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脑膜炎多继发于金葡菌败血症,尤其多见于合并左心内膜炎的患者,通过细菌栓子经血流侵袭脑膜。面部痈疖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可进一步导致脑膜炎,颅脑损伤、颅脑手术后及腰椎穿刺时消毒不严也可并发脑膜炎。脑膜附近的感染病灶如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等亦可引起本病,新生儿脐带和皮肤的金葡菌感染也可继发脑膜炎,发病时间多在产后2周左右。其他易患因素为:糖尿病,静脉滥用毒品、血液透析及恶性肿瘤等。
起病不太急,常于原发化脓性感染数天或数周后发病,多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畏寒发热,伴持久而剧烈的头痛,颈强直较一般脑膜炎明显,除有脑膜炎症状外,尚有局部感染病灶,败血症患者还可有其他迁徙性病灶,还可出现皮疹,如荨麻疹样,猩红热样皮疹或小脓疱疹,皮肤可见出血点,但很少融合成片,与脑膜炎球菌脑膜炎不同,如败血症过程中出现头痛,呕吐,神志改变,脑膜刺激征等表现,应及时地进行脑脊液检查,病变以蛛网膜下腔为主,额叶,颞叶,顶叶部位较明显,病程中可出现硬膜下积液,积脓,颅底粘连,可致脑神经损害,并发脑脓肿者,可发生肢体瘫痪。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脑膜炎多继发于金葡菌败血症,尤其多见于合并左心内膜炎的患者,通过细菌栓子经血流侵袭脑膜,面部痈疖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可进一步导致脑膜炎,颅脑损伤,颅脑手术后及腰椎穿刺时消毒不严也可并发脑膜炎,脑膜附近的感染病灶如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等亦可引起本病,新生儿脐带和皮肤的金葡菌感染也可继发脑膜炎。
颅脑手术感染(15%):颅脑手术的污染,脑室引流及造影而将化脓菌直接接种于蛛网膜下腔,细菌抵达脑膜引起化脑,其致病机制和病理改变与脑膜炎球菌脑膜炎相似。
直接扩散感染(10%):可以是颅脑外伤从颅外如耳部或鼻部感染向颅内扩散。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以及涂片可找到葡萄球菌,脑郁症和血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可确诊。
应与肺炎球菌脑膜炎,流感杆菌脑膜,李斯特菌脑膜炎相鉴别。
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西医治疗
由于金葡菌对不少抗生素都有耐药性,而脑膜炎又是严重的感染,因此应尽力培养出细菌,作药敏试验,以指导合理用药。培养结果尚未出来时,宜采用耐酶青霉素如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成人12g/d,儿童150~200mg/(kg·d),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由于此两品种透过血脑屏障均较差,故应辅以鞘内注射,亦可换用头孢唑林、头孢噻吩、去甲万古霉素和利福平等。去甲万古霉素对金葡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故去甲万古霉素宜用于青霉素过敏患者或耐甲氧西林菌株所致者,成人剂量2g/d,儿童40mg/(kg·d),溶于生理盐水中分2次静脉缓慢滴注。利福平的成人剂量为900mg/d,儿童15mg/(kg·d),分2次口服。用药期间注意肝、肾功能,磷霉素对多种葡萄球菌均有抗菌活性,毒性小,可进入各种组织和脑脊液中,成人剂量为16g/d,分两次静脉滴注。疗程应为体温下降后继续使用2周左右,以免复发。停药后还须观察1~2周。
预后
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的病死率较高,可达50%以上。
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中医治疗
1.邪袭肺卫
(1)治法:辛凉透热,解毒利咽。
(2)方剂:银翘散(《温病条辨》)加减。
(3)组成:金银花,连翘,薄荷(后下),牛蒡子,大青叶,板蓝根,黄芩,菊花,防风,芦根,桔梗,生甘草。
(4)备选方:桑菊饮(《温病条辨》)。适用于风温初起。药用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苇根。
(5)加减:嗜睡者加菖蒲、郁金;呕吐者加竹茹、生姜。
(6)临证事宜:本方主治温病初起,芳香辟秽,清热解毒,若兼夹他证,应注意加减,不必拘泥于一方一药。
2.卫气同病
(1)治法:疏风清热解毒。
(2)方剂:银翘散(《温病条辨》)合白虎汤(《伤寒论》)化裁。
(3)组成: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薄荷,竹叶,防风,生石膏(先煎),知母,大青叶,蒲公英,葛根,生甘草。
(4)备选方:竹叶石膏汤加减。适于热病之后,余热留恋未清,兼有脾胃虚弱者更适宜。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甘草,粳米。
(5)加减:便秘者加大黄、芒硝;皮肤有出血点者加丹皮、水牛角。
(6)临证事宜:银翘散为辛凉平剂,白虎汤主治阳明热盛,对于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热,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则不可误投本方。
3.气血两燔
(1)治法:清热凉血解毒。
(2)方剂:清瘟败毒饮(《疫病论》)加减。
(3)组成:生石膏(先煎),生地黄,丹皮,栀子,黄芩,黄连,连翘,赤芍,玄参,知母,金银花,大青叶,水牛角粉(冲)。
(4)备选方: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加减。适于实热火毒,壅盛三焦证。药用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生地,玄参,丹皮。
(5)加减:大便燥结加生大黄、芒硝,瘀斑甚者加紫草、侧柏叶;呕吐者加竹茹、姜半夏;头痛重者加菊花、白芷、藁本;抽搐者加僵蚕、蜈蚣。
(6)临证事宜:本方主治热毒充斥,气血两燔之证。重在大清阳明气分疫热,需重用石膏。
4.邪热内陷,风火相煽
(1)治法:清热凉血,熄风开窍。
(2)方剂:清瘟败毒饮(《疫病论》)加羚羊钩藤汤(《通俗伤寒论》)化裁。
(3)组成:水牛角(冲),羚羊角粉(分冲),生石膏(先煎),生地黄,丹皮,赤芍,钩藤,僵蚕,蜈蚣,葛根,菖蒲,郁金,胆南星,栀子,生甘草。
(4)备选方:犀角地黄汤合化斑汤加减。水牛角,生地黄,丹皮,玄参,甘草,赤芍,石膏,知母,板蓝根,紫草。
(5)加减:痰涎壅盛加鲜竹沥、天竺黄、猴枣散;腑实热证配大黄、芒硝;抽搐甚者加至宝丹;窍闭不开加安宫牛黄丸鼻饲。
(6)临证事宜:本证多兼有阴伤、热盛动风等,应注意配以养阴增液,凉肝熄风之品。
5.正不胜邪,正气欲脱
(1)治法:益气固脱,回阳救逆。
(2)方剂: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合参附龙牡汤(《世医得效方》)化裁。
(3)组成:红人参,五味子,炮附子,煅龙骨,煅牡蛎,甘草。
(4)备选方:参附汤加减。人参,附子。
(5)加减:极危重者,先以独参汤煎服。
(6)临证事宜:本方常用于急救,但一俟阳气来复,病情稳定,便当辨证调治,不可多服,免纯阳之品过剂,反致助火伤阴耗血。
6.余邪未尽,气阴两伤。
(1)治法:清透余邪,益气养阴。
(2)方剂: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加减。
(3)组成:西洋参,石斛,麦冬,竹叶,知母,荷梗,西瓜翠衣,白薇,青蒿,生地黄,甘草。
(4)备选方: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加减。青蒿,鳖甲,生地黄,知母,丹皮,党参,黄芪,五味子。
(5)加减:纳呆加焦三仙;湿困脾胃者加苍术、白术、茯苓。
(6)临证事宜:本方清暑益气,养阴生津,适于暑热伤津耗气之证,但若兼夹湿邪者,对麦冬、知母等滋腻阴柔之品当酌减。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宜饮食清淡为主,合理搭配膳食。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1.由于金葡菌对不少抗生素都有耐药性,而脑膜炎又是严重的感染,因此应尽力培养出细菌,作药敏试验,以指导合理用药。
2.用药期间注意肝,肾功能。
3.疗程应为体温下降后继续使用2周左右,以免复发。
脑脊液外观视病变严重程度和病期早迟而异,外观可自微浑,毛玻璃样乃至凝集成乳块状等,蛋白质含量一般较高,培养常为阳性,涂片可找到葡萄球菌,血培养常有金葡菌生长,对流免疫电泳,乳胶凝集试验,荧光抗体测定脑脊液中葡萄球菌特异抗原,有助于快速诊断。
1.脑积水:由于脑膜粘连,脑脊液循环障碍所致。
2.颅神经受损麻痹:如耳聋,视力障碍,斜视、面神经瘫痪等。
3.脑底脉管炎致管腔阻塞:引起相应部位脑缺血和梗死。
4.硬膜下积液:多见于婴儿,应用抗菌素治疗,如积液过多并有颅内压增高或神经刺激症状者,需做硬膜下穿刺放出积液,以减轻症状,便于脑膜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