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胃溃疡常见病

溃疡病或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可发生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胃-空肠吻合口附近或含有胃黏膜的Meckel憩室内,因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故一般所谓的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它之所以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是因为既往认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实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消化性溃疡。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和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有时难以区分是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溃疡,因此往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或胃、十二指肠溃疡。如果能明确溃疡在胃或十二指肠,那就可直接诊断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症状解析

胃溃疡的临床表现与十二指肠溃疡有些类似,但又有自身特殊性。

1、临床特征

胃溃疡的临床表现有3个特征:①慢性过程:少则几年,多则10余年或更长;②周期性:病程中常出现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③节律性:疼痛表现为餐后痛,餐后半小时疼痛开始,至下一次餐前消失,周而复始,胃溃疡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伴或不伴呕吐,恶心,反酸,嗳气等症状,但也有不少病人以胃溃疡的各种并发症如穿孔,出血,幽门梗阻而为首发症状。

2、临床症状与体征

(1)上腹部隐痛不适:胃溃疡的疼痛是一种内脏性质的疼痛,体表定位不确切,同时疼痛多不剧烈,可以忍受,表现为烧灼样痛,隐痛不适等,活动期具有节律性,表现为餐后痛,随着病理的发展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特点,贲门附近的溃疡还可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和左胸部疼痛,当溃疡发生穿透,表现为疼痛程度加重,向背部放射或背痛,同时有夜间痛等表现,当疼痛性质和节律性发生改变时,还应警惕恶变的可能。

(2)恶心、呕吐:无幽门梗阻而发生呕吐多提示溃疡处于活动期,呕吐为间歇性,频繁呕吐多提示幽门梗阻。

(3)反酸、嗳气、腹泻:反酸亦提示溃疡可能处于活动期。

(4)出血、穿孔:发生出血,穿孔后都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

(5)体征:缓解期一般无阳性体征,活动期只有上腹部轻压痛,但应注意行肛查和检查淋巴结有无肿大,以与胃癌相鉴别。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感染因素:

幽门螺杆菌(HP)对胃溃疡发生的作用仍难以解释,因很多HP感染者中仅少数发生胃溃疡,然而几乎所的胃溃疡者合并慢性活动性胃炎,HP是胃炎的发病和蔓延的主要病因,HP被清除则胃炎消失,HP感染的定量研究显示,胃溃疡尤其是位于胃上半部的溃疡,常合并严重的HP感染。

环境因素: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本病的发生率不尽相同,不同的季节发病率也不一样,说明地理环境及气候也是重要因素,另外本病还可在其他原发病如烧伤,重度脑外伤,胃泌素瘤,甲旁亢,肺气肿,肝硬化,肾衰的基础上发病,即所谓“继发性溃疡”(secondary ulcer),这可能与胃泌素,高钙血症及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有关。

遗传因素:

胃溃疡有时有家族史,尤其儿童溃疡患者有家族史者可占25%~60%,另外A型血的人比其他血型的人易患此病。

化学因素:

长期饮用酒精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易致此病发生,此外长期吸烟和饮用浓茶似亦有一定关系。

生活因素:

溃疡病患者在有些职业如司机和医生等人当中似乎更为多见,可能与饮食欠规律有关,工作过于劳累也可诱发本病发生。

发病机制:

1、病理分型

胃溃疡是一种慢性病,根据溃疡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4种:

Ⅰ型:小弯溃疡,位于小弯侧胃切迹附近,尤多见于胃窦黏膜和胃体黏膜交界处,常为低胃酸分泌,约占胃溃疡80%;

Ⅱ型: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常先发生十二指肠溃疡,继发胃溃疡,为高胃酸分泌,易合并出血,病情顽固,占5%~10%;

Ⅲ型:幽门前及幽门管溃疡,通常为高胃酸分泌,内科治疗易复发;

Ⅳ型:高位胃溃疡,位于胃上部1/3,距食管胃连接处4cm内,在2cm以内者称“近贲门溃疡”,低胃酸分泌,易发出血和穿孔。

可见胃溃疡以小弯溃疡最为多见,尤其是胃窦小弯,有的较大溃疡可发生于小弯上部以至贲门区,在胃底和大弯侧十分罕见。

2、病理形态

溃疡通常是单发,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0.5~2cm,很少超过3cm,溃疡边缘整齐,状如刀切,底部通常穿越黏膜下层,深达肌层甚至浆肌层,黏膜下层至肌层完全被侵蚀破坏,代之以肉芽组织及瘢痕组织,活动期,溃疡底部由表层向深部依次可分为4层:①渗出层;②坏死层;③肉芽组织层;④瘢痕组织层。胃溃疡2%~5%可发生恶突。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诊断标准

1、临床特点

餐后2h出现深在的上腹痛,通常无异常体征。

2、辅助检查

胃溃疡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胃镜加活检,钡餐检查,另外胃酸测定,血清胃泌素测定,血清钙测定也有一定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近年随着电子胃镜的应用,胃溃疡的诊断符合率极高。

鉴别诊断

1、功能性消化不良

通常有消化不良综合征,如反酸,嗳气,恶心,上腹饱胀不适,但胃镜和钡餐检查多无阳性发现,属功能性。

2、慢性胃,十二指肠炎

有慢性无规律性上腹痛,胃镜可鉴别,多示慢性胃窦炎和十二指肠球炎但无溃疡。

3、胃泌素瘤

亦称卓-艾综合征,是胰腺δ细胞分泌大量胃泌素所致,诊断要点是:

(1)BAO>15mmol/h,BAO/MAO>0.6;

(2)X线检查示非典型位置溃疡,特别是多发性溃疡;

(3)难治性溃疡,易复发;④伴腹泻;⑤血清胃泌素增高>200pg/ml(常>500pg/ml)。

4、胃溃疡恶变或胃癌

最重要的鉴别诊断方法是胃镜加活检和钡餐检查,胃镜检查时需作活检,明确良恶性,对于胃溃疡需行胃镜检查加活检连续追踪观察。

5、胃黏膜脱垂症

间歇性上腹痛,制酸剂不能缓解,而改变体位如左侧卧位可能缓解,胃镜,钡餐可以鉴别,X线钡餐检查可显示十二指肠球部有“香蕈状”或“降落伞状”缺损阴影。

6、其他

另外并发大出血时还需与门脉高压症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相鉴别,并发穿孔时还应与各种常见急腹症相鉴别,如胰腺炎,阑尾炎,胆道疾患,肠梗阻等等。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胃溃疡西医治疗:

胃溃疡是一种慢性病,易复发,病程长,可并发出血、穿孔、幽门梗阻、恶变等并发症。无论内科治疗或选择外科治疗都应达到消除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和避免并发症的目的。否则治疗将达不到要求甚至是失败的。临床上随着各种H2受体阻滞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大部分都可以经非手术治疗而治愈。需手术治疗的仅占10%,而且急诊手术(穿孔、出血)比例增高,择期手术比例呈下降趋势。

1、一般治疗

随着对胃溃疡发病机制的研究,一般治疗已显得日益重要。其中饮食和生活规律的调节是重要方面。包括停止吸烟、饮酒、嚼食槟榔等刺激性强的食物,饮食三餐有规律、有节制。对于生活工作学习紧张的病人,注意休息和劳逸结合甚至卧床休息都是必要的。

2、药物治疗

根据胃溃疡的发病机制及药物作用特点分成:抗酸制剂、壁细胞各种受体阻断剂、黏膜保护剂及抗幽门螺杆菌抗生素4大类。

(1)抗酸剂:

主要有碳酸氢钠、氢氧化铝以及许多复方制剂如胃得乐、胃舒乐等,这类药物对于缓解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2)受体阻断剂:

①H2受体阻断剂:包括甲氰咪胍(西咪替丁)、呋喃硝胺(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后二者比甲氰咪胍的效果强4~20倍。此类药物是通过阻滞壁细胞H2受体减少胃酸分泌,同时乙酰胆碱受体及胃泌素受体也受到抑制。甲氰咪胍:0.2~0.3 g /次, 3次/d,睡前夜间加服1次。总量不超过1.0~1.2g/d。4~8周治愈率可达60%~80%。雷尼替丁:0.15g/次,2次/d,或晚间睡前服0.3g。法莫替丁:20mg/次,2次/d,或睡前服用40mg,服用8周法莫替丁的治愈率是91%~97%。

②质子泵抑制剂:该类药包括奥美拉唑(losec,洛赛克)20mg,1次/d,或晚间睡前服用,是迄今为止所知抑制胃酸分泌的最强药物,几乎能完全抑制胃酸的分泌,4周的治愈率可达95%以上。

③胃泌素受体阻断剂:本类药物有丙谷胺(proglumide),竞争性抑制胃壁细胞胃泌素受体的作用,从而有利于胃酸分泌和溃疡愈合。0.4g/次,3次/d,4~8周治愈率为66.9%。

(3)黏膜保护剂:本类药物主要是通过增加黏膜厚度促进黏液及HC03-分泌,对胃十二指肠黏膜起保护作用。包括前列腺素及表面制剂。

①前列腺素类:促进胃黏液分泌,抑制胃酸的分泌。6周溃疡治愈率是80%。它还能有效地预防应激性溃疡及出血。包括以下:米索前列醇:200mg/次,4次/d。恩前列素:35μg/次,4次/d。阿巴前列素:100μg/次,4次/d。

②表面制剂:包括以下药物。硫糖铝:是硫酸化蔗糖的碱性铝盐,它在水中可释放出硫酸化蔗糖和氢氧化铝,分别具有抑制胃蛋白酶活性和中和胃酸的作用。它的分子在酸性环境中崩解成具有活性的带负电的颗粒,形成一种粘性糊状复合物。选择性地黏附到溃疡基底构成一层保护性屏障,此外它也有刺激HCO3-和黏液分泌的作用。用法是:1g/次,4次/d。三钾二橼络合铋(De-Nol,得乐),是一种胶质枸橼酸铋盐,其作用机制与硫糖铝类似,同时本药是幽门弯曲弧菌的杀菌剂,因此本药临床应用很广。

(4)抗幽门螺杆菌类药:近来研究表明胃炎和胃十二指溃疡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有很大关系。有关资料显示,HP感染发展为消化性溃疡的累积危险率为15%~20%,成功清除幽门螺杆菌(Htelicobacter pylori,Hp)后,胃炎及溃疡亦被治愈,随访1年以上,复发率从80%下降至20%。常用药物有:

①铋剂:如三钾二橼络合铋、胶态果胶铋等。

②四环素:250mg~500mg/次,3次/d,也可用阿莫西林代替四环素,如儿童患者。

③甲硝唑:200~500mg/次,3次/d。国外主张三药联用,连续2周,HP清除率可达80%~90%。

此外对于胃溃疡的药物治疗还有如:生长抑制素八肽,它的作用是普遍地抑制消化系统消化液的分泌。对胃溃疡出血以及应激性溃疡出血均有一定疗效。此药还广泛应用于胰腺炎、胰瘘、肠瘘、门脉高压症等疾病的治疗。

3、手术治疗

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和药物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作用,消化性溃疡在治疗上有了很大变革。目前应用的抗溃疡药物可在4周内使75%的溃疡愈合,8周内使85%~95%的溃疡愈合。药物治疗后复发率也在不断下降。而且大量临床资料显示择期手术在减少,急诊手术(尤其是因穿孔、大出血)比例在上升。但对于胃溃疡外科手术治疗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治疗的适应证要适当放宽。

胃溃疡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1、麦芽糖两匙,开水化服,治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有缓解胃痛之效。

2、牛奶、羊奶各125毫升,混合煮沸,每天早晨空腹服一次。

3、治胃溃疡病:番茄汁150毫升,土豆汁150毫升,混合服下,早晚各1次。

4、三七藕汁蒸鸡蛋:鸡蛋一个打匀,加入鲜藕汁30毫升和三七粉3克,加少许白糖调味蒸熟食用。有止血,止痛,散瘀作用。适用于胃溃疡出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肺结核咯血等症。

5、以鲜马铃薯600克洗净去皮打汁去渣,将汁液以文火熬至粘稠时,加入1200毫升蜂蜜,再煎熬至更粘稠后冷却,以广口瓶装放入冰箱储存,早晚空腹各服一汤匙,效用非常可靠。

6、干荷叶,烧焙存性研细末,每服1克,每日一次,连续数日。

7、治胃溃疡出血:海螵蛸100克,白芨100克,共研细末,每次 5克,温开水送服或冲服,每日3--4次。

8、番茄汁150毫升,土豆汁150毫升,混合服下,早晚各1次。

9、治各种慢性胃病:猪肚1个,用食盐搓洗干净。石仙桃 30--60克,同放碗内加水置锅内隔水蒸熟,加适量食盐调味食用。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营养不良等。

10、海蜇皮500克,大枣500克,红糖250克,浓煎成膏,每次1汤匙,每日2次。

(以上提供资料及其内容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胃溃疡日常保健

1、必须坚持长期服药:由于胃溃疡是个慢性病,且易复发,要使其完全愈合,必须坚持长期服药。切不可症状稍有好转,便骤然停药,也不可朝三暮四,服用某种药物刚过几天,见病状未改善,又换另一种药。一般来说,一个疗程要服药4~6周,疼痛缓解后还得巩固治疗l~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2、避免精神紧张:胃溃疡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对胃溃疡影响很大。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过分忧虑对大脑皮层产生不良的刺激,使得丘脑下中枢的调节作用减弱或丧失,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溃疡的愈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是治愈胃溃疡的关键。

3、讲究生活规律,注意气候变化:胃溃疡病人生活要有一定规律,不可过分疲劳,劳累过度不但会影响食物的消化,还会妨碍溃疡的愈合。溃疡病人一定要注意休息,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溃疡病发作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溃疡病人必须注意气候变化,根据节气冷暖,及时添减衣被。

4、注意饮食卫生:不注意饮食卫生、偏食、姚食、饥饱失度或过量进食冷饮冷食,或嗜好辣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均可导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不利于溃疡的愈合。注意饮食卫生,做到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饥饱适中,细嚼慢咽,是促进溃疡愈合的良好习惯。

胃溃疡食疗保健(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白胡椒煲猪肚汤:白胡椒略打碎15g,猪肚1只(去杂,洗净),放水适量,慢火煲,调味后服食。适用于虚寒型溃疡病。

2、莲子粥:莲子30g,大米100g。按常法煮粥,每天食用,连续服1月。适用于脾胃虚弱型溃疡病。

3、怀山粥:怀山药100g,粳米100g。一起加水煮成稀粥,每天1剂,分3次饮服。适用于脾胃虚弱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4、糯米粥:糯米或粳米100g,红枣7枚。按常法煮粥,熟至极烂,经常食用。适于脾胃虚弱型溃疡病,可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5、田七鸡蛋羹:田七末3g,藕汁30ml,鸡蛋1个,白糖少许。将鸡蛋打破,倒入碗中搅拌;用鲜藕汁及田七末,加白糖,与鸡蛋搅匀,隔水炖熟服食。可治血瘀型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出血。

6、银耳红枣粥:银耳20g,红枣10枚,糯米150g。按常法煮粥。适用于脾胃虚弱型溃疡病患者。

7、新鲜猪肚一只洗净,加适量花生米及粳米,放人锅内加水同煮。煮熟后加盐调味,分几次服完。数日后可重复一次,疗程不限。

8、花生米浸泡30分钟后捣烂,加牛奶200毫升,煮开待凉,加蜂蜜30毫升,每晚睡前服用,常服不限。

9、蜂蜜100克,隔水蒸熟,每天2次饭前服,两个月为一疗程。饮食期间禁用酒精饮料及辛辣刺激食物。

10、鲜藕洗净,切去一端藕节,注人蜂蜜仍盖上,用牙签固定,蒸熟后饮汤吃藕。另取藕一节,切碎后加适量水,煎肠服用。对溃疡病出血者有效,但宜凉服。

11、新鲜卷心莱洗净捣烂绞汁,每天取汁200克左右,略加温,饭前饮2匠,亦可加适量麦芽糖,每天2次,10天为一疗程。

12、蛋壳炽黄,研细末过筛,饭前服3克,每日服2~3次。蛋壳含碳酸钙93。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胃溃疡日常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

不注意饮食卫生、偏食、饥饱失度或过量进食冷饮冷食,或嗜好辣椒、浓茶等刺激食物,均可导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注意饮食卫生,做到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饥饱适中,细嚼慢咽,是保护肠胃的良好习惯。

2、加强营养:应选用易消化、含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限制多渣食物:应避免吃油煎、油炸食物以及含粗纤维较多的芹菜、韭菜、豆芽、火腿、腊肉、鱼干及各种粗粮。

3、烹调要恰当:以蒸、烧、炒、炖等法为佳。煎、炸、烟熏等烹制的菜不易消化,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影响胃溃疡面的愈合。

4、生活要有一定规律,劳累过度会影响食物的消化。而且溃疡病发作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必须注意气候变化,根据节气冷暖,及时添减衣被。

5、保持情绪乐观,作息规律, 戎烟。避免精神紧张,胃溃疡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对胃溃疡影响很大。

胃溃疡健康教育

1、少食多餐。不少人遇到胃溃疡病人会嘱咐他要“少食多餐”有的主张临睡前还吃一些点心,意思是以食物中和胃酸,减少胃酸对胃粘膜的刺激,达到减轻胃痛或减少胃痛的目的但新的研究结果表明,食物进入胃内,本身对胃粘膜就是一种刺激,不仅可促使胃肠蠕动加快,而且会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对溃疡病的愈合无益。目前主张溃疡病人的饮食宜定时、定量,避免饥饿和饱餐,这才有利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

2、常喝稀饭。过去主张胃溃疡病人宜进食半流质饮食,认为其煮得烂熟容易消化,可以减轻胃的负担,利于溃疡的愈合。

实际情况并不尽然,稀饭在口腔内停留时间短,未经咀嚼,得不到淀粉酶的初步消化作用,就囫囵吞下,无疑是食物消化的第一道工序上“偷工减料”同时稀饭水分较多,进入胃内稀释了胃液,这都将影响食物消化;加之喝稀饭使胃的容量相对增大,而且所供热量较少,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胃的负担,而且营养相对不足;喝稀饭常常温度较高,进入口腔时间短便进入胃内,这种高温饮食对胃粘膜有一定刺激,不利于溃疡的愈合。

3、少吃纤维素食物。以往认为患胃溃疡病的人不宜吃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宜吃精粮细菜,以减轻胃肠消化食物的负担,而国外一些专家研究结果认为,溃疡病人长期吃精粮细菜,会因在胃内滞留时间长,产酸产气多而出现腹胀等不适。因此,主张在溃疡病没有合并出血或正处在疼痛阶段的病人,可以适当进食含纤维素的粗粮与蔬菜,这样可以增强胃肠粘膜对不良因素的抵抗能力,加快胃的排空,有利溃疡的愈合。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1、胃液分析和胃酸测定

胃液分析与胃酸测定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都有帮助,基础胃酸分泌量(basal acid output,BAO)>5mmol/h可能为十二指肠溃疡,BAO>7.5mmol/h则应手术治疗,BAO >20mmol/h最大酸分泌量(MAO)大于60mmol/h,或BAO/MAO>0.6者可能为胃泌素瘤,应进一步行胃泌素测定。

2、血清胃泌素及血清钙测定

血清胃泌素的测定可以帮助排除或诊断胃泌素瘤,血清胃泌素>20pg/ml则考虑有胃泌素瘤可能;当胃泌素>100pg/ml则可以肯定为胃泌素瘤,甲旁亢患者易并发消化性溃疡,因此血清钙的测定亦有一定的帮助。

3、大便隐血试验

合并出血的胃溃疡可为阳性,但大便隐血试验如持续为阳性则应考虑胃恶性病变。

4、与胃溃疡合并出血的相关检查

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网织红细胞计数,出血和凝血时间。

5、希林试验(Schilling test)

在广泛萎缩性胃炎患者作测定维生素B12的希林试验(Schilling test)。

6、幽门螺杆菌检查

此检查虽不是溃疡病的诊断依据,但因其与溃疡病的复发有密切关系,故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凡此菌阳性者,应选用有效的药物将其根除。

7、胃镜加活检

准确性和灵敏性都比较好,确诊率高,电子纤维胃镜可准确了解胃溃疡的大小,部位,有无出血,穿透,活动期还是静止期,根据溃疡的病理形态可以大致了解是良恶性,加上病理活检更可以清楚知道是良性还是恶性,同时胃镜还可结合幽门螺杆菌的检测,了解有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胃镜可以进行某些治疗,如镜下局部止血。

8、钡餐检查

简便易行,痛苦少,可以根据胃的大体形态了解胃的蠕动及是否革袋胃,同时根据龛影和黏膜的改变可以鉴别良性或恶性,良性溃疡龛影多位于胃壁以外,周围黏膜放射状集中,钡餐也可了解十二指肠及幽门有变形,狭窄,梗阻,但钡餐有一定的假阴性。

9、CT检查

不作为本病的首选和常规检查,但在溃疡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上仍有一定的意义,胃溃疡的CT表现是溃疡,胃壁水肿和瘢痕性改变的综合。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1、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溃疡病最常见的并发症,约有20%~30%的溃疡患者曾有出血病史,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较胃溃疡更多见,据统计,在上消化道出血的各种病因中,溃疡约占50%,居首位,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多数(约80%)可以自行停止,第一次出血后约30%可以复发,80%~90%的再次出血发生于初次出血后的48h以内,胃溃疡(32%~48%)多于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易发生于溃疡病出现后的1~2年内,约有10%~15%的溃疡病人以出血为首发表现。

2、溃疡穿孔:消化性溃疡穿孔临床上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其发生率为5%~10%,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高于胃溃疡。

3、幽门梗阻:溃疡病患者约10%可能并发幽门梗阻,其中80%发生于十二指肠溃疡,其次为幽门管或幽门前溃疡,溃疡病并发幽门梗阻老年人多见,以男性为主,近年来由于各种有效抗溃疡药物的广泛应用,此种并发症明显减少,幽门梗阻有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种,前者是因慢性溃疡引起黏膜下纤维化,导致瘢痕性狭窄,内科治疗无效,常需外科手术治疗,后者由于溃疡周围组织炎症引起充血水肿和幽门反射性痉挛所致,内科治疗有效。

4、癌变:慢性胃溃疡是否会癌变,目前尚有争议,多数学者认为胃溃疡癌变是存在的,其癌变率估计在1%~7%,胃溃疡癌变常发生于溃疡边缘,癌细胞可浸润于溃疡瘢痕结缔组织之间,十二指肠溃疡一般不发生癌变。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