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毛霉病常见病

毛霉病又称藻菌病(phucomycosis),接合菌病(zygomcosis〕·是由毛霉目真菌根霉属、毛霉属、梨头霉属或被孢霉属等多种真菌引起的一种发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的系统性真菌感染。病菌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或皮肤黏膜交界进入人体,好侵犯动脉血管,引起血栓、组织缺血、梗死和坏死。近年来随着免疫缺陷人群的增多,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症状解析

1.肺型

症状类似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或大叶性肺炎,亦可发生上呼吸道溃疡,可出现发热,咳嗽,咯血,呼吸困难,胸痛,胸部X线及常规细菌学检查无诊断意义,常规培养阳性率极低,确定性诊断有赖于痰和肺活检组织中找到特征性的菌丝,后者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经皮肺活组织检查完成,如患者伴发糖尿病常于2~10天内死亡。

2.脑型

主要表现为面部疼痛,头痛,发热,嗜睡,可出现三联症:不能控制的糖尿病;眼部症状,如眶部肿胀,疼痛,眼睑下垂,瞳孔固定及视力丧失;脑膜炎,呈半昏迷或昏迷状态,Yohai提出影响本病预后的6个因素,即延迟诊断和治疗,轻偏瘫或半身不遂,双侧鼻窦受累,白血病,肾功能不全以及应用desferrioxamine治疗,本型死亡率高达80%~90%。

3.胃肠型

本型被认为是因摄入污染了真菌孢子的食物所致,原发以婴幼儿,儿童多见,营养不良,早产,脐炎,使用污染的面罩,鼻胃管喂养等是可能的致病因素,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毛霉菌感染,近年来亦逐渐增多,可有腹泻,胃肠出血及腹膜炎的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胃肠坏死,穿孔。

4.皮肤型

是毛霉病中最轻的一种类型,常见于儿童及少年,往往先有皮肤破伤史,毛霉孢子植入随即引起临床感染,皮肤毛霉病可分为两型,即浅表型和坏疽型,浅表型主要表现为皮下结节,多数结节可相互融合成斑块,边缘清楚,结节开始一般不红,质硬,压之无凹陷,与皮下组织不粘连,缺乏自觉症,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网状层肉芽肿性炎症,其中有宽而无隔的透明菌丝,少见侵入血管,坏疽型皮肤毛霉病是一种进展快速的感染,结节与皮下组织粘连,色泽加深,可破溃,形成多数化脓性溃疡,疼痛明显,可伴发甲沟炎,亦可向皮下脂肪及肌肉组织或脏器蔓延,或通过血行扩散。

5.播散型

上述4种毛霉病均可能发展为播散性感染,可广泛播散至脑,肺,胃肠道,心,肾及其他器官,临床上长期使用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如出现持续发热,并伴有呼吸道,消化道及神经等症状时应考虑播散型毛霉病的可能,本病多为血行播散,播散最常见的部位是肺部。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一)发病原因

主要是由毛霉菌,总状毛霉,分支梨头霉,少根根霉及米根霉等引起的深部真菌病,侵犯血管壁及血管腔,引起炎症及血栓。

(二)发病机制

毛霉菌属为常见的污染菌之一,系条件致病菌,本菌多寄生于土壤,肥料及水果上,孢子可由呼吸进入人的肺和鼻窦引起发病,亦可吞入引起胃肠道感染。

本病的肺型和脑型常继发于严重的糖尿病(如糖尿病酸中毒),恶性淋巴瘤,酒精中毒,肝脏病或严重贫血患者,亦可由长期大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所致。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糖尿病患者出现急性并迅速进展的鼻窦炎、眼眶蜂窝织炎、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都应考虑毛霉病而进行真菌学检杳和组织病理检查。直接镜检和组织病理检查发现菌丝可确定诊断。培养能确定菌种。

实验室检查:取痰,脓液、鼻分泌物、活组织等标本加10%KOH液直接镜检,见宽大菌丝,几乎不分隔.将标本接种于Sabouraud琼脂上培养,多呈长毛样。特征性结构为孢子囊和孢子囊孢子。根据菌落形态、镜下特征可鉴定菌种。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毛霉病西医治疗 

一旦确诊,应及时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常用药物为碘化钾、两性霉素B(每天1mg/kg静脉滴注,为减少肾脏合并症,一般总量不应超过3~4g)、氟胞嘧啶(其与两性霉素B有协同治疗作用)、氟康唑(200~400mg/d,口服或静滴)、脂质体两性霉素B等,但效果不能肯定。

同时治疗原发疾病如控制糖尿病等,并给予全身支持疗法。局部可作切除术或清创术。  

毛霉病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1.一级预防

(1)用过滤空气或层流空气隔离易感病人,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

(2)控制糖尿病,淋巴瘤和白血病患者,严格掌握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抗癌剂等的应用,皆有一定预防作用。

(3)加强食品管理,严防真菌污染。

2.二级预防

由于本病非常急且严重,早期诊断极为重要,由于毛霉菌在分泌物中常不易检到,且难以鉴别,故早期诊断主要靠临床证据:即发病急,病情凶恶,发病部位第一是鼻脑,继以胸腔,腹腔,骨盆,胃和皮肤,致病因素有糖尿病的酸中毒,肺部感染的白血病和淋巴瘤,肠感染的营养不良,如小儿蛋白质缺乏症等,再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包括真菌培养)和病理检查(分泌物,抽出物,刮取物等),可能达到迅速诊断,一旦确诊,应立即使用两性霉素B,隔日静注1.2mg/kg,如有糖尿病应立即控制,鼻腔部位作外科清创术,也有主张联合疗法,除两性霉素B外,加用5-Fc,伊曲康唑或氟康唑等。

3.三级预防

及时使用两性霉素B,可使本病病死率从80%~90%下降至50%左右,控制糖尿病,鼻腔坏死组织作外科清创术,均可改善本病的预后。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真菌直接镜检及培养:标本来自上鼻甲刮片,鼻窦吸出物,肺泡冲洗液,痰液及活检标本等,多次检查均为同一型毛霉菌,有诊断价值,直接镜检典型菌丝可分支,呈直角,孢囊梗直接由菌丝长出。

毛霉病可侵犯全身各脏器,多以动脉栓塞,组织缺血,梗死及缺血为主要病变,于受侵血管壁或梗死组织处活检,用嗜银染色法可见粗短不一,少数分隔,分支成直角的菌丝,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网状层肉芽肿性炎症,其中有宽而无隔的透明菌丝,少见侵入血管。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糖尿病,胃肠坏死,穿孔,皮肤型还可伴发甲沟炎。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