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慢性骨髓炎是化脓性细菌侵入骨组织所引起的一种骨感染性疾病,常反复发作多年不愈,有时会因并发症而致终身残疾。小儿慢性骨髓炎多由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治疗不当或延误诊治演变而来,少数为开放性骨折并发感染所致。 机体抵抗力降低,病灶处可出现软组织红肿,甚或皮肤破溃,即急性发作。
急性发作时病人多有发热,畏寒,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局部有红肿,疼痛,流脓,或由窦道排出小块死骨,在病变静止期可没有全身症状,但因曾反复急性发作,骨端和邻近关节处可有畸形,肌肉萎缩或挛缩和功能障碍。
发病前大都有一个未曾正确处理的化脓性感染病灶,如脓肿,疔痈,扁桃体炎等,细菌通过血液循环被带到骨组织而发生骨髓炎,是最常见的,最主要的感染途径,在临床上,由血源性感染途径而发生的骨髓炎称为血源性骨髓炎。
创伤性感染 (30%):如刀伤,弹伤,开放性骨折或闭合性骨折,或关节手术时无菌操作不严等情况,病原菌直接由伤口侵入骨组织,引起骨髓炎临床上称为创伤性骨髓炎。
蔓延发生感染 (30%):直接由邻近的化脓病灶蔓延到骨组织而引起骨髓炎,如指(趾)端感染引起的指(趾)骨髓炎,临床上称为感染性骨髓炎。感染途径以血源性骨髓炎发病率最高,其发病部位,多在长管骨,尤其是下肢骨,如胫骨上端,股骨下端,其发病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胫骨,股骨,肱骨,桡骨,髂骨,脊椎骨等。
发病机制
一般将急性骨髓炎经过3周以上的治疗尚未痊愈,或急性炎症消退后,出现死骨,窦道者则转为慢性骨髓炎。
其病理改变比较复杂,包括死骨,新生骨形成的包壳,死骨周围有大量炎性肉芽组织和脓液,当脓液向软组织扩散,使皮肤破溃形成窦道,排出脓液和小块死骨之后,急性炎症可逐渐消退,窦道口便暂时
诊断
出现以下症状时,可怀疑本病。
1、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热,局部疼痛、热感、发红、肿胀。
2、婴儿换尿布时髋关节怕动,髋关节屈曲、内收、外旋,有时会引起病理脱位,要怀疑本病。
3、白细胞增高,ESR亢进,CRP阳性,骨膜迟于发病1-2周,局部穿刺有脓。
鉴别诊断
1、骨结核
有结核病或结核病接触史,一般侵入关节,发病较缓慢、病程长,局部症状和功能障碍不如化脓明显。
关节骨破坏:呈上下对称的边缘性小缺损,有较明显的骨疏松,关节间隙呈缓慢狭窄。
晚期:骨端被严重破坏,关节半脱位或全脱位,很少发生骨性强直。
X线片:多见骨质破坏,少有新骨形成。
2、布氏杆菌骨髓炎等其他感染
需询问病史,观察临床表现,进行病原菌检查。
3、骨样骨瘤
出现经常性隐痛,夜间疼痛较重,局部压痛明显。
无红肿,少有全身症状。
4、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他非感染性关节炎
以成年人或青年人多见。
小儿慢性骨髓炎西医治疗
慢性骨髓炎因局部血供较差,应用抗生素难以进入病灶,因而药物治疗的效果欠佳。目前,主要依靠外科手术治疗,包括摘除死骨,切除窦道、清除肉芽组织、消灭无效腔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可选择自体骨移植,肌瓣填塞一期闭合切口;亦可在彻底清除病灶之后,采用闭式冲洗-负压吸引,经冲洗管滴入敏感的抗生素,引流出脱落的组织碎屑和凝血块,以缩小无效腔,有利于病变的愈合。近年来有人将含有庆大霉素的骨水泥链珠,置入病灶清除后所遗留的残腔内,持续地释放抗生素,可达到彻底消灭细菌目的。采取外科治疗的同时,尚需应用抗生素治疗,有人主张大剂量口服抗生素,持续6~12个月,以消灭残存的细菌。
预后
如能得到彻底治疗,预后良好,但尽管治疗本病的手段不断增多,仍有容易复发、并发化脓性关节炎、病理性骨折、大段骨缺损以及骨生长板损伤等并发症,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小儿慢性骨髓炎中医治疗
附骨疽病程缓慢,反复发作。"久病必虚",导致正气不足,余毒未尽,出现虚中挟实,实中挟虚的虚实夹杂证。采用扶正祛邪、内外同治的治疗原则。
辨证选方
1.血虚寒凝:
治法:温经散寒、养血通络。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细辛,桂枝,桑寄生,牛膝,茯苓,防已,当归,川芎,白术,生甘草。体虚者加党参,杜仲;病在上肢加羌洽,姜黄。
2.气血两虚:
治法:补益气血。方药:十全大补汤或人参养荣汤加减。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2g,当归12g,白芍15g,熟地9g,黄芪15g,肉桂1g(冲服),炙甘草6g。
3.肝肾不足:
治法:阴虚者,养阴清热;阳虚者,温阳散寒。方药:阴虚者:秦艽鳖甲汤加减。地骨皮、柴胡各30g,秦艽、知母各15g,鳖甲30g,当归15g,玄参9g。阳虚者:阳和汤加减。熟地30g,白芥子6g,炮姜3g,麻黄3g,甘草3g,肉桂3g,鹿角胶9g(烊化冲服),补骨脂10g,白术10g,茯苓12g。
4.热毒蕴结:
治法:清热解毒、托里透脓。方药:五味消毒饮合托里透脓散加减。金银花15g,连翘15g,野菊花15g,地丁15g,党参12g,白术12g,生黄芪12g,当归15g,山甲10g,角刺15g。热盛者加黄连9g,黄芩9g,栀子9g,去党参、白术、黄芪。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治疗早期
保持体内为略偏碱性,可多喝汤。
做到低脂肪、低糖、低盐,以清、淡、素、全为主,少吃糖、酒、鱼、肉、禽、蛋及动物的油脂,多吃蔬菜、水果、薯类和海藻等。
2、治疗中期
多食水果蔬菜,少荤多素,同时补充一些高蛋白等饮食,以广泛摄取多种营养。
可常饮用易消化吸收、营养丰富的新鲜豆浆、花生浆、牛奶等流汁食品。
用猪的脊骨、肋骨煲汤,补充钙、磷、铁、镁、铜、锰等微量元素。
3、患者稳定巩固时期
饮食要多样化,以谷类为主,多食水果蔬菜,增加奶类和豆制品,适量吃猪瘦肉和鸭肉。
保持体内碱性。
不吃烟熏、油炸、霉变食品。
忌暴饮暴食、酗酒、偏食。
一般感染性疾病的预防:疖、疔、疮、痈以及上呼吸道感染都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且最易继发感染而致血源性骨髓炎的发生,因此预防疖、疮、痈及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对预防骨髓炎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其预防的主要措施是:
1.保持室内气流通,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2.青春期应多食蔬采水果,少用油剂润肤,以防止皮脂腺分泌物堆积或腺管阻塞。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防止感冒发生。
4.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者,应积极预防和治疗,必要时考虑手术摘除。
(2)预防外伤感染:外伤感染包括组织损伤后感染和骨骼损伤后感染,也是引起骨髓炎的常见原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积极预防。
1、急性发作时血象检查
(1)白细胞计数增高,病情危重患者儿、小婴幼儿除外。
(2)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核左移。
(3)红细胞沉降率加快。
2、细菌培养检查
血培养检查:可呈阳性。高热时给药前取样,阳性率极高。
窦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呈阳性。
3、脓液涂片检查及药物敏感试验。
4、X线摄片
骨质不规则增厚和硬化,普遍性疏松,出现软组织肿胀。有明显的骨膜反应。
有残留的骨吸收区或空洞,其中可有大小不等的死骨。
用碘油或12.5%碘化钠溶液作窦道造影,确死骨或骨腔与窦道的关系。
新生骨形成的包壳,死骨与新生骨之间有密度减低的带状区。
5、皮肤疑有恶变,行病理检查 。
可有邻近关节处的畸形,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容易复发、并发化脓性关节炎、病理性骨折、大段骨缺损以及骨生长板损伤等并发症。
化脓性关节炎是指关节部位受化脓性细菌引起的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占85%以上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途径多数为血源性传播、少数为感染直接蔓延。本病常见于10岁左右儿童。最常发生在髋关节和膝关节。以单发关节为主。髋关节由于部位深的关系、或因全身其他部位感染症状所掩盖、而被漏诊或延误诊断,使关节丧失功能常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