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EB病毒感染

Epstein-Barr病毒(EBV)为疱疹病毒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的成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疱疹病毒。世界各地的人群普遍感染EB病毒,多表现为童年早期亚临床感染。EBV被认为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而后者多发生于青春期后期或成年早期。另外,血清流行病学的数据及直接从病人细胞检测EB病毒基因组,均提示EB病毒与非洲恶性淋巴瘤及鼻咽癌之间存在联系。然而,EB病毒导致这些肿瘤发生的原因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症状解析

潜伏期约5到15天,多数为10天。起病急、缓不一,近半数患者有眼眶痛、肌痛和腹部胀满等前驱症状。主要症状有: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咽峡炎、皮疹、神经系统症状(少见)、肝脾大等。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EBV呈球形,直径180~200nm,基因组为DNA。属于疱疹病毒科,电镜下单个病毒六角形的核衣壳外围一个复杂的外壳。EBV宿主范围是有限的。体外培养病毒主要感染人类和某些灵长类B淋巴细胞和鼻咽上皮细胞。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本病诊断以临床症状、典型血象以及阳性嗜异性凝集试验为主要依据,尤以后者较为重要,当出现流行时,流行病学资料有重大参考价值。

须与病毒性肝炎、急性弓形虫病、风疹、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性咽峡炎、HIV感染、CMV感染等鉴别。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本病的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EB病毒感染西医治疗

EBV感染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主要为对症用药。急性期应注意休息,尤其是脾肿大和并发肝炎时应卧床休息。

继发细菌感染时可酌情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无特殊指证不应使用。仅在有严重喉头水肿、严重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心肌炎或心包炎时考虑使用。   

确诊有脾破裂者应紧急外科处理。

EB病毒感染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无特殊保健措施。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由于病毒的传播需要密切接触,所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是不需要隔离的。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1. 血象检查:血循环中周围血白细胞数升高,有些病人白细胞总数可达30~50*10^9/L,淋巴细胞增多症是本病最主要的血液学表现。

2.血清学检查仍为目前诊断CMV感染常用最有效的方法。

(1)嗜异性抗体凝集试验:主要用于传染性单核白细胞增多症的辅助诊断,患者于发病早期血清可出现lgM型抗体,能凝集绵羊红细胞,抗体效价超过1:100有诊断意义,但只有60-80%病例呈阳性。

(2)EBV特异性抗体检测:用免疫酶染色法或免疫荧光技术。

3、肝功能:几乎所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均有肝功能异常。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1、血液并发症:自身免疫性溶血、嗜伊红细胞综合症、血小板减少等。

2、脾破裂: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一种罕见的严重的并发症。

3、神经系统并发症极少见,感染可出现病毒性脑膜炎(小脑炎多见)、周围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面神经麻痹)等。

4、肝脏:可出现自限性肝炎,轻度肝酶升高,不会引起慢性肝炎和肝硬化。

5、肾炎:蛋白尿和镜下血尿常见。

6、呼吸系统可表现为病毒性肺炎。

7、心血管系统可表现为病毒性心肌炎。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