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疾病
导航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饮食保健
预防
检查
并发症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Ⅱ型
别名:Ⅱ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家族性嗜铬细胞瘤病,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综合征,西普勒综合征,雪泼综合征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syndrome ,MENS)是一组有明显家族倾向的显性遗传性疾病,有多个内分泌腺发生肿瘤,且能产生多种与所在腺体相同或复环同的激素或激素样物质,因而引起极其复杂而且多变的内分泌征群。

展开全部
院前疾病咨询
到院就诊须知
  • 挂什么科:
    内科 内分泌科
  • 需做检查: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血液检查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  胺试验  X线碘油造影  CT平扫
  •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 常用药物:
    暂无相关信息
  • 一般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8000元)
  • 传染性:
    无传染性
  • 治愈周期:
    终身间歇性对症治疗
  • 治愈率:
    45%
  • 患病比例:
    0.002%
  • 好发人群:
    无特定的人群
  • 相关症状:
  • 相关疾病:
症状解析

出现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为主的临床综合征症候群,其综合征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以细胞增生为主的可分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ⅡA,仅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而无细胞增生的可作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ⅡB,此外,患者尚可伴发有多发性神经瘤,黏膜神经瘤,巨结肠症等,Miller等报告12例嗜铬细胞瘤,手术后有2例血清钙及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IPTH)浓度持续升高,皆于切除双侧甲状腺髓样癌和增生的甲状旁腺后才降至正常,Samaan等报告3例类癌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2例腺瘤,1例增生),并建议对所有类癌病人要详细侦查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存在,临床上常以某一个腺体病变为主要表现而掩盖了其他内分泌腺肿瘤的表现,故当发现某一内分泌腺瘤时,还须考虑有本综合征的可能。

1.甲状腺髓样癌 占80%~92%,为起源于甲状腺C细胞的肿瘤,临床上除符合癌征特点的甲状腺肿大外,将因分泌降钙素及多种异源性激素(ACTH,VIP,5-HT等)而引起多种临床症群:消化性溃疡,腹泻,皮肤潮红,高血压,但血清钙并不低甚而偏高;测定血降钙素升高。

2.嗜铬细胞瘤 占70%~80%,多为双侧肾上腺髓质,与散发性嗜铬细胞瘤不同,以分泌肾上腺素为主,70%呈家族性,10%临床上无症状,90%呈嗜铬细胞瘤临床特征,少数伴发神经纤维瘤病及小脑-视网膜综合征。

3.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增生或腺瘤) 占50%,表现为高钙血症。

本综合征的主症是甲状腺髓样癌及嗜铬细胞瘤,对于临床上首先出现的任何病征,都应按MEN的可能存在进行检查。

展开全部
病因解析

(一)发病原因

本病征病因未明,具有显著的家族倾向,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二)发病机制

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了,以儿童为多,Sarrosi等报告1例家族性双侧甲状旁腺肿瘤,合并双侧嗜铬细胞瘤及双侧甲状腺髓样癌,并复习文献,谓嗜铬细胞瘤合并甲状旁腺腺癌时,则甲状腺髓样癌肯定存在(100%),而且嗜铬细胞瘤常为双侧性(84%),甲状旁腺瘤可能为多发性,应提醒手术医生注意。

展开全部
诊断解析

本症须与MENSⅠ,Ⅲ型鉴别,Ⅰ型为甲状腺,垂体,腺学肿瘤为主;Ⅲ型以多发性神经瘤伴甲状腺髓样癌及(或)肾上腺嗜铬细胞为主;而本症MENS Ⅱ型是以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三者并存为特点。

展开全部
治疗解析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Ⅱ型西医治疗

(一)治疗   

治疗原则为针对主要的内分泌腺亢进采取相应的措施。肿瘤可手术切除,或做放疗或化疗。   

1.甲旁亢的药物治疗   

(1)饮食治疗:限制钙摄入,停用一切可引起高血钙药物。   

(2)高血钙危象处理: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口服磷酸盐合剂1~1.5g/d。糖皮质激素静注或口服,泼尼松至少用1个月才能判定是否有效。恶性病如白血病等效果较好。降钙素主要对维生素D中毒,长期卧床效果好。   

(3)暂时低钙血症:常见于术后,可输入10%葡萄糖酸钙。   

2.皮质醇增生症 国外用噻庚啶治疗皮质醇增多症,为抗血清素,副作用较小。治疗剂量成人8mg/d,递增至24mg/d。疗程3~6个月。可获得近期的和较远期的临床和生化方面的缓解。   

(二)预后   

癌变迅速破坏者预后不良。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Ⅱ型中医治疗

暂无可参考数据。

 

展开全部
饮食保健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Ⅱ型日常保健

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生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

展开全部
预防解析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Ⅱ型日常预防

本病征病因未明,有明显家族倾向的显性遗传性疾病,因此可参考遗传性疾病预防措施,预防措施从孕前贯穿至产前:

婚前体检在预防出生缺陷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作用大小取决于检查项目和内容,主要包括血清学检查(如乙肝病毒,梅毒螺旋体,艾滋病病毒),生殖系统检查(如筛查宫颈炎症),普通体检(如血压,心电图)以及询问疾病家族史,个人既往病史等,做好遗传病咨询工作。

 

展开全部
检查解析

1.血液检查 测定血液各种激素浓度如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生长激素,血糖5-羟胺等,便于早期诊断本病征。

尿VMA, 血糖,血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降钙素可有明显升高, 血电解质,T3,T4,醛固酮,皮质醇及胰高血糖素等须做常规检查。

2.激发试验单纯性嗜铬细胞瘤用胰高血糖素或酪胺做激发试验均呈阳性,若嗜铬细胞瘤合并其他内分泌腺肿瘤,特别是甲状腺髓样癌时,则酪胺试验阴性,胰高糖素呈阳性反应。

影像学检查如X线,B超,CT扫描等发现甲状旁肿瘤,嗜铬细胞瘤和甲状腺髓样癌,肾上腺瘤等,或发现肾上腺转移癌,颈部,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等,尚可检出消化性溃疡,巨结肠等病变。

展开全部
并发症解析

患者尚可伴发有多发性神经瘤,黏膜神经瘤,巨结肠症等,可发生消化性溃疡,阵发性高血压,高钙血症等。

展开全部