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肌阵挛性小脑协调障碍常见病
别名:肌阵挛性小脑协调不良综合征,Ramsay Hunt综合征

肌阵挛性小脑协调障碍(dyssynergia cerebellaris myoclonica)系由Ramsay Hunt(1921)最早描述,故又称Ramsay Hunt综合征(RHS)。但在以后应用RHS报道的诸多病例,其临床,病理及病因等却很不一致。本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根据其基因传递形式分类于脊髓小脑型遗传性共济失调,其病因不明。

马赛协作组(1990)曾提出不宜采用这一名称,并根据以往报道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两类:

1.进行性肌阵挛性癫痫(progressive myoclonic epilepsy,PME) 表现为肌阵挛伴癫痫性抽搐,进行性加重,特别是出现共济失调和痴呆。

2.进行性肌阵挛性共济失调(progressive myoclonic ataxia,PMA) 是以肌阵挛、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偶有或无癫痫发作及认知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但也指出在这两类综合征之间的临床症状仍有部分重叠。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症状解析

1.多在儿童及成人早期起病。

2.早期即出现动作性肌阵挛,为短暂,突发的粗大肌肉抽动,肌阵挛局限在一组或多组肌群,并对声,光及情绪刺激很敏感,运动时抽动加重。

3.多数不伴意识障碍,偶有强直阵挛性全身癫痫抽搐,但频率很低。

4.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体征缓慢进展,重者出现小脑性语言障碍,构音不清,吞咽呛咳及行走蹒跚不稳。

5.认知功能多保持完好,并无痴呆表现。

6.可有眼球震颤,肌腱反射增强或减弱及锥体束征。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一)发病原因

肌阵挛性小脑协调障碍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根据其基因传递形式归类于脊髓小脑型遗传性共济失调(参见遗传性共济失调),其病因不明。

(二)发病机制

若根据马赛协作组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将本症分为PME和PMA,则前者半数以上实为线粒体脑肌病,Lafora体病,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症或唾液酸酶沉积等症,另有少数患者仍属Unverricht-Lundborg型PME,至于PMA患者则确切的病因尚未明确(Marseille consensus group,1990),肌阵挛和共济失调的发生多认为系小脑齿状核及其传出系统障碍为其病理生理基础,有学者认为小脑核团是通过丘脑腹外侧核与皮质联系来调节运动的,当齿状核受损后,感觉传入运动皮质兴奋的时程缩短而诱发肌阵挛(Kunesche等,1991)。

病理改变主要为小脑齿状核变性萎缩,而小脑皮质,橄榄小脑系统及脑桥小脑系统保持完好,另有报道变性累及下橄榄核(Kobayashi等,1994),此外,红核及脊髓后索可能受累。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根据发病年龄较轻,病程缓慢进展,主要表现为动作性肌阵挛及小脑性共济失调,如有癫痫发作也不频繁,无显著的智力障碍,脑电图呈棘波及棘慢综合,家族中若有类似的患者更应考虑本病。

必须排除具有类似本病临床表现的一些已知病原的其他疾病:如须经过骨骼肌肉活组织检查排除线粒体脑肌病,借助脑组织活检排除Lafora病和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症等,如果癫痫发作频繁且有痴呆等表现,尽管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仍应诊断为进行性肌阵挛性癫痫。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肌阵挛性小脑协调障碍西医治疗

小脑变性目前尚无特殊疗法。对肌阵挛及癫痫发作可以采用安定类或丙戊酸钠等抗癫痫类药物治疗。氯化安定剂量为7.5~15mg/d,分3次口服。重者选用氯硝西泮(氯硝安定),成人口服1~2mg/次,3~4次/d,每天最大剂量为10mg。副作用有抑制呼吸、降低血压及嗜睡等。丙戊酸钠可用于同时有癫痫发作的患者,成人剂量0.6~1.2g/d,分3次口服。副作用为嗜睡、胃肠道反应及肝脏等损害。对于小脑性共济失调可采用康复训练以延缓病情发展。

预后

预后不良,但本病进展缓慢,一般病程可持续10余年。

肌阵挛性小脑协调障碍中医治疗

一、 醒脑开窍用散剂多配香药 脑为髓海,位居高巅,密闭颅内,称元神之府,主持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靠五脏六腑之精血供养,具有主宰十二官安危的使命。痫发者因于气血逆乱,扰乱神明,脑髓受损,或痰浊瘀滞神明之府,元神失控病发昏迷、抽搐窍闭诸症。对于包括痫病在内的许多脑病,根据家传经验,配药制方多用麝香、牛黄、冰片、穿山甲、细辛等香药治疗。该类药物一能引诸药入于脑髓神机起到引经药的作用,可直达密闭于颅内的脑髓血脉,另可芳香走窜醒神开窍,可达速效之功。

二、 化痰熄风之品为治痫常用药物,但调气、开胃之品不可少 《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生于气",对于癫痫一症,临床若见患者情绪抑郁,多有忧虑,表情淡漠,或呆滞,或胸脘痞满等症,乃为气郁之症象,并多为化风、化火、痰凝、瘀阻的病机之一,所以在痫病治疗上理气解郁对于防止气机逆乱,痰凝络阻等很有意义。特别对于女性癫痫发作与经期有关系者,调气血很重要,其中较常采用的药物有黑木耳、山楂、刺蒺藜、柴胡、香附、郁金、绿萼梅、佛手、香橼、合欢皮等。

三、 祛风熄风药分类施用 平肝之品:平肝凉肝以熄内风,滋阴清热以消火势,这是治疗内风动越的大法之一。白羚羊解粉、天麻、生白芍、白菊花、钩藤、僵蚕、地龙、生地、玄参等皆为常用之药。 白羚羊角,味咸、性寒,入肝、心经。能平肝熄风,清热镇惊。主治热病神昏痉厥,谵语发狂、惊痫搐搦。风痫、热痫、惊痫皆为常用。白羚羊角平肝凉肝功效独特,熄风、清热尤为擅长,是为平肝熄风的代表药物。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神经系统遗传病治疗困难,疗效不满意,预防显得更为重要,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近亲结婚,推行遗传咨询,携带者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和选择性人工流产等,防止患儿出生。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遗传物质和基因产物检测:包括染色体数量和结构,DNA分析和基因产物检测等,可在基因表达水平上确诊和预测疾病。

1.电生理学检查

脑电图多为双侧对称的多发棘波,棘慢综合波,光,声刺激可以诱发,体感诱发电位示潜伏期延长。

2.神经影像学检查

脑CT及MRI正常或呈轻度大脑皮质及小脑萎缩。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随病情发展,除共济失调及肌阵挛外,可以出现不同症状体征,如语言障碍,构音不清,眼球震颤等,后期应注意长期卧床导致的肺部感染,褥疮等。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