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性干皮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皮肤病,发病率约1:25万,
两性发病相当。父母常为近亲结婚。特征是UV照射后DNA损伤不能修复。患者对日光高度敏感,有畏光现象。光暴露部位皮肤萎缩、大量的雀斑样色素加深斑,继而出现新生物,可有多系统累及,许多患者可伴有眼球、神经系统等病变。
皮肤病变:出生时皮肤正常一般在出生后6个月至3岁发病。但大多数患者在20岁前即进入肿瘤期。有些患者发展缓慢,但也有一些在几年内即发生许多肿瘤。初期的皮损发生在曝光部位,光敏感最为常见,日晒部位发生水疱、大量雀斑、伴有色素减退和萎缩、皮肤干燥、毛细血管扩张瘢痕形成和日光角化病。雀斑淡至暗棕色.针头至1cm以上大小,可互相融合而形成不规则的色素沉着斑片。最初入冬可见其色较淡,其后即持久不退。其间逐渐夹杂有毛细血管扩张及小血管瘤。常见疣状角化,可自行消退或恶化。严重的慢性光化性损伤使皮肤呈异色病样外观。可在前3-4年即出现第一个恶变的肿瘤,多为基底细胞癌。数量可很多,有时可为着急色。鳞癌也常见,黑素瘤也不少见,且为多发性,可因广泛转移而早年死亡。XP患者发生皮肤肿瘤的风险是正常人的1000倍。肿瘤发展的平均时间为8年。最易发生在面部、颈部和头部。有时尽管组织学上有恶变但病程慢,甚至可活至成年期。其他纤维肉瘤和l血管肉瘤见。
毛发及指甲常正常,但齿可有缺陷。
眼部损害:见干80%的患者。包括畏光性结膜炎、睫毛缺失、角膜溃疡、瘫痕形成和穿孔、眼睑外翻和内翻,以及发生在眼睑部位的鳞状细胞礴基底细胞癌和黑素瘤。XPA组眼部损害更多见神经系统改变 可累及18%c的患者。常见小头、智力障碍、舞蹈手足徐动症、小脑性共济失调和感觉神经性耳聋等。
其他:口腔结构的严重萎缩和癌症亦可能系暴露于日光中所致,可有张口困难,舌尖部可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和其他病变,.如鳞癌。内脏恶性肿瘤的危险性比正常人群高10-20倍。
多见于皮肤色素较深的人种,一般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偶有性联隐性遗传,由核酸内切酶缺陷造成DNA修复功能异常所致,部分基因的杂合子表现为雀斑样损害,患者有明显对日光过敏素质,有些对280~310nm波长敏感,有些则完全正常,由于紫外线长期照射,使表皮细胞核的DNA受损伤,表皮成纤维细胞完全或部分缺乏修复功能,造成本病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氨基酸尿,血清酮升高。
细胞缺乏核酸内切酶(15%):本病的主要生化缺陷是由于皮肤部位细胞缺乏核酸内切酶,而使日光损伤的DNA不能正常修复,多自幼年发病,家族中常有近亲结婚史。
诊断
对典型病例根据临床即可确诊,早期病理变化为非特异性,可有角化过度,马尔匹基层变薄伴某些皮突萎缩和伸长相互交叉,中期表皮部分区域表现萎缩,间以棘层肥厚,表皮细胞核排列紊乱,有些区内表皮呈不典型性生长而使其组织像有如日光性角化病,到晚期肿瘤期可见各种肿瘤的组织学改变。
鉴别诊断
1.雀斑:多发于颜面,为多数帽针头大的灰黄或灰褐色斑点,无皮肤角化,瘢痕及癌变,亦无毛细血管扩张。
2.先天性皮肤异色综合征:面,颈,四肢伸侧等处发生皮肤萎缩,棕红色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同时常伴有先天性白内障,侏儒,小头等。
3.发病较晚者应与着色性干皮病样综合征相鉴别:后者要到30-40岁才发病。表皮内DNA修复复制过程正常,但紫外线照后DNA合成较差。早期或轻症皮损应
4.别外,还应与罗斯蒙德-汤姆森综合征(Rothmund-Thomson syndrome)、Petuz-Jeher综合征及科凯恩综合征相鉴别
着色性干皮病西医治疗
(一)治疗
外涂避光软膏,如25%二氧化钛霜等,内服维生素A及烟酰胺或硫酸锌。如发现肿瘤角:早期手术切除。
(二)预后
本病常在10岁前死亡,2/3患者于20岁前死亡。可在3~4年内出现恶变的肿瘤,多为基底细胞癌,鳞癌或黑色素瘤,且为多发性,可因广泛转移导致死亡。
着色性干皮病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
1、避免近亲结婚。防止日光照射。
2、合理饮食,劳逸结合。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不酗酒。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
早期病理变化为非特异性,可有角化过度,马尔匹基层变薄伴某些皮突萎缩和伸长相互交叉,中期表皮部分区域表现萎缩,间以棘层肥厚,表皮细胞核排列紊乱,有些区内表皮呈不典型性生长而使其组织像有如日光性角化病,到晚期肿瘤期可见各种肿瘤的组织学改变。
一般无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