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贝克痣
别名:贝克尔痣,色素性毛痣,Becker痣

贝克痣又称Becker色素性毛痣,色素性毛发上皮痣。多发于10~20岁男性肩部、前胸或肩胛部的不规则褐色斑,表皮轻度角化过度和棘层肥厚,表皮突不规则下延,损害为色素增生性斑片,一般单发,边缘清楚而不规则,偶或多发,或可融合成网状,其上毛发出现较晚,皮损内一般有粗大的黑色毛发,有时也无毛发,本病可伴发立毛肌平滑肌瘤。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 挂什么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 需做检查:
    皮损
  •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支持性治疗
  • 常用药物:
    暂无相关信息
  • 一般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 —— 3000元)
  • 传染性:
    无传染性
  • 治愈周期:
    1—3周
  • 治愈率:
    60%
  • 患病比例:
    0.003%
  • 好发人群:
    好发于10~20岁男性
  • 相关症状:
  • 相关疾病:
症状解析

好发于10~20岁男性肩部或胸部的一侧,损害为色素增生性斑片,一般单发,边缘清楚而不规则,偶或多发,或可融合成网状,其上毛发出现较晚,有时则无毛发,本病可伴发立毛肌平滑肌瘤。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发病原因(30%):

病因尚不明。

发病机制(30%):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1、蓝痣:蓝灰色或蓝黑色丘疹或小结节,色素细胞位于皮肤层次较深(真皮中下层或皮下组织),可恶性变。

2、黑毛痣:棕黑色或黑色,略高出皮面的斑块,常有毛发,较正常毛发 粗黑,皮损随年龄而增长。

3、贝克痣:又称色素性毛发上皮痣,多发于青年男性肩部,前胸或肩胛部的不规则褐色斑,皮损内一般有粗大的黑色毛发。

4、疣状表皮痣:呈线状,带状或斑片状,黄棕色疣状或乳头状隆起性损害; 在一定时间内增长,一般成年后稳定,常持续存在,部分病例可伴瘙痒。

5、色素痣

(1)交界痣:一般米粒大,表面光滑,无毛,扁平,棕褐色斑。

(2)混合痣:外观似交界痣,略高出皮面。

(3)皮内痣:数毫米至数厘米大小,高出皮面的乳头状丘疹,可含有毛发。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贝克痣西医治疗

本病可不治疗,如出于美容需求,可考虑冷冻,或手术切除后植皮。如并发平滑肌瘤时的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单个肿瘤者应完整切除,否则易复发。多发性肿瘤手术切除并植皮,对于多发性损害不便手术时为缓解疼痛可服用硝苯地平。其他如冷冻透热疗法也可应用。

贝克痣中医治疗

暂无可参考数据。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贝克痣日常保健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贝克痣日常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表皮轻度角化过度和棘层肥厚,表皮突不规则下延,基底细胞层内色素增多,为增生性斑片,一般单发,边缘清楚而不规则,偶或多发,或可融合成网状,皮损内一般有粗大的黑色毛发,有时也无毛发,本病可伴发立毛肌平滑肌瘤。实验室检查真皮上部见噬黑素细胞,毛发结构正常。如伴发平滑肌瘤,则真皮内平滑肌纤维明显增多,肌纤维束增粗,排列不规则。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可伴发立毛肌平滑肌瘤。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