可再度出现。但经多次发病后,症状反可减轻,甚至不发生。

鉴别诊断

1、内耳眩晕病:又称美尼尔病,是内淋巴积水所致的一种内耳病变。它的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的眩晕,眩晕时可感到四周景物或自身在旋转或摇晃。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以及耳鸣、听力减退、眼球震颤等。本病可归属中医学眩晕的范畴,针灸治疗眩晕,在《针灸甲乙经》中即有记载。现代较早的报道见于60年代初期。近年开展的电头皮针、艾绒压灸等法,对控制急性发作有明显效果。目前针灸治疗本病的平均有效率在90%左右。

2、前庭神经炎:前庭神经炎(vestibularneuronitis)系因前庭神经元受累所致的一种突发性眩晕疾病。以青年成年人较多见。

3、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耳鼻喉科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由于小脑及脑干依靠椎-基底动脉的供血,当椎-基动脉发生病变时,脑部血流不畅,供血不足,常出现眩晕等症状。本病属于中医“眩晕”、“厥证”等范畴。其病机常与血虚血滞,夹痰上扰,气机受阻有关。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晕动病西医治疗

发病时患者宜闭目仰卧。坐位时头部紧靠在固定椅背或物体上,避免较大幅度的摇摆。环境要安静,通风要良好。同时可选用抗组胺和抗胆硷类药物,常用有如下一些:

1、氢溴酸东莨菪硷(scopolamin hydrobromide),0.3~0.6mg,每日3次。副作用有口干、嗜睡、视力模糊。青光眼忌服。

2、茶苯海明(晕海宁、乘晕宁,theohydramin),每次口服25~50mg,每日3次。副作用有嗜睡。

3、盐酸倍他司汀(抗眩啶)每次口服4~8mg,每日3次。

4、盐酸美克洛嗪(敏克静meelizine hydrochlori-de),每次口服25mg,每日3次。副作用嗜睡、视力模糊、口干、疲乏。

5、其他如甲氧氯普胺(胃复安)、氯丙嗪、地西泮(安定)等止吐剂和镇静剂亦可酌情使用。

易患本病的患者,应积极寻找诱发原因,并加以避免。在旅行前11/2~1小时先服用上述药物一次剂量,可减轻症状或避免发病。

晕动病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1、饮食清淡,注意膳食平衡。

2、少吃自己不喜欢的食物,食物中含香料、脂肪不宜太多,油炸食品也应不吃,以防恶心。 避免酒精,不宜抽烟,忌食味重、高脂肪食物,特别是油炸食品,以防恶心。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凡第一次外出旅行乘交通工具的、曾有过晕动病史的、第一次飘洋过海的及神经过敏的人,在出发前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因为恐惧、悲伤、焦虑等都是晕动病的诱因。

同时,还要不断自我暗示、坚信自己不会晕,这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心理疗法。如遇过饥、过饱和疲劳,要提前服用口服药进行预防,在下列药物中选服一二种:飞赛乐(盐酸苯环壬酯)、乘晕宁(茶苯海明)等。在启程前半小时服1片,4-5小时后依据情况可加服1片。

如是长途行驶,可每日服2-3次,每次1片。还可在太阳穴涂些驱风油、风油精、清凉油等,或口含陈皮、话梅、嚼一把茶叶,来达到解汽油味和抑制恶心的作用。

1、发生晕动病后,可用冷毛巾敷在面部和胸部,可使症状缓解。

2、恶心想吐时,找个地方尽量吐,吐得越干净,感觉会越好。

3、看窗外景物时应将视线移向远方,如果乘船,要调整卧姿。

4、若船是左右摇晃,改为顺船前进方向而卧,然后闭目深呼吸,若船是迎浪前后起伏颠簸,改卧姿为横向平卧,然后闭目深呼吸。

5、如是乘车,可将座位换到车的前部,这样可减轻颠动;改坐姿为面向前进方向,这样可减少外界景物快速移动带来的不良刺激,打开车窗,让新鲜凉风吹拂,可减轻胸闷恶心的程度。

6、如是乘飞机,应张口呼吸,可减轻症状。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1、冷热温度试验:用棉球将受检牙及邻牙拭干,以氯乙烷喷射于小棉球并立即置于邻牙上,使患者有一正常牙髓反应的感觉,然后再拭病牙,观察有无疼痛反应。疼痛反应呈阳性即为该病。

2、转椅检查:多数患者呈现半规管功能过敏。

3、用四柱或二柱秋千检查:多数患者呈现耳石器过敏,出现晕动病症状。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初时感觉上腹不适,继有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旋即有眩晕,精神抑郁,唾液分泌增多和呕吐,可有血压下降,呼吸深而慢,眼球震颤,严重呕吐引起失水和电解质紊乱。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