痒疹(prurigo)是一组伴有剧烈瘙痒的小风团样斑丘疹及慢性疱疹样皮肤损害的总称,通常将其分为急性痒疹、慢性痒疹和症状性痒疹三型,皮疹于分娩后1个月内自行消退,瘙痒也随之消失。也可以持续数月或下次妊娠时有可能再发,有人认为妊娠痒疹是一种轻型妊娠丘疹性皮炎。
初孕妇通常不患妊娠痒疹,临床上常按皮疹出现的时期分为以下两型:
1.早发型妊娠痒疹
由于发生在妊娠前半期,尤其多在妊娠第3,4个月时发生而得名,丘疹好发于四肢伸侧,躯干上部,上臂,股部,呈两侧对称分布,圆形,粟粒大至绿豆大,顶端略扁平,初起白色,以后呈深红色,淡红色或正常肤色,丘疹周围有荨麻疹样红晕,经数天或数十天丘疹可消退,但又可有新丘疹再发生,由于瘙痒剧烈,夜间尤甚,搔抓使丘疹上覆盖黄色痂皮,痂皮脱落后,局部遗留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
2.迟发型妊娠痒疹
多发生在妊娠最后2个月时,尤其是产前2周之内,皮疹形态与早发型妊娠痒疹相同,还可见到丘疱疹及风团样皮疹,酷似多形红斑(erythema multiforme),皮疹多先发生在腹壁陈旧妊娠纹(萎缩纹)上,随后可迅速向全身扩展,瘙痒剧烈,因搔抓可见抓痕,血痂及苔藓样变等继发性皮疹,本病在分娩后2~3周会自行消退,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
(一)发病原因
本病的病因不清楚,但多倾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资料表明患痒疹的孕妇皮肤敏感性常常高于无痒疹孕妇,且同时患荨麻疹,哮喘等过敏性疾病者并不少见,检查皮肤划痕试验呈阳性,血液中嗜酸性细胞明显增多,妊娠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增高,对妊娠代谢产物的敏感可能为致病因素;也有学者认为妊娠痒疹是妊娠疱疹的无渗出性变型,这些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二)发病机制
1.肉眼所见
对称分布,绿豆大小,圆形顶部略扁平,坚实的丘疹,丘疹之间伴有风团,搔抓形成剥蚀面及血性结痂,痂皮脱落后皮疹消退,局部可遗留色素沉着或色素消失。
2.皮肤组织病理改变
无特异性,丘疹早期为表皮轻度棘细胞层肥厚,表皮局部出现局灶性海绵形成,偶有小水疱形成并有角化不全,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有轻度淋巴细胞浸润,有时可见有少量嗜酸粒细胞及真皮乳头水肿,有表皮剥脱的丘疹表现为部分表皮缺失,上覆内含变性炎性细胞核的痂,若行连续切片,可见以毛囊为中心的细胞学改变,表现为海绵形成,在毛囊口至皮脂腺开口处有单核细胞浸润,在毛囊周围也有炎症细胞浸润。
诊断
根据经产妇,发疹特点及时期,以及皮肤组织病理改变特点,诊断多无困难。
鉴别诊断
本病须与妊娠瘙痒性丘疹及斑块病(prurtic urticarial papules and plaque of pregnancy)相鉴别,后者的特点有:多见于初孕妇,妊娠36周以后发病,瘙痒剧烈,皮损好发于膨胀纹,小红丘疹1~2mm大小,不久融合成较大红色斑块,多见于腹部,以后荨麻疹和丘疹形皮疹扩展至臀部及股部,胸部,颜面极少被波及,孕妇患病并不影响胎儿,多在产后数日皮疹自行消退,由于皮肤组织病理改变与妊娠痒疹近似,只能通过临床表现的不同加以区分。
妊娠痒疹西医治疗
1.指导患者生活尽量规律,经常淋浴保持皮肤干净,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少用热水、盐水烫洗,少用碱性洗涤剂。
2.糖皮质素类激素对严重的妊娠痒疹有较好疗效,且能减少死胎的发生。孕妇尽可能短期用药,常选用泼尼松40mg/d,尽量缩短疗程,症状明显减轻后逐渐减量维持直至停药。临产后不宜应用糖皮质素类激素。
3.为止痒可行局部皮肤涂擦,选用的药物有甘油/氯化钠(复方甘油)洗剂(甘油28ml,95%乙醇14ml,蒸馏水加至100ml)、炉甘石洗剂(炉甘石15g,氧化锌10g,甘油20ml,氢氧化钙溶液100ml)、糖皮质激素乳膏等。
4.应用抗组胺药,常选用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25mg,3~4次/d,饭后服;氯苯那敏(chlorphenamine)4mg,3次/d口服等。
妊娠痒疹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1、 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2、忌食动物蛋白性食物和海鲜发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
1、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止虫咬,要注意改善饮食状态,纠正胃肠道的功能紊乱。
2、消除体内感染病灶,积极治疗体内疾病。
3、注意改善营养及卫生状态。
1.肉眼所见
对称分布,绿豆大小,圆形顶部略扁平,坚实的丘疹,丘疹之间伴有风团,搔抓形成剥蚀面及血性结痂,痂皮脱落后皮疹消退,局部可遗留色素沉着或色素消失。
2.皮肤组织病理改变
无特异性,丘疹早期为表皮轻度棘细胞层肥厚,表皮局部出现局灶性海绵形成,偶有小水疱形成并有角化不全,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有轻度淋巴细胞浸润,有时可见有少量嗜酸粒细胞及真皮乳头水肿,有表皮剥脱的丘疹表现为部分表皮缺失,上覆内含变性炎性细胞核的痂,若行连续切片,可见以毛囊为中心的细胞学改变,表现为海绵形成,在毛囊口至皮脂腺开口处有单核细胞浸润,在毛囊周围也有炎症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结果阴性。
皮疹严重者对胎儿不利,可导致死胎,有资料报道死胎率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