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人体多种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参与多种酶的合成,加速生长发育,增强创伤组织再生能力,增强抵抗力,促进性机能,促进儿童智力发育。锌缺乏时导致的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产生的综合病症称为锌缺乏症,其在体内的含量仅次于铁,位居第2位,在新生儿体内的3.4×1026个原子中,锌原子占5.1×1020个。早在19世纪已经发现锌为植物生长所必需,20世纪30年代人们开始了解锌与动物生长及健康的关系,但直到1963年Praead才首先提出人类缺锌的问题。20年来,锌对人的体格生长,发育及健康的关系进一步得到了重视。锌具有多种生理功能,锌缺乏将导致食欲减退、生长发育迟缓、皮炎、异食癖等多种临床表现。
锌缺乏的临床表现是一种或多种锌的生物学活性降低的结果。
1.生长缓慢
儿童期缺锌的早期典型表现是生理性生长速度缓慢,缺锌妨碍核酸,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代谢酶的活性,导致小儿的生长发育迟缓,缺锌小儿的身高,体重常低于正常同龄儿,严重者可出现侏儒症。
2.食欲降低
缺锌后常引起口腔黏膜增生及角化不全,易于脱落,而大量脱落的上皮细胞可以掩盖和阻塞舌乳头中的味蕾小孔,使食物难以接触味蕾,不易引起味觉和引起食欲,此外,缺锌对蛋白质,核酸的合成,酶的代谢均有影响,使含锌酶的活性降低,对味蕾的结构和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进一步使食欲减退。
3.异食癖
在缺锌的小儿中,常发现有食土,纸张,墙皮及其他嗜异物的现象,补锌后症状好转。
4.免疫功能下降
锌能增强体液及细胞的免疫功能,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及趋向性,以及改变病变组织的血液灌输及能量代谢,改善局部和整体机能状态,增强体质及抵抗力,以减少感染,当机体含锌总量下降时,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肠系膜淋巴结,脾脏等与免疫有关的器官减轻20%~40%,引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减少,T细胞功能受损,细胞免疫能力下降,从而降低机体防御能力,锌缺乏的小儿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腹泻,肺炎等,实验证明,缺锌使小儿的免疫功能受损,补锌后各项免疫指标均有改善。
5.伤口愈合缓慢
有资料表明,锌治疗有助于伤口的愈合,可促使烧伤后上皮的修复,缺锌后,DNA和RNA合成量减少,创伤处颗粒组织中的胶原减少,肉芽组织易于破坏,使创伤,瘘管,溃疡,烧伤等愈合困难。
6.皮肤损害
皮肤损害的表现为皮肤粗糙、地图舌、肠病性肢端皮炎,严重的表现为各种皮疹,大疱性皮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皮肤损害的特征多为糜烂性,对称性,常呈急性皮炎,也可表现为过度角化,有部分小儿表现为不规则散乱的脱发,头发呈红色或浅色,锌治疗后头发颜色变深。
7.眼病
眼是含锌最多的器官,而脉络膜及视网膜的含锌量又是眼中最多的组织,所以眼对锌的缺乏十分敏感,锌缺乏会造成夜盲症,严重时会造成角膜炎,另外,锌在轴浆运输中起作用,对维持视盘及神经的功能是不可缺少的,锌缺乏时神经轴突功能降低,从而引起视神经疾病和视神经萎缩。
8.性器官发育不良
锌有助于性器官的正常发育,血液中睾酮的浓度与血锌,发锌呈线性相关,所以锌缺乏时,性器官发育不良。
9.糖尿病
锌是胰岛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胰岛素分子中含有两个锌,当锌缺乏时,胰岛素的活性降低,细胞膜结构的稳定性下降,使胰腺细胞溶酶体的外膜破裂造成细胞自溶,便可引起糖尿病。
食物中含锌不足为锌缺乏的主要原因,母乳中锌的生物利用率比牛乳或大豆蛋白高,推测这与母乳中一种低分子量成分有关,母乳中的蛋白质与锌结合,被认为比牛乳(蛋白质主要为酪蛋白)更容易消化吸收,人工喂养,未及时添,也可导致锌缺乏。动物性食物不仅含锌丰富而且易于吸收,植物性食物含锌少,故素食者或不喜食动物性食物者容易缺锌。全胃肠道外营养如未加锌也可致严重缺锌。
2.吸收不良(25%)如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腹泻,慢性痢疾,胆囊纤维化,肠道感染等疾病,均可减少锌的吸收,谷类食物中含植酸盐或纤维素,可造成锌的吸收不良,当食物中其他二价离子过多,也可影响锌的吸收。
3.需要量增加(10%)在生长发育迅速阶段的婴儿,或组织修复过程中,或营养不良恢复期等皆可发生锌需要量增多,而发生相对的锌缺乏。
4.锌丢失过多(2%)钩虫病,疟疾可造成反复失血,溶血,引起锌的丢失,外伤,烧伤和手术时,因血锌动员到创伤组织处利用,造成血锌降低,大量出汗也会造成锌的丢失过多。
5.疾病影响(3%)长期感染,发热时的锌需要量增加,同时食欲减退,如不及时补充,则导致锌缺乏,此外,遗传性的吸收障碍性疾病,肠病性肢端皮炎也可引起锌吸收不良。
6.药物影响(3%)一些药物如长期使用金属螯合剂(如青霉胺,四环素,EDTA等),可降低锌的吸收率及生物活性,这些金属螯合剂与锌结合从肠道排出体外,造成锌的缺乏。
发病机制
1.蛋白质合成障碍
锌参与了多种蛋白质,核酸合成和分解代谢酶的活性和构成,因此锌可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缺锌会引起生长缓慢,影响细胞分裂,生长和再生,实验证明,缺锌48h后,会出现蛋白质合成障碍,细胞分裂,生长受到干扰,特别是围生儿,需要足量的锌才能保证正常发育,儿童期如严重缺锌,则至身材矮小,甚至成为侏儒。
2.免疫功能受损
锌能促进免疫功能,缺锌者导致免疫功能受损,实验证明锌摄入量减少引起动物胸腺萎缩,T细胞功能下降,最近的干预实验提示锌可改善营养不良儿童的各项免疫指标(如T细胞亚群),如给小儿不包括适量锌的完全肠外营养支持(TPN) ,其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降低,锌可增加周围血单核细胞合成干扰素γ白介素1和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2受体,以及刀豆蛋白A刺激的细胞增殖,生理水平的锌可调控这些免疫调节因子的分泌和产生,这在单核细胞活化时是非常重要的,锌可能是胸腺素结构和活性所需要的,胸腺素是血浆中的一种含有9个氨基酸的多肽,可刺激T细胞的发育。
3.食欲减退
锌能促进食欲,缺锌的小儿会出现食欲减退,厌食,这种与锌有关的厌食机制是较为复杂的,可能的机制包括与释放鸦片样物质,胆囊收缩素或作用于大脑或小肠的神经肽Y有关。
4.内分泌腺功能改变
锌极易与胰岛素形成复合物,延迟和延长其降血糖作用,在细胞水平上,锌可能与胰岛素的释放有关,实验证明,缺锌的动物性腺发育不良,可能与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减少或睾酮生成障碍有关,其他多种激素如雌激素,甲状腺素,甲状旁腺素等分泌的改变也均对血锌的浓度产生影响。
诊断
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血清锌<11.47umol/L;PICR>15%;锌剂治疗有显效等即可诊断。
1.病史:仔细,详细地询问病史,如婴儿是否有断奶或改用牛乳喂养的历史,是否喂养中食物含锌量过低,或存在长期吸收不良的病史。
2.临床表现:是否有生长发育迟缓,味觉灵敏度降低,食欲减退或厌食,异食癖,经常发生感染性疾病等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必要时可行实验室检查,目前临床上血清(浆)锌的测定是比较常用的指标。
4.试验治疗:如高度怀疑锌营养不良性疾病,可适当补锌,如补锌后症状,体征均好转或消失,也可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
鉴别诊断
1.侏儒症:缺锌性侏儒病时,有生长停滞和性成熟迟缓,需与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病因引起的侏儒病鉴别。
2.营养缺乏性疾病:与蛋白质-热能缺乏症相鉴别,缺锌者身材矮小,贫血,肝脾肿大,第二性征发育不良等各种表现。
3.糖尿病:锌缺乏时胰岛素的活性降低,胰腺细胞溶酶体的外膜破裂造成细胞自溶,可引起糖尿病,注意与1型和2型糖尿病相鉴别。
4.眼病:与其他病因引起的夜盲症,视神经疾病和视神经萎缩等眼病鉴别。
小儿锌缺乏症西医治疗
(一)治疗
1.去除病因:首先要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2.补锌:补锌为治疗锌缺乏疾病的主要方法。
(1)摄入含锌丰富的食物:首先应摄入含锌丰富的食物,锌缺乏应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得以补充。
(2)口服锌剂:如仍不能满足需要,则需补充锌剂,其中以口服为首选,较符合人体的正常代谢过程,选用葡萄糖酸锌,口服锌的剂量为 0.5~1.0mg/(kg·d)(按元素锌计算),疗程可根据病情及症状决定,对食欲不振、厌食、反复感染、免疫功能下降,一般4周为一个疗程,如为生长发育迟缓,一般需8周为一个疗程。
(3)静脉注射锌剂:如患儿存在急性或严重缺锌,因胃肠道功能紊乱、腹泻、呕吐等原因不能进行口服或口服达不到治疗目的,可静脉注射锌剂,早产儿体重<3kg,按照0.3mg/(kg·d)补给,足月儿至5岁按照0.1mg/(kg·d)补给,>5岁可补给2.5~4mg/d;如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时,补锌为0.05mg/(kg·d),即可满足生理需要量。
另外,补锌应注意防止过量补锌,导致锌中毒。
(二)预后
及时诊断及时补充锌剂,预后良好。缺锌小儿补锌后身高、体重恢复明显。经研究证实,青少年和学龄儿童有生长停滞和性成熟迟缓者,将食物强化锌后,很快使病人发育趋于正常。
小儿锌缺乏症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母乳中含锌量较高,范围为3~23g/L,应提倡母乳喂养,婴儿母乳喂养对预防锌缺乏性疾病有益。锌在鱼类、肉类、动物肝肾中含量较高。多食用含锌高而且容易吸收的食物,牡蛎、可可、鲱鱼中含量最高且易吸收;奶品及蛋品次之;水果、蔬菜等含量一般较低。在看一种食物中锌的营养时,不仅要看其含量而且要考虑被机体实际利用的可能性。素食者或不喜食动物性食物者容易缺锌,宜适当补锌。
1.提倡母乳喂养
母乳中含锌量较高,范围为3~23y8/L,应提倡母乳喂养,婴儿母乳喂养对预防锌缺乏性疾病有益。
2.提倡平衡膳食
戒绝挑食、偏食、吃零食的习惯。锌在鱼类,肉类,动物肝肾中含量较高,多食用含锌高而且容易吸收的食物,牡蛎,可可,鲱鱼中含量最高且易吸收;奶品及蛋品次之;水果,蔬菜等含量一般较低,在看一种食物中锌的营养时,不仅要看其含量而且要考虑被机体实际利用的可能性,一般食物中的锌吸收率为40%,青少年每天锌更新量为6mg,所以每天锌需求量为15mg。
3.对锌缺乏易感者适当补锌
对可能发生缺锌的情况如早产儿、人工喂养者、营养不良儿、长期腹泻、大面积烧伤等,均应适当补锌。
我国营养学会2000年DRIs提出的每天推荐摄入量为:6个月以内的婴儿1.5mg,7个月~1岁为8mg,1~3岁为9mg,4~6岁为12mg,7~10岁为13.5mg,11~17岁为18~19mg(男)和15~15.5mg(女)。
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各个器官逐渐发育成熟,思维活跃,记忆力最强,是一生中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故营养一定要供应充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改善,矿质元素中的铁,钙等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对于锌缺乏还没有足够的认识。
评价体内锌的营养状况仍较困难,目前在临床诊断中,敏感而特异的锌营养状况的评价标准仍然不充分,测定血清(浆)锌,白细胞锌,红细胞锌,发锌,尿锌及唾液锌,都曾作为锌的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但均未形成一致意见,因为都不是十分理想的评价指标。
1.空腹血清锌浓度:目前临床上血清(浆)锌的测定是比较常用的指标,正常值为11.47~22.95yDol/L,由于血清锌主要与白蛋白结合,故肝肾疾病,急慢性感染,应激状态和营养不良等均可导致锌浓度下降,此外还受环境,近期饮食含锌量的影响;急性缺锌时因组织分解增加,血锌水平仍可在正常范围内,因而测定时需排除各种干扰因素。
2.餐后血清锌浓度反应试验(PICR):测空腹血清锌浓度(A0)作为基础水平,然后给予标准饮食(按全天总热量的20%计算,其中蛋白质为10%~15%,脂肪为30%~35%,碳水化合物为50%~60%),2小时后复查血清锌(A2),按公式PICR=(A0-A2)/A0X100%计算,若PICR>15%提示缺锌。
3.发锌:发锌可作为慢性锌缺乏的参考指标,具有采样无痛苦,样品易保存和运输,检测方法简便的优点,但受头发生长速度,环境污染,洗涤方法,采集部位的影响,故误诊率和漏诊率可高达20%~30%,因而并非是判断锌营养状况的可靠指标,且发锌的含量难以反映近期锌的动态,但因该方法简便,容易被接受,故可作为群体锌营养状况以及环境污染的检测指标,不能作为判断个体锌营养状况的可靠依据。
4.尿锌:尿锌能反映锌的代谢水平,参考值为2.3~18.4yDol/24h,但受尿量及近期膳食摄入锌的影响,有极大的个体差异,如血锌,发锌,尿锌三者同时测定,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白细胞锌:白细胞锌虽为反映人体锌营养水平较灵敏的指标,但测定时需要的血量较多(至少为5ml),且操作复杂,故不是临床常用的指标。
6.碱性磷酸酶活性:因锌参与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中心的形成,故血浆碱性磷酸酶活性有助于反映锌营养状况,缺锌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下降。
7.锌耐量试验:也有作者提出以锌耐量试验来评价锌营养状况,测定方法为空腹口服锌1mg/kg,正常人2h后血锌浓度达高峰(比空腹值高8~10yDol/L),6h后恢复至空腹水平,缺锌患者峰值低下且提前回到原有水平,但锌的吸收,利用及储存三方面因素均影响检测结果,还由于需反复抽血,故临床很少采用。
8.血浆/红细胞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近年来有人研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红细胞MT的合成情况来评价锌的营养状况,如缺锌时,血浆和红细胞的MT水平明显降低,红细胞MT可能是补锌计划有效的监测指标,血浆MT浓度可灵敏地反映人体锌营养状况,但由于其他一些金属元素,如铜,铁等也可诱导MT合成,所以其实用价值尚待进一步研究。
9.其他如内分泌功能测定: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等下降。X线检查,心电图,脑电图等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1.侏儒:身材矮小,甚至成为侏儒,表现为在同一种族、同一年龄、同一性别的小儿的标准身高的30%以上,或成年人身高在120厘米以下。
2.感染:锌缺乏者导致免疫功能受损,易发生感染性疾病。
3.眼疾:夜盲症、视神经萎缩,在暗环境下或夜晚视力很差或完全看不见东西
4.其他:性腺发育不良、糖尿病等,影响成年之后的夫妻生活,糖尿病严重者,可以引起二次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